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在韩国的回归

潘世东 原创 | 2010-11-20 09:54 | 收藏 | 投票

 

汉字在韩国的“归去来”

 顾 钧

 

 

 

 

汉字在韩国的“归去来”

 

        最近,韩国一些前总理联名上书现任总统李明博,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韩国的文化危机,就应从小学开始教学生认汉字。这件事或可说明韩国朝野已经认识到近60年来“去汉字化”的不良后果。

   韩国政府于1948年10月公布专用韩文的法律,逐步取消使用汉字。韩前总统朴正熙执政时期,于1970年下令禁止在小学教授汉字,实行所谓全面实施韩文教育的政策,仅允许在初中、高中教授900个基础汉字。为了显示其废除汉字的决心,朴正熙甚至把历史建筑上悬挂的牌匾也取下来换成“标准”的韩文。上世纪80年代以后,韩国变本加厉地推行去汉字化运动。这一系列举动造成的后果是:如今的韩国年轻人几乎成了“半文盲”——图书馆里95%的图书是汉韩并用的,而他们根本就看不懂汉字。

  事实上,在李氏王朝第四代君主世宗创造了韩文并于1446年正式颁布实行之前的1500年间,汉字和汉文一直是朝鲜半岛人民唯一的书写系统。即使是在世宗发明28个字母的表音文字之后,汉字还是朝鲜语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到19世纪末为止,朝鲜王朝一直使用汉字撰写官方文件和历史著作,包括汉文的文学作品。

  去汉字化,从部分韩国人的角度来看,是出于一种文化独立和民族自豪感的需要——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是不能矫枉过正、走火入魔。作为两千年来一直处于汉字文化圈的韩国,要想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完全去除汉字,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如果真的将韩国古代官方文件、历史著作、文学作品中的汉字完全抹去,留下的只能是历史与文化的真空。更何况,早就有专家指出,韩文教育与汉字教育其实并无根本的冲突,因为51万个韩文单词中的70%原本就是汉字词,学会汉字可以更精准地掌握韩文。如果缺乏对汉字的准确理解,反而无法完全掌握韩国自己的民族语言,看历史典籍更会如同看天书。

 

 

  再者说,文化的独立与语言文字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美国人在独立战争后仍使用英语,数百年来并没有谁因为自己的语言是沿用原来殖民者的语言而感到在文化上低人一等。在这件事上,日本的情况应该更有借鉴意义。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出于建立文化自信心的需要也走上了去汉字化的道路,但日本人在这一条路上没有走得过远,而是适可而止,保留了2000个左右的汉字。日本人从来不羞于承认在古代受到过的中国文化的巨大滋养,也没有头脑发热到把朱元璋说成是日本人。

  近年来,汉字的回归已逐渐成为原属汉字文化圈国家的一种潮流。作为中国人,我们当然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但我们还必须明白,文字的强大来自于国力的强大,周边国家回归汉字的真正动力来自于今天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真心希望历史上那些由于中国国力衰弱而被无情抛弃的汉字能够在不远的将来“衣锦还乡”。

  顾 钧 

个人简介
潘世东,二级教授、十堰市政协副主席、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十堰市委主委、汉江师范学院校领导、《汉江师范学院学报》主编、汉江师范学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北省跨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湖北…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