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导新阶段扶贫开发

王思铁 原创 | 2009-09-23 13:21 | 收藏 | 投票

   

[原创]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导新阶段扶贫开发

   王思铁/文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是在我们党成立88周年、执政60周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的关键时刻,是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9月18日,各大新闻媒体发布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本文联系扶贫开发的实际谈几点学习《公报》的粗浅体会。

    一、《公报》与以往相比,采用了一些新的形式,展现了我们党更加务实、更加民主的作风。比如这次会议请党的十七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党务工作者、基层党员和从事党建工作研究的专家学者列席会议,这是全会形式上的一个突破,向党向全国人民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那就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不是口上说说,会上讲讲,纸上写写,而是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自1986年开展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以来,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开发的方式途径不断创新。这样的辉煌成就、宝贵经验,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了不起的巨大奇迹、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展示了党的科学发展、执政为民的新理念,充分展示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奋发努力。农村扶贫实现的新的历史性跨越,广大农民圆了千年温饱梦,这为全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谐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们的方式的创新上,始终还是滞后于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层层往下安资金项目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换句话说,贫困群众是扶贫开发的主体,但是,他们的表达权不够,参与性不够。这次《公报》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全会还请党的十七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党务工作者、基层党员和从事党建工作研究的专家学者列席会议。这种新的形式,是扶贫开发需要学习借鉴的。今后扶贫开发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扶贫开发必须和基层民主建设结合起来,激发和保障贫困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和创造性。扶贫开发的资金干什么,怎么干,干多干少,应当由贫困群众说了算、由他们当家作主,政府要做到主导不包揽,扶贫部门更应如此。

    二、公报》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这些新观点主要有:“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及其“三个严重”的危害,得出“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的结论,发人深省;“四个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做到“三个始终;以及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四个原则,即“四个着眼于”等。对于四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新的观点、新的论断,扶贫开发中都需要很好地结合实际,贯彻落实。重点有四个方面:一是学习“三种精神”,结合“六大建设”开展扶贫开发工作。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复杂的工作,做好这一工作特别需要学习“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三大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推进扶贫开发的跨越式发展。同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六大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与扶贫开发工作息息相关。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全面建立,从制度安排上解决了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之后,扶贫开发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就扶贫抓扶贫、就开发抓开发。必须实行综合性一体化的扶贫,也即必须坚持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惠农政策扶贫和社会各界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战略。只有这样,扶贫开发工作才能更好地体现四中全会提出的“六个建设”的要求。

    二是必须依靠当地党委,争取加强领导。四中全会提出的“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一论断,对搞好扶贫开发至关重要。搞好扶贫开发,“关键在党”。首先在于各级党委对扶贫开发的重视与加强领导。这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科学发展、执政为民”新理念的必然要求。对于扶贫系统来说,就是要主动做好领导的“领导”工作,常请示、多汇报,并用实际业绩争取党委的领导。其次在于抓好贫困地区特别是贫困乡、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要常抓不懈。通过努力,把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扶贫开发的坚强堡垒。

    三是必须抓好扶贫系统党的自身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四中全会第一次完整地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意义(掌握和运用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决定性因素)、要求(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和四大主要任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尤其是做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工作。这对扶贫系统非常重要。由于特殊的原因,各级扶贫办都是“小机构、大事业”,人员队伍流动性差,部队来的同志多,自身的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建设都有待加强。因而,整体队伍素质不高,有一种“我最爱扶贫这门事业,最不敢恭维这支队伍”的感觉。因此,要乘四中全会加强党的建设的东风,加强自身党的建设,以此带动和加强扶贫开发干部队伍建设上台阶、上水平、升素质。

    四是必须强化扶贫资金项目的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益。四中全会有三个突出的重点,即是党内民主、反腐倡廉、党的建设。在反腐倡廉上,四中全会提出的“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及其“三个严重”的危害,得出“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的结论,发人深省;第一次提出要“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推动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深入开展。扶贫开发系统是管钱管物的,而且管的是“救火救命”的钱。不贪不占是扶贫开发干部的基本素质和要求。扶贫系统成立的20多年来,总体是好的、廉洁奉公的。但是,也有一些人“吃、拿、卡、要”,甚至个别极少数的“害群之马”被绳之以法,影响了扶贫开发队伍的形像。记得有一次,原国务院扶贫办刘坚主任在一次全国扶贫办主任会议上说:“各位主任要管好自己的管理资金项目的处长,我在一些地方发现:有的扶贫办管资金项目的处长比分管领导还‘歪’。”所以,要提倡以学为基、以干为本、以德为先、以才为重、以和为贵、以廉为要的风尚,特别要加强扶贫开发系统的反腐倡廉建设,建设一支勤政廉洁的队伍。

    三、《公报》在结尾处,写了这样一句话,即“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人民的信任和期望,永远是党开拓奋进的动力。我们党成立88年、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来,始终为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今天,我们伟大祖国已经发生历史性变化,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也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
   这种新的姿态,对扶贫开发系统来说,更要牢记于心,实践于行。我们这支队伍,是一支特殊的队伍。特殊在:处在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最前沿,处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前沿,处在密切联系群众的最沿。工人有工会,行业有协会,贫困群众没有“组织”,扶贫系统不为穷人说话,不当好他们的代言人,谁来替他们说、替他们当?我们是扶贫开发系统,我们来自还有穷人才有我们这支队伍。皮之不存,毛将焉在,如果没穷人了,还拿我们扶贫系统何用?所以,我们扶贫系统最大的优势在于密切联系贫困群众,最大的危险也在于脱离贫困群众,与穷人的感情疏远,或不替他们说实话,不为他们办实事,搞形式主义花架子,甚至于用穷人的钱办富人的事——垒大户、扶富户,也或让富人去手揩穷人的油、沾穷人的光。一句话,我们扶贫开发系统,只有做到权为穷人所用、情为穷人所系、利为穷人所谋,心中装着穷人,时刻想着穷人,时刻为了穷人,我们才能永远不辜负贫困群众的信任和期望,才能谱写扶贫开发的新篇章,也才能推进扶贫开发伟大事业的跨越发展!

 

个人简介
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会员、四川省政府研究室特约研究员、四川省金融学会特约专家。 此网站重在反映、总结、探讨贫困特别是中国农村贫困问题,所发原创博文确保其权威性、真实性、全面性。
每日关注 更多
王思铁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