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也 敬大臣也 体群臣也 子庶民也

包晓光 转载自 http://blog.tianya.cn | 2010-11-29 17:11 | 收藏 | 投票

 

    作者:利奈尔 

  第三经是“亲亲也”。前面讲了“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一个有仁慈之心的领导者,对自己的家庭成员,对同宗同族同姓的人,也都应该施予恩德。儒家讲由亲到疏、推己及人,如果连自己的亲人都不能仁慈爱护,又怎么可能爱护素不相识的天下百姓呢?所以“亲亲也”,这也是《中庸》提出来的治理天下国家的九个法宝之一。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这一点,历史上大多数的帝王做得都很差。大家看唐太宗多了不起啊!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说:“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驱策英雄,网罗俊乂,好用善谋,乐闻直谏,拯民于水火之中……”这个评价多高啊!可是,司马光最后又带了一笔,“好尚功名,不及礼乐,父子兄弟之间,惭德多矣。”因为这一句,唐太宗的光辉一下子就褪色不少!在对待父子兄弟的问题上,他是“惭德多矣”,所以在这个事情上,他应该多加惭愧、好好念经修忏悔才行。
  
  大家都知道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带领大将尉迟恭等人埋伏在上朝必经的玄武门,等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上朝时,突然发动兵变,杀掉了自己的兄弟,然后又逼迫父亲唐高祖李渊退位。这是唐太宗李世民一生中洗不掉的最大污点。中国人讲因果报应啊!后来武则天篡位,也杀掉了李家王室十之八九,这些都是唐代宗室发生的宫廷内乱、喋血事件。所以,“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这是古圣先贤总结出来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前面讲了仁者无敌,只有那些能够放下一切私心、一切执着,具有博大的宗教情怀和坚贞信仰的人,才堪称真正的仁者。
  
  下面“敬大臣也”,也是九经之一。大臣,是指位高权重的首辅之臣,起码是宰相、御史一级的人物。在现代企业里面,起码也是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一类的,才堪称为大臣。这是理所当然的,老板想干一番大事业,如果这些左膀右臂不给你卖力,那你是不可能做好的。你又没有三头六臂,摊子大了,事事亲为会累死人的。所以,对这些委以重任的下属,态度就要以敬为主。既要让这些身居要职的大臣们感受到知遇之恩,又要让他们在基层人员面前有足够的尊严,有足够的行使权利的威望。这样还有个好处,就是会给下面有能力、有上进心的人员带来希望,带来上进的动力。
  
  过去讲究“拜相”、“拜将”,就是敬大臣的体现。刘备三顾茅庐,拜诸葛亮为相,作为君主的刘皇叔是要给诸葛亮筑台,然后躬身下拜的。这个拜相,面子就给足啦!怪不得诸葛亮发誓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士为知己者死嘛!还有汉高祖刘邦,拜韩信为大将,至今还留有拜将台这么一个遗址在。所以真正的贤明君主,都是“敬大臣”的。
  
  下面的“体群臣也”,就是对待一般的臣子,要以体恤为主,要体谅下属的难处,理解众人的苦衷,为下属排忧解难。这里对大臣和一般的臣子,还是要有点区别。
  
  我们看中国字很精辟啊!什么叫体?跟身体有关嘛,体谅、体恤、体察,就是要感同身受,施受双方在人格上一定是平等的。观世音菩萨号称是“同体大悲”,为什么他那么慈悲?因为他跟我们众生是同体的,是同一个身体啊!我们感受到的一切,他都同样感受得到;我们的身心上所遭遇的痛苦,观音菩萨同样感到是他身心上的痛苦,所以他才那么慈悲,才能闻声救度。菩萨和我们之所以有感应,就是感同身受,众生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这样才能叫“体”。在这个基础上,也才谈得上体恤、体谅、体察,否则,他对你再好,也只是高高在上的赐予、赏赐、恩典,就像主人对待宠物一样,这样的话,在人格上就不平等了。
  
  那么就治理天下国家而言,领导者就要把整个国家机构看成是一个整体,跟人的身体一样。大脑是最高领导,发布命令,四肢百骸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干部,各个神经系统就是传递最高命令的机构通道。
  
  既然这样,最高领导对于这些下属臣子,就要有这种体贴入微的感觉才行。我们平常手指头、脚趾上哪怕受到很小的一点伤,这个痛感都会马上传达到大脑中枢里面去;大脑呢,马上就要决定是包扎,还是擦点紫药水,还是要打一针防止破伤风。因为我们的大脑中枢和这些细肢末端是一体的,也许细肢末端中出的小问题,不小心的话,也会影响整个身体。治国平天下也是一样的道理。领导要把群臣看得跟自己的身体四肢一样,要有这种感同身受的体贴、爱护、关怀。你大脑发出的任何命令,都需要四肢手足去做,才能完成。国家的政令也要靠那些基层干部才能传达到老百姓那里去,使整个国家上下一体、上下一心。
  
  “子庶民也”,这一条就是以庶民百姓为子,各级领导要爱民如子。大家看,这里讲对待老百姓和对待各级官员,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对待官员,还要尊敬,还要体谅,还有理性可言,还有道理可言,而对待普通百姓,就没有什么道理可言了!
  
  为什么没有道理可言?“子庶民也”,你爱自己的儿女还有道理可讲吗?根本没有什么道理!儿女再调皮、再不懂事、再不成器,但终究是你的儿女,你仍然要关心他、爱护他、心疼他,不能动不动就解除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即使这种关系能够解除,但血缘永远解除不了啊!
  
  这就提醒我们做领导的,面对广大的普通员工、普通百姓,没什么道理好讲,普通人也不爱听什么大道理。那怎么办呢?只要你真正像父母那样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就够了。底层老百姓一般文化程度不高,他更多地关心眼前利益,关心自己那点工资、奖金和社会福利。
  
  上午我跟钱总聊天,他说每次开职工大会,让职工发言提问题、提建议,绝大多数都没有别的问题,就是提工资少了、钱发少了、福利待遇能不能再提高点,等等。不像那些中层干部、管理人员,还有一定的上进心、进取精神,还在想怎么才能使企业有更大的上升空间。所以,要你来当这个领导,对这些基层员工就不能有过多的要求,只要你能够有真诚的关心、真诚的爱护,就像父母关心孩子一样,那就能够赢得民心。大家注意,父母对孩子,也不能一味溺爱啊!表现好的,要发糖,要奖励,要当众表扬;表现得不好的,也要罚跪,也要打屁股。但无论是发糖还是打屁股,你都要让他们意识到,这是在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当领导的能够当出这种感觉,那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好了。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