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县乡政府机构愈精减愈膨胀?

郑风田 原创 | 2009-08-15 02:01 | 收藏 | 投票

郑风田:为什么县乡政府机构愈精减愈膨胀?

为什么县乡政府机构,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政府机构会愈精减却愈膨胀?为什么屡屡精减却一直难以精减下去?为什么许多中西部贫困地区大家喜欢往政府相关机构挤?从长远看究竟该怎么办?

最近网上疯传湖南的一个县,政府机构冗员严重,这篇新闻说湖南省溆浦县,2007年地方财政收入1.7亿元,财政支出却高达7.86亿元;该县“全县吃财政饭的人数高达3万人左右”。“溆浦县农业局现有干部职工955人,交通局共有干部职工1868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也有160人。”“溆浦县林业局13个党委成员中,有7个副局长,2个局长助理。据公开的资料介绍,林业局内设5个股室,下辖10个林业中心站,5个国有林场等24个二级机构,现有在职干部职工1118人。”“在溆浦县,水利部门下属的小型水电站有100多个,加上43个乡镇水利工作站等所有人员在3000人左右;交通局干部职工49人,但下属有6个事业单位和6个企业,全局共有干部职工1868人。”“在湖南溆浦县,如果说县环保局干部职工117人算多的话,局长向长进觉得自己很冤。向长进告诉记者:与林业局、国土局相比,环保局的人是相当少啦。国土局就是至少5600人,农业局1000多人啊,国土局一个乡镇就是两到三个人……”

上述新闻报道,可能是把政府部门及其所属的事业单位的人算到一块了。正确的表述应该是政府及其所属的机构人员。

其实政府机构膨胀严重上述员并不是一个特例,许多贫困县乡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虽然不少县的行政机关帐面上的人员数量不一定很多,但如果把其下属的事业单位人员加在一起,数量一定惊人。而这些事业单位大多数也要靠财政来养活。主要的原因是越贫困的地方,企业很少,就业机会与“钱景”都很差,大家都只能往政府机关挤。

 

为什么国家对县乡机构屡次精减整改,但却在贫困地区一直难以凑效?

行政编制实际上国家控制得很紧,虽然这些年来国家一直在精减上下功夫。对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可能有效,因为这些地区精减分流人员比较容易有地方去,而在中西部不少贫穷县,精减的结果这些人员还是以各种名义留在政府或者政府下属的机构中,一直难以解决。虽然部门政府机关从帐面上看在编人员少了,但实际上他们以两种隐性方式继续存在着,一个是政府所属的事业单位;另外一个就是是借调。

政府下属的事业单位存在制度漏洞,进人比较随意。虽然上级部门对政府机关有编限制很严,但对事业单位机构一直没有拿出一个有效的改革思路。机关精减的人最后都跑到其下属的事业单位里去了,继续吃财政饭。前几年也曾兴师动众地想去改,但最后还是半途而废。因为这个问题太复杂,难以解决。事业单位没有硬性的进人指标限制,所以导致许多单位就往事业单位塞去无数人,使事业单位膨胀得越来越严重。

通过向下级机构借调来保持帐面在编人员数量少符合规定是另外一个常见的做法。借调这个东西在目前的中国几乎成了一个笑话。不少地方政府机关为了应付帐面上要达到符合规定,一般的应对方法也很简单,就是从下级部门借调,本来我这个部门只给编制5个人,但实际上干活需要30个人,上级权力部门就从下级机构借调25个人来帮助工作,而工资费用等都由下级来出。下级机构再从下级的下级往上借调,层层上抽,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中国的一个特殊风景线。

 

为什么中西部贫困地区人员喜欢往政府相关机构挤?

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政府机关之外的就业门路太少,政府机关收入基本上可以能够旱涝保收。

政府机关及其所属的事业单位,是不少贫困地区的主要就业渠道。因为贫困,一般企业要么很少,要么效益很低,还面临着随时发不出工资,随时倒闭的危险。所以有点关系的,一般都会通过各种门路往政府及其下属的事业单位挤。而政府相关部门头头们的主要重任不是搞好本职工作,而是想办法创收,把本单位职工的工资给发出来。这也是不少贫困地区干部们的主要工作之一。 

 

县乡政府机构冗员产生两大恶果,其一是陷入贫穷陷阱难以自拔;其二是乱收费乱罚来解决养人工资问题。

冗员产生的第一大负面后果是使贫穷地区陷入贫困陷阱,产生恶生循环。什么是贫困陷阱呢?就是在越落后的地方,如果想办一个企业,受到的吃拿卡要就要多出许多,因为政府养了太多的人,总要捞钱生存,只能向企业乱收费。而这样的吃拿卡要乱收费,等于把企业给灭掉或者让企业赚不到钱,而企业赚不到钱,大家就更不愿意办企业,企业也难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大家就只能通过各种关系往政府机关里挤。挤在政府机关的人多了,就去拚命去乱收费乱罚款来养活自已,使该地的经商环境变得更差了,企业更难存活了,政府机构的就业压力就更大了。

 

靠山吃山、管啥吃啥:后果是把手伸得长长的,乱收费,乱罚款

这么庞大的人员总是要发工资吃饭。财政的钱不够,那就只能是靠山吃山、管啥吃啥了,于是就派生出许多奇特的各种乱象:

计生部门“吃人”:计划生育部门本来存在的主要目的是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但在创收的压力下,不少贫困地区的计生部门却鼓励大家生育,然后靠罚款创收。

环保部门吃“排污费”:环保部门本来存在的本来目的是防止环境污染,而不少地区为了收创,希望企业排污多点,因为这样就可以多收点排污费来养活自己。

林业部门靠收砍伐证养活自己:林业部门也有自己的活法,那就是向农民收两金与办砍伐证。当然办砍伐证的名义很神,是为了祖国的绿色,但实际是变成部门乱收费了。农民种点树,对不起,必须办砍伐证与两金才能砍,结果这些费用一交,农民发现自己种的树,基本上大头都被林业部门收走养人了,自己基本上没落着。导致许多农民就干脆不种了,中国的土地不长林就是这么给闹的。因为林农们要养活这个庞大的林业部门及其所属的子孙机构。

农业部门吃各种特产税:农业税的取消,成了断了许多乡镇机构的财路。原来每年200亿的农民税,各地乡镇机构搭车收费就搞到1500-2000亿,多了近十倍,主要的收入都是用来养人了。这种做法引起巨大的乡村干群冲突,后来中央果断地取消了农业税。但地方机构总得要活路,所以就收特产税,比如烟叶种植等进行征收,先是强制农民必须要种某某特产,然后围追堵截,不让农民卖到别处去,只能卖给指定公司。而这指定公司再给政府交特产税。这个做法是不少贫困县政府养活自己的土招。

土管部门乱收宅基地占用费、规划费:为了创收,不少土管部门又想出歪招,对农民世代居住的宅基地动了坏主意,说你超标了,必须要交多少多少的超标费,说你建筑围规了,也必须交多少多少。

民政部门强制火葬,搞垄断创收:民政部门更绝,说要易风移俗,农民士代相传的土葬属封建迷信,必须火葬。原因很简单,因为火葬这一条龙都是民政部门的机构,大家想死都必须得从这里过,交取后一笔钱。这也是最近愈演愈烈的发死人财,让人死不起的主要原因。

交通部门乱罚款:交通部门就更绝了,派生出各种乱收费的道道来,比如说你车牌位置挂得不对啦,说你行走的不对啦等等,反正想罚你,交钱就是了,说辩越罚。

 

出路怎么办?必须让事业单位与政府机关脱钩。

如何解决目前这种困局,单纯地依靠精减政府机构改革是行不通的,必须进行综合配套改革,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必须对政府机构下属的事业单位进行改革,要求与政府机关脱钩,使他们能够成为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提供服务,可以通过购买政府委托服务来生存,而不能去乱收费、乱罚款。其次是大力改变经营环境,能够让企业成长,经济增长,才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当然对财政转移支付也应该进行反思,不能让太多的钱净养人吃饭了,吃完饭后还去扰乱市场,就更不好了,要进行监督与约束。

(评论者郑风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
郑风田,男,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