谈民主政治

周明华 原创 | 2009-06-04 07:47 | 收藏 | 投票

民主政治已成为现今世界政治的潮流与趋势,对于许多国家和许多社会学者来说,民主意味着进步,意味着政治的现代化。在西方舆论的鼓噪下,许多人把国家的一切问题都归之于缺乏民主的结果,国际上民主观念的泛滥使得许多人以民主为政治的最高价值准则。一切非民主的,均为罪恶的,不能容忍的,故此,许多人将不民主的政府一概不加考虑,视为罪恶的政府,加以批判、攻击。许多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也认为,民主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故此,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模仿西方国家建立起民主政治制度,满心希望会带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繁荣,但是一切事与愿违,非洲国家的政治民主化并没有给非洲带来繁荣与进步。

要认识民主政治,先要从政治说起。按照孙中山先生的解释,政为众人之事,治为治理,政治就是治理众人之事。治理众人之事,就应为众人服务,以众人的利益为宗旨和目标。由于众人的利益并非完全一致,因此,在治理众人之事的过程中,就必然发生博奕,一项政治决策的最终执行,取决于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利益。因此,政治的目的是实现大多数人的利益,使社会中的大多数人获得好处。使社会中的大多数人获得好处,得到实惠,是不是就必然使另外少数人的利益受损呢,这并不存在必然关系,但有时是会发生的。所以,如何在保障社会大多数的利益同时,不去损害另外少数人的利益,或者对这少数人进行补偿,是政治最难实现的目的。

民主起源于古希腊的广场议会,也因此,民主的最初涵义是人民当家做主,由人民来决策重大事件。我们要知道,古希腊是城邦国家,人口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且享有这一政治权利的人只限于古希腊城邦的市民,占人口相当比例的奴隶是不享有这一政治权利的,相反,正是奴隶为古希腊城邦的市民创造了这一政治权利的物资基础,没有奴隶的劳动所创造的物资财富,古希腊城邦的市民们是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来享受这一政治权利的。随着国家领域的扩大,人口规模的增长,古希腊式广场议会的民主变得不再可能,民主政治越来越被专制政治所取代。由于西方早期的民主思想的影响,专制政治在西方国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与西方相比,专制政治在中国历史上却获得了十分充分的发展,并形成了一整套以政治儒学思想为代表的政治理论。政治儒学一方面用神学来强化王权,另一方面从政治的目的和实质来要求统治者,要求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实行“王道”政治,反对“霸道”政治。王道政治是“为民而王,天下归往”,核心思想是“仁政”。把对王道政治的实现寄希望于统治者的道德修养,并提出“三纲八目”的内圣外王之道,以要求统治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使中国的专制政治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中国创造了辉煌灿烂农业文明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资本家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利益,在与封建统治者的斗争过程中,在古希腊广场议会制民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代议制理论”和“三权分立学说”为核心的现代民主政治理论思想与学说,形成了以“多党选举”和“三权分立”为特征的现代民主政治制度。三权分立是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核心,三权分立学说创立的是权力的制约机制。权力制约机制的建立大大降低了公权力的滥用,强化了权利的民主监督。因此,权力制约机制和权利的民主监督是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核心。民主政治制度相比于中国“以民为本”的专制政治制度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进步。

政治是治理众人之事,政治的目的是治理好众人之事。因此,民主不是政治的目的和实质,无论民主还是专制都只是政治的手段和形式。但是民主是先进的政治手段和形式,他更有利于实现政治的目的和实质。民主制度与专制制度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

1、民主制度提供了民众表达和实现利益的政治平台和渠道,民众可能通过民主体制的运作来表达自己的述求,或者通过行使自己的权利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而专制制度主要依赖于统治者对民众利益的调查,了解,通过各级官员对民意的向上反应,依赖统治者的“为民而王”、“以民为本”。在专制制度体制内,没有为民众表达利益述求和权益维护的制度设计。

2、现代民主政治的三权分立原则,大大强化了权力的制约机制和监督,这种监督是体制外监督,是相互独立的机构之间的权力分工与制约。用权力来制约权力,以促使公权力得到公正的行使。而专制制度由于权力一层层向上集中,不存在权力的分工,没有建立在权力分工基础上权力制约机制。不存在相互独立的政治机构之间的制约,使得专制制度下,公权力的公正行使依赖于统治者和各级官员的道德自律,公权力的滥用不能有效的遏制。所以,中国的政治儒学强调统治者的道德修养,强调统治者实行“王道”,强调统治者行“仁政”,以德服人、以德治天下。

3、民主制度下的“多党竞选制”在三权分立的权力制约外,进一步增强了对政府的权利监督。不同利益的集团可以通过政党所拥有的资源对政府进行监督,使政府行政行为合理合法,维护本集团和民众的利益。并且,执政不力的政党组成的政府会承担在下一轮的政党竞选中失败的风险。政府承担这种压会促使政府尽最大努力处理好公共事务,制定和执行好公共政策。而在专制制度中,政府的行政行为不受任何有效的监督,政府也不会对错误的公共政策承担责任,除非民众拿起武器推翻政府,否则没有别的办法可以使腐败无能的政府和统治者下台。

4、民主制度下民众的权利监督是在法律保障下监督。民主制度下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政府没有法律的制定权和裁决权,而且政府和民众一样,政府的行政行为被法律所约束。因此,使得民众对政府的权利监督有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和执法机构做为保障。有了民众的强有力的权利监督,政府和公务人员就不可以随意妄为、以权谋私,侵害民从利益。而在专制度下,政府是法律的制定者、执行者和裁决者,一方面,法律并没有赋予民众对政府的监督权,另一方面,由于政府是法律的制定者、执行者和裁决者,民众既使对政府的政策不满或者对政府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有异议,民众也不可能通过法律的途径和方式使政府对其行政行为承担责任或者纠正其行政行为。

民主制度是比专制制度先进的政治制度,但是,如果政治家忘了政治的实质和目的,民主不是服务于政治的目的,那么民主就必然走入歧途。现代国际上的民主制度就在一步步的走入歧途。一方面,西方国家为了实现其国际战略,建构符合其国家利益的国际秩序,在国际上,以民主自居,大力宣扬民主,以民主为尺度来衡量评价敌友,一切敢于不按西方国家利益行动的国家,动不动就扣上不民主的帽子,将其政府称之为专制政府。另一方面,为了便于干涉他国内政,鼓动那些政治制度不成熟的国家,按照他们的意志建立起符合他们要求的民主制度,为西方国家和平的、隐密的干涉这些国家的内政建立起一个政治平台或通道,以便有利于西方国家在必要的时候发动“颜色革命”,影响该国的政治局面,使其朝有利于西方国家利益的方向发展。西方国家出于这两方面私利的考虑,从其利益出发,来阐释、宣扬民主。使得国际上的民主政治走入歧途。民主不再是良好的政治制度的手段和形式,而变成了目的,政治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不是为了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幸福,而仅仅是为了民主。这种为了民主而民主的错误的民主政治概念在国际社会中的泛滥误导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改革方向,贻误了这些国家的发展,给这些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因此,民主政治制度是一种先进的政治制度,但是“为了民主而民主”的民主政治观念是一种错误的民主政治观念。各发展中国家因根据各自国家的实际情况,以实现社会稳定、国家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循序渐进的建立和发展现代民主政治制度。把“不断强化权力制约机制,完善民主权利监督制度。”作为核心指导思想,循序渐进的完善民主政治制度。切不可以为“全民直选和普选”是现代民主制度的核心,不可以将推行全民直选和普照选作为核心指导思想,建设完善我们的民主政治制度。不应听从西方国家的政治蛊惑,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特色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西方更加科学、先进的民主政治制度,实现国家的发展。

个人简介
做一个读书人。
每日关注 更多
周明华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