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互信成为中日关系的首要课题

蒋丰 原创自 新浪博客 | 2010-10-15 07:52 | 收藏 | 投票

钓鱼岛撞船风波看似风浪已过,实际上波纹涟漪,两国接连不断的后续动作令人“乱花渐欲迷人眼”。

这起“偶发”事件发生以后,中日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最后是伴随着中国船长在“保留处分”前提下的释放、温家宝总理和菅直人首相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走廊交谈”、日本闯入中国军事区域人员被以“取保候审”的方式释放、中日两国防长在越南河内的“电梯交谈”,两国政府为了不让双方关系继续破裂下去所作的努力和用心都已经彰显出来。

但是,中日两国的关系并没有轻松地回到正常发展的轨道上来,也没有能够如菅直人所说返回到战略互惠关系的原点。据共同社报道,日本防卫省10月14日透露,海上自卫队已经决定“放弃”访问中国青岛的计划。而这种表面看起来主动的“放弃”,背后隐存着些许被动的无奈。

今年5月,日本海上自卫队三艘练习舰和护卫舰组成的训练舰队出发,按照每年的惯例,进行环球航海训练。所不同的是此行增加了10月份返回日本时途径中国,在青岛港停泊的计划。据日本时事通信社报道,日本海上自卫队训练舰队原计划从10月15日开始在中国青岛港口停泊5天,登岸拜访中国人民解放军北海舰队司令部,邀请青岛当地居民登舰参观,举办音乐演奏会和体育活动等。但是,钓鱼岛撞船事件发生以后,中国方面在10月10日向日本提出了让海上自卫队训练舰队“延期”停靠中国青岛港的要求。对此,10月11日,中日防长在河内进行“电梯交谈”时,日本防卫相北泽俊美希望中方重新考虑此事,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当场表示很难推翻这个决定了。于是,日本防卫省在中国“延期”的要求面前,干脆“主动”放弃了。

无独有偶。近期日本“放弃”与中国进行军事交流的还有一例。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财团会长笹川阳平10月13日在东京召开记者会,表示将“中止”原定于本月20日开始的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校级军官访日的活动。究其原因,则是10月12日中方提出“因日程安排问题,希望延期。”日本财团下的笹川和平财团此前一贯致力于推进日中两国青年军官的交流事业。这时,开始露馅了。

就在中日军事交流纠葛不断负面新闻频出的时候,日本媒体又传出日中双方已经基本达成协议,日本首相菅直人与中国总理温家宝有望10月下旬在越南河内举行的东盟加中日韩三国峰会上举行“温菅会”。《朝日新闻》指出,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齐木昭隆已经为此在10月13日抵达北京,与中国外交部进行协商。《日本经济新闻》则指出,日本外务省感到在上次温菅“走廊交谈”中被冷落出局,这次极力希望在外务省的主导下实现日中峰会。他们计划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恢复日中首脑正式会谈,第二步是11月在横滨举行亚太经合非正式首脑会议期间,实现日本首相菅直人与中国主席胡锦涛的“胡菅会”。日本TBS电视台评论员则指出,在目前日中关系的境况下,“两步走”的计划是很难实现的。

究竟应该怎样看待目前这样扑朔迷离的中日关系呢?一位日本国会议员告诉笔者,钓鱼岛撞船事件最为恶劣的影响,就是让日中两国高层完全失却了政治上本来就极为脆弱的互信。现在,为了保持双方关系不继续破裂下去,日中两国政府都在努力。但是,因为双方已经没有了互信,这种努力就显得非常谨慎,甚至带有相互试探性,有时更要考虑这种努力可能给内政带来的负面影响,结果是让这种努力不时出现令人不可思议的前后矛盾的现象。

信任一旦失却,重建极为艰难。遥想当年,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的时分,中国时任总理周恩来给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写下了一个“言必信,行必果”的条幅。田中角荣则回写了一个“信为万事之本”的条幅。谁料,一个“信”字,竟构成当代中日关系的主要问题点,“日本政治家政治上无信可言”,已经成为中国高层人士的共识。重建互信更成为当前中日关系的首要课题。(写于2010年10月15日)■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个人简介
《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