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者的动机

党双忍 原创 | 2010-10-24 13:17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腐败就像危害健康的疾病。清除腐败一直是促进健康发展、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国家三令五申,各级官员要“保持清廉”。

  欲壑难填。无论这种欲望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人的需要不断升级,欲望不断膨胀,所谓“胃口越来越大”。如果“自食其力”,以己之力满足自身需要,自填其壑,实属“进步法则”使然。然而,腐败的本质却是私人享受与公共权力“勾连”,“公权”成为“私利”的工具,实属“第三者买单”。在腐败的背后,必定是出卖“公共利益”,民众成为最后的“买单人”。

  细细想来,追求享受是人的普遍需要,而且也是生物进化的“自然法则”。大千世界,人们的需要不同、追求不同:有的受困于生物本能,追求感官快乐,热衷物质消费;有的挑战生理极限,追求新奇体验,沉溺探索冒险;有的则超越自我本能,追求思想启迪,陶醉于书山学海;等等。这些追求,虽然层次有所不同,但却无可厚非。

  享受是能带来舒适感、幸福感的心理体验。粗看起来,“享受”似乎与清廉不搭界。其实,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可以告诉我们,满足生理本能的幸福感是低层次的幸福感,而满足精神体验的幸福感则是更高层次的幸福感。满足物质需要所带来的幸福感是短暂的、易逝的。清廉是超越物质享受的精神追求,是更高层次的生活境界、人生境界。清廉所带来的幸福感,无疑是更高层次的幸福感,是具有更持久力量的幸福感。清廉是科学发展的需要,是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官员必须修炼的基本功。“风清气正”需要自律,也需要激励,也就是要让清廉者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清廉者仕途宽阔。仕途升迁激励,无疑是对官员最大、最根本、最有效的激励。“一失足成千古恨”。避免千古恨,唯有“不失足”。既然“最大的腐败是吏治腐败”,当然“最大的清廉应当是吏治的清廉”。如果清廉者缺少升迁机会,得不到提拔重用,则以上云云定成“泡影”。不少官员在拥有升迁机会之时,不敢“轻举妄动”,只是到仕途没了之际,“灰心丧气”,坠入腐败“泥沼”。

  清廉者做事硬气。领导者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心里没冷病,不怕喝凉水”,必定说话有底气,做事能硬气。反之,如果“屁股”不干净,心里有鬼,漏洞百出,常遭人戳脊梁骨,必定说话无底气,做事不硬气,做人少正气。对清廉者的“硬气”出错,要予以特别“宽容”。

  清廉者享受坦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清廉者不贪飞来横财,自然也就不会担惊受怕,能够享受清廉带来的坦然。轻松的生活有滋有味、充满乐趣,这种坦然贪官无法体验。向清廉者发放“清廉奖金”,是公共政策值得考虑的一个选择。

  清廉者拥有健康。医学研究证实,腐败者易患病,患病早死者占60%。易患得癌症、脑溢血、心脏病等重病。有人曾归结清廉与健康的关系,得出结论:廉增寿。为官不廉、贪污腐化,时常触犯党纪国法“高压线”,担惊受怕,心境不安,坐卧不宁,自然招致心理和生理疾病。

  清廉者赢得尊重。目前的社会舆论环境似乎有些问题,一方面需要清廉的社会风气,一方面却希望从体制中得到更多好处,清廉者不受褒扬,腐败者不受贬损。因此,加强清廉文化建设显得非常必要而紧迫。

党双忍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党双忍,生态文化学者、经济学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现任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曾任陕西省林业局局长。先后在省农业厅,宝鸡市委、市政府任职。出版《秦岭简史》《中国秦岭》《林政之变》《中国树…
每日关注 更多
党双忍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