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湖的由来

郑友林 原创 | 2010-10-30 11:00 | 收藏 | 投票
后湖的由来
后湖,东至汉黄路、解放大道,南抵京广线,西起姑嫂树路,北接施工中的三环线,规划用地面积23.6平方公里。
现在的武汉后湖已经看不到“湖”。从明代到清代中期,后湖一度是汉口著名的游览胜地,不过自清湖广总督张之洞为防水患,主持修筑后湖堤(现张公堤)后,堤内的后湖逐渐淤积直至消失。到目前为止(2010年10月),后湖地区已建成20多个居住小区,但由于市政设施滞后,居民出行、上学、就医、购物等十分不便。   
历史上,汉口镇大部分原本是一片湖沼地带,泛称后湖。每到夏秋汛期,汉江与府河之水屯聚于此,酿成水灾。因而有“水涨千重浪,水退满湖荒”之说。为治后湖水患,汉阳府通判袁焻于明崇祯八年(1635)在汉口镇后面修了一道长堤,人称袁公堤,又名后湖堤。堤后有一条修堤取土形成水渠,因其盘绕如带,故名“玉带河”。夏秋水涨时,玉带河可以疏导汉江与府河之水,绕袁公堤至堤口注入长江。
明清时期,汉正街与汉口的迅速繁荣,离不开商船贸易,离不开船夫及众多码头夫的辛勤劳作。船夫们为谋生计,冒生命危险,行船于大江风涛之中,覆舟丧生噩耗时有所传。码头夫的命运则更凄惨,他们大多系破产失地的农民,为生活所迫而背井离乡来到汉口,找到做码头夫的席位,才能“落寓偏僻小饭店及沿江、沿河棚厂”,“力趁糊口”。没有活干的,则在后湖一带荒郊临时搭起窝棚栖生。他们被官方嗤之为“不耕、不织、不贾、不商之民”,“庞杂足虑”的社会“危险分子”。现在,后湖地区的居民大多来自河南、湖南和湖北汉川、黄陂等地。
1904年,张之洞主持修建汉口后湖长堤,即今天之张公堤。此堤耗白银80万两、历时两年建成。这条全长17公里的大堤,使汉口水患大大减轻,后湖一带涸出土地18万亩,使汉口市区面积扩大几倍,近代汉口城区格局基本形成。
汉口后湖的土地,在张公堤修筑前,也是一片洼地,每当夏初汛期,便沦为一片湖沼,种粮每年仅能争得一季收成。刘歆生便利用水淹人愁的时机和农民急于出售的心理,以“划船计价”购地,先在四界插上旗杆,然后坐船按划桨次数为计量单位估价,按每桨一串或300铜元的低价,将一片片土地购进。几年内,他收购了上自舵落口,下至丹水池,西至张公堤,南至租界的方圆60平方公里之内的湖荡地,约占当时汉口市郊四分之一的土地,成为汉口独一无二的地产巨头,被誉为“汉口地皮大王”。1904年,张之洞提议修筑张公堤,以防后湖水患。建筑款项需要纹银80万两,而张之洞的官府只能拨银30万两,余款需向社会募捐。虽然汉口有很多巨商富贾,可集资就是难以到位。刘歆生当即慷慨捐银50万两(讣文载是60万两),对建张公堤贡献巨大。
张公堤始称后湖官堤。汉口后湖在春夏汛期,时常渍涝成灾,虽有袁公堤、汉口堡抵御,但仅可保旧汉镇之安全。汉口开埠后,华洋杂处,中外互市,今江汉路以下地带,租界与铁路仍受洪水威胁。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拟筑长堤以防水患,但因经费短缺未成。1904年始饬江汉关道详细踏勘,兴工筑堤,长堤起自硚口皇经堂裕丰垸(时称铁路1号,系京汉铁路尽头),向北经长丰垸旧堤,至杜家湾东拐,向东北方向经姑嫂树、戴家山,至牛湖广福寺前堤角(时称铁路150号)止。全长30余里,堤外开辟引河,上通汉水,下达滠口,以排湖水。1905年春初步筑成,使后湖一带涸出田地10余万亩,泽国皆化为市廛,从而为汉口市区的拓展创造了空间,后时加培修。解放后利用堤顶修建公路,成为汉口外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2006年出台的《后湖地区分区规划》,后湖被定义为“和谐生态居住新城”,位列武汉4大居住新城之一,到2020年该区域内规划人口将到30万人。交通方面,后湖将在几年内着力建设完善"四横八纵"的主要骨架路网。“四横”是三环线、井南路、幸福大道和后湖路;“八纵”分别是姑嫂树路、塔子湖西路、塔子湖东路、金桥大道、建设大道、建设渠路、岔马路和汉黄路,与道路建设有关的设施、管线将同步实施。(本文参考了顾亦兵《风雅武汉》
个人简介
将军赶路,不博小兔。目标长远,就不必计较一时一事得失,谓之境界。 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成。 为大必作于细。
每日关注 更多
郑友林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