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就是这么喜欢通过人情获得特权来办事。一直疑惑,社会上奉行的潜规则,到底为何如此盛行,存在就是合理吗?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弊。
为什么盛行呢,我认为是根本在中国历史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残余作祟-----既慕权又畏权,无权的老百姓也被深入基因的儒家思想教导得服服帖帖------宠权,而不是勇敢的拿起新中国赋予了自己的权利。国家的法制和民主建设不可谓不努力,然而只在表面运行,没能深入人心,将封建残余驱逐干净。
这种潜规则的奉行,当然弊端多,对于局部而言,谈不上弊端,因为通过人情,他们往往也是做了一种交易,其行为动力是-----得到的比付出的多。但是于社会整体,扰乱了秩序,破坏了整体健康良性运转,甚至恶化。而局部和整体怎能分离。
个人也好,社会也罢,我们要的无非是物质的财富和心理的幸福。
从经济学谈起, 所谓经济学,就是因为地球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求来说,永远都是稀缺的,所以,必须学会如何以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来维持人类的生存繁衍。
这又不单单是个体的问题,还要涉及到整个社会如何协作的达到这一目标,照顾到尽可能多的个体。要做到让每个人幸福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所以产生了经济学。
物质财富到底是什么,财富来源于什么,怎样才能财富最大化。
我想财富主要来源于两个地方,一是地球本身的资源,二就是人的劳动。地球的资源反正是有限的,但是有可再生和非可再生的。弹性不大,即使有弹性也依赖于人的利用方法。所以创造财富重点在于如何有效的发挥人的劳动价值。政府和社会要做的也首先是制定这样一种机制,能尽可能保证人性化的同时,创造机会让所以人极大的发挥出他的个人价值,而且是独立发挥。人,是最关键的因素。而对于人,最关键的确是观念,而观念取决于教育,是问题的根源。
通过熟人和人情办事,看似是行了种种方便,其实是对社会的破坏性很强的。分析如下:当人们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就会达到一个效果----合适的人会到合适的岗位上去,发挥最大价值,如果参入人情因素,不合适的人会被安排到不合适的岗位,就算是合适的人通过人情关系被安排到了合适的岗位,他的内心其实是不安的,而其他按照公平竞争规则的同事也会暗地看不起他。而因为本来因为公平竞争要上的人,会被严重的打击到积极性,很容易仇视社会。大家心里都希望公平,实际做的时候,都碍于对潜规则的敬畏而背叛自己,这样长期发展,只会形成一个个不真实的扭曲的人性,进而形成扭曲的恶性循环的社会。永远无法做好最大化、有效的利用地球的资源,最大的发挥自己的价值,最关键的是不能节约和有效利用资源,还会导致环境的破坏,最终加快人类的的毁灭。
如果遵循公平竞争原则,合适的人到了合适的岗位,优秀的人才能发挥他的能力,竞争中失败的人,要不放低自己的定位,要不改进自己。这样整个社会的财富才能不断的创造,激发活力,社会机体才是健康的。社会富裕了,才有更多的资源去照顾心智和身体病老残的人。何况健康的社会,产生病老残的几率也会大大减少。优秀的人应为得到了自己该得到的,会容易产生幸福和满足感,所以才愿意奉献,才愿意参与慈善事业,而得到帮助的人也会不断改善。
所以一个国家社会要富裕、人民要幸福,将表规则和里规则合一,节省社会内耗成本,一定要将平等、公平、法制、民主、人性化的观念根植于人心。做到这些,需要社会每个人的努力,似乎小小平民无法为国家做什么事情,其实,责任重大呢。那就是,坚持以上原则行事,并如此身教自己的后代和周边的人,就是造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