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的盛衰不取决于坐向
曾祥裕
(赣州风水养生堂、杨公风水研究培训中心,QQ175613195,电话13766307454 )
近几年我漫游神州大地名人故居,无不发现他们成长的环境浸透了书香味。我认为,所有的风水追求如果要讲后续发展效力,就必须下功夫为后代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我与弟子朱祥锋考察海宁时曾到仰山书院访问。从书院的盛衰悟到读书环境的营造,不在于坐穴,而在于社会环境的安定和当政者的重视。
从海宁一中长安画像石墓向东约50米,有一座砖木结构的古老建筑,它就是仰山书院,现是海宁市级文保单位。当我们沿着石阶,走近这座具有200多年的历史书院时,再也听不到当年朗朗读书声,在漫长的岁月中,它已受到了较为严重的风化,破损严重。
此建筑坐北朝南,其主体为2层小楼,门楼却坐东朝西,经测为甲山庚山小空。书院门向为小空,是否合风水法度?从立穴做大小空亡,适合哪种建筑,自古以来,应有定例。但是法无定法, 太阳照射地球,地球里何方何处无生气,只过不同方位生气有厚薄吧!风水中的生气与“行乎地中”的土质和阳光等因素息息相关。罗盘上的空格不意味大地也空无生气。风水的吉凶还在于客观现实环境的优劣,再好的山水倘若被工业废汽或废水污染,也是枉然。
仰山书院院门,坐穴为小空,仅此来断定其盛衰,恐于理说不清。小空也可挨左右之气,何来空也?!书院的盛衰不取决于坐向,而是取决于社会环境的安定和当政者的重视。据悉,仰山书院始建于清朝嘉庆五年。嘉庆七年建成时,初任浙江巡抚的阮元闻讯后,欣然取“高山仰止”之意将它命名为仰山书院,作为书院肯定建在环境优雅之地。宋代时,这里就是“曲沼栽莲,茂林植柳,真幽栖远俗之地”。对比之下,现在的校园周边环境恶劣,网吧、歌厅林立,读书人与尘世浊气相触许久,心境何来宁静?没有宁静之心,就别谈读书效果。宁静才能致远。读书环境就是要远离市井尘嚣,与灯红酒绿作别。
一个学校的学子是否优秀,在于教师素质和水平的高低。由于仰山书院一贯来对教师资质要求很高,所以人才辈出,清代有陆元琅、许梿、许楣、何国樑、陈方铨等名人、官员。民国后有朱定一、沈鼎三、韩维邦、陈慰堂谢培康、冯朱棣等……科学家、工程师等。据朱定一在1987年在美国对沈鼎三的夫人应芬林说:
他们这一辈"仰山学子"在美国的有十多人,他们总以是"仰山学子"自豪。正因仰山教学质量闻名于当时,现香港著名实业家查济民先生的父亲,特意让查济民先生住于曹振麟家,就读于仰山三年。
校园从来不是一块平静的安乐园。自从民国以后战乱或政治运动频繁,知识分子受到打压,仰山书院受到摧残。年久失修,部分砖块破损,部分墙面剥落,多处梁、檩不同程度裂开,房顶出现霉烂……为了挽救这栋见证海宁人才辈出的育人建筑,该市近年投入40多万元开始了对仰山书院的修缮工作。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教育是强国之本,但愿我们的教育界少点铜臭味,还校园周边环境的一片宁静。这才是为官者情系民生、造福后人的最大功德。一个书香社会才有人才辈出的沃土。这就是我考察仰山书院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