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临门:季、任二老的幸福人生示范(幸福谈18)

胡奎 原创 | 2009-07-14 11:34 | 收藏 | 投票

93岁的任继愈先生和98岁的季羡林先生在同一天去世了。他们的去世,引起了上至胡总书记、下到普遍国人的哀悼。对于两位德高望重的学术前辈的举国追悼,正是中华民族孝道美德的体现。孔子曾指出,真正的孝道,应当体现在对于逝去长辈志向的继承,以及对于他毕生事业的弘扬,所谓“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

季、任二老的毕生志向是什么叫?他们毕生的事业是什么呢?也许有人会说,他们毕生的志向就是学术啊,他们毕生的事业就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啊。但我说,这个回答恐怕不对。他们毕生的志向,其实是通过学术研究活动,来实现个人以及国家、社会、民族的幸福。他们毕生的事业,本质上就是谋求个人以及人类集体幸福的事业。

季、任二老付出毕生心血沉浸其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其最核心的价值,即是告诉我们如何过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而他们两人的人生,就是幸福人生的良好示范。对于今天许多成功不幸福的人们来说,他们就是最好的人生榜样。

中国文化里有一个说法,叫五福临门。这个说法来自《尚书》,何谓五福呢?一长寿,二富贵,三康宁,四好德,五终命(即善终)。自古以来,每个人都追求五福临门。五福观代表了中国古人的幸福观,并与后来传至中国的佛教的生命观和幸福观相契合。我认为,五福观也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概括了儒、道、释三家思想的核心。

对照五福临门的说法,我们不难发现,季、任二老堪称都是幸福美满人生的榜样。

首先,他们都是长寿之人。我们要问的是,为什么两位老人这般长寿呢?这里面是有规律可循的。古往今来大凡长寿者,通常是两种人:一种是有智慧的人,另一种是有德性的人。而这两种人又通常是一种人。有大智慧者必有德行,有大德行者必有大智慧。智慧和德性具足的人,他们能够看透社会、人生、宇宙的真相,他们懂得保养自己的生命,他们知道如何让自己的身心超脱于世俗的纠缠而始终处于自在和谐幸福的状态。毫无疑问,季、任二老都是具足大智慧和大德性的人。他们在学术与智慧的田园里辛勤耕耘了一辈子,从不惰怠,而乐在其中;他们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却以平和谦逊的态度对待一切人和事,一生淡泊而自在。

其次,他们都是富贵之人。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都希望健康长寿。可是,光有长寿,如果又贫且贱,也无幸福可言。没有任何人喜欢过贫贱的生活。富,就是衣食无忧,贵,就是受人尊敬,有地位。长寿并且富贵,才可能幸福。可以说,季、任二位老人都是一生富贵的人。除了少年时代曾经饱受贫寒之外,他们的一生整体而言都是衣食无忧的,而且在社会地位上长期备受人们的尊敬。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季、任二老所享受的人生富贵,是真正意义上的富贵,而非世俗意义上的富贵。真富就是无欲。一个有只有做到无欲,也就是能够妥善地管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使自己的欲望尽可能降低,才叫真正的富。如果一个人欲望过多,不能有效地管制自己的欲望,那么,他们不可能真正的富有——因为他永远有满足不了的欲求。真贵就是无求。一个人一旦因为欲望的驱遣而有求于外物,就会不知不觉地沦为欲望和名利的奴仆,哪怕他居于再高的地位,也会失去内在的尊贵。

孟子将这种真正的富贵,称为天爵,认为这是上天赋予每个人的爵位,是帝王将相都拿不走的爵位。所谓天爵,就是每个人与身俱来的、可以通过自我修炼而不断升华的德性,我们也不凡称之为做人的功夫。与天爵相区别的是人爵,也就是我们在人世间可以获得的功名利禄。

季、任二老无论是为学还是为人,都是杰出的榜样。他们的人生是真富、真贵。他们死后得到上至国家最高领导人、下至普通民众发自内心的悼念,不是因为他们曾经掌握着怎样的权力,而是因为他们高大的至尊至贵的人格。他们不仅享受到常人羡慕的人爵,而且享受着至高的天爵,可谓是真正有福之人。

其三,他们整体上一生康宁。康,就是无病,宁,就是无灾。无病无灾,长寿和富贵才是真享受。寿命再长,富贵再多,如果成天疾病、是非、麻烦、忧患不断,整日的不得安宁,也难有幸福可言。

季、任老人一生活了两个世纪,经历了近百年中国社会的一切沧桑,是历次社会动荡的亲历者,也都是“文革”浩劫的受害者。可是,整体上看,他们的人生轨迹还是比较平顺的,因为他们总是能超然淡定的态度对于人世间的各种是非,包括文革中受到的种种迫害。他们的人生有没有忧虑呢?当然有!但他们所时常忧虑的天下,是国家,是人民的福祉。至于个人的安危得失,他们却总是看得轻淡。一个人只有懂得放下个人名利得失的计较,才能做到气和心平,心平则安,心安则乐,平和安乐的心态,才是护身、养生的良方,也只有抱持平和安乐的心态,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处变不惊,在实现自我的解放与心灵的解脱的同时,更好地贡献自己和服务社会。这也是季、任二老所作出的榜样。

其四,季、任都得到了善终。中国古人认为,一个人即使活得再长久,再怎么富贵,如果他死得不好,一生的幸福也要大打折扣。所以,幸福人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善终,也就是寿终正寝。所谓寿终正寝,就是活出自己的天年,然后无病无灾无痛无苦无牵无挂地死于自家的正室。在古人看来,一个人能够寿终正寝,一方面意味着他这一生没有大的责任或良知的亏欠,更没有造下大的恶业与罪过,因而能够心安理得、坦荡自在地离世,为此生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另一方面还意味着他能够得到好的来生,享受来生的福报。

我认为,中国古人如此看重“死”法,也就是善终的问题,实在是中华民族的大智慧所在。对于死亡的看重,深刻地反映了我们的祖先对于生命哲学与幸福人生真谛的体悟——生命是圆的,起点即是终点,终点亦是起点,所以生死皆是生命的实相。

抛开哲学与宗教层面有关来生及未知世界的讨论,我们可以放眼世界去发现,古今中外的英雄豪杰之士可谓多矣,可是,许多英雄豪杰、帝王将相,虽然一生富贵显赫,却很少有善终的——无疾而终,安然而死。历史上许多帝王将相不仅寿命短促,而且难得好死。许多所谓的英雄豪杰亦难免死于非命。而那些得到善终的人,大都是智慧和德性具足的人——例如孔子、孟子,例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例如前几年刚去世的被尊为“管理大师”的彼得·德鲁克(95岁),例如我们敬爱的季、任二老。

所以,中国古人非常强调五福中的第四条——好德。古人认为,一个人要想获得长寿、富贵、康宁、善终,根本上靠什么呢?靠的就是良好的德性。也就是说,良好的德性是幸福之基,是生命最好的护佑。一个人有了宅心仁厚、乐善好施之德,一生中会有受用不尽的福报。好德能赢来长寿、富贵、康宁和善终。而在德性方面,毫无疑问,季、任二老是我们杰出的典范。他们的身上既体现了老一辈杰出共产党人的宽阔胸襟与高风亮节,也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所弘扬的伟岸不拔的的人格、正直刚毅的风骨、勤勉谦逊的精神以及充沛于天地宇宙之间的浩然正气。

天行有常,大道不虚;斯人已逝,大德若昭。今天,在胡总书记的倡导下,全中国人都在致力于建设全面小康和谐社会,我相信,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普遍幸福的社会。而我们要获得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根本上靠什么呢?季、任二老以他们光辉的人生,为我们提供了卓越的榜样。作为普通人,我们不需要去学习季、任二老的高深学问,我们只要学习他们幸福人生的智慧与德性,让自己成为和谐社会的幸福榜样,即是对二位老人最好的祭奠,亦是对于自己人生和社会最好的贡献。

 

个人简介
心灵导师。幸福管理学创始人。“员工幸福计划”首倡者。幸福中国行动发起人。北京幸福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幸福堂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企业伦理道德研究所所长兼首席研究员。中国老…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