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申遗”当成“摇钱树”

潘世东 原创 | 2010-11-20 09:50 | 收藏 | 投票

 

别把“申遗”当成“摇钱树”

郭 艳

    随着日前中国丹霞地貌 “申遗”成功,一时间各地再次掀起 “申遗热”。近日,有媒体报道总投资120亿元的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为了“申遗”达标,开园前夕又对部分刚建成的建筑进行 “拆除”;湖南衡山南岳大庙为了 “申遗”筹款,通过一场听证会将门票从每人40元调整到50元。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如今有35个项目正式备选“申遗”,各地跃跃欲试提出“申遗”的有200多个项目,按照联合国一个国家一年只准申报一个项目的规定,这些项目恐怕要含辛茹苦奋斗百年以上。本来中国地域辽阔,那么多秀美的自然人文景观获得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封号是让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融入世界的一个大好机缘。可是现在国内的很多 “申遗”更多是为了无限度开发、旅游人数增加带动GDP增长,究其背后的原始动力皆是对于经济利益的疯狂追逐。“申遗”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当成是地方经济的“摇钱树”。

   不可否认,“申遗”成功对地方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显而易见。资料显示,平遥古城1997年“申遗”成功,旅游门票收入从1997年的125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75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从1250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6.7亿元,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997年的0.96%增长到2008年的13.91%。而云南丽江1997年“申遗”成功,3年后旅游综合收入就达到13.44亿元。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成功都可复制。开平碉楼“申遗”成功后就没有带来游客井喷,缘于“申遗”后交通不完善,没有整合成一个大品牌和有力的旅游产品。有专家统计,中国有40个遗产项目、65处世界遗产地,“申遗”真正成功拉动旅游效果达到预期的不到40%,像平遥古城迅速拉动GDP效果的案例更是少之又少。

  如果为世界遗产算一笔最简单的账,就会发现,所谓旅游带来资金 “回笼”,往往是另一轮恶性循环的开始——“申遗”一成功,票价就上涨。然而主管部门关注的始终是盈利数据,对其中过度开发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却往往充耳不闻。宾馆、酒店、娱乐场所等各色服务设施可带来进一步深层消费,商店、步行街修得越多物质消费就越兴旺,可这些都以人文景观或自然风光的被破坏为代价。不少“申遗”成功的地方屡被警告:“三江并流”建大坝问题,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警告;北京故宫、丽江古城、西藏布达拉宫被要求整顿;武陵源只重迎客,无视保护,景区内宾馆等旅游设施泛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严肃批评;张家界更是因过度开发,被“世遗”委员会“黄牌警告”。为“摘黄保牌”,张家界当地政府为此又投入11亿元整治环境,比已获得的经济收益高出数倍。

  和中国一样,国外也曾有过“申遗”热。自1976年世界遗产协会建立《世界遗产目录》至2008年,一共有145个国家的878个项目入围。但从2000年开始,这股“申遗”热开始退烧。美国从1995年就不再积极申报,而是将遗产保护重点转移到国内遗产名录上。拥有28项世界遗产的英国,在2008年就宣布不再“申遗”,因为他们发现每年“世遗”景点所带来的收入,远不及维护成本。在他们看来,“申遗”只是遗产保护的手段之一,而不是最终目的,或带有其他动机。为此,英国制定了“更为简单、更有效的统一遗产保护体系”,他们规定各景区的门票收入不能挪作他用,只能用于维护景区及其服务设施和景区员工的工资。此外,他们还通过低票价和减少申报数量吸引更多人关注世界遗产。1997年被列入世遗名录的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更是免费向公众开放。在这方面,正热衷于“申遗”的中国,实在是到了该深刻反思的时候了。

  入选“世遗”,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按“世遗”公约的规定,对“世界遗产”主要是保存和保护,除此之外才是“适当的展出”。适度的旅游开发固然可以,但将文化遗产当成“摇钱树”,缺乏对历史遗存应有的敬畏,缺乏对旅游资源公益性的认知,折射出一些地方旅游经济的畸形价值观,也反映出当下国情喜欢算经济账、金钱账,对精神文化账却不重视的社会怪现象。

  何时我们才能认识到 “世界文化遗产”的真正内涵?何时我们才能真正遵守一项世界遗产在遭受天灾人祸时,可以得到全人类力量的协助救灾,保存原迹这一最基本的精神和准则?我们只有不再将“申遗”看成是“摇钱树”,不再偏信所谓“申遗”的“投入—产出”模式,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才能真正得以体现。



山西日报

个人简介
潘世东,二级教授、十堰市政协副主席、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十堰市委主委、汉江师范学院校领导、《汉江师范学院学报》主编、汉江师范学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北省跨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湖北…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