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寅冬至前两天奇异天象 应警惕冬麦区大旱灾害

翟智高 原创 | 2010-12-20 18:42 | 收藏 | 投票

    庚寅冬至前两天奇异天象

        文、图    翟智高

      2010年的冬至是阳历12月22日,农历的十一月十七日此时太阳黄经为270度,太阳的辐射量和日照时数达到最低点。《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一月(农历)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冬至起源很早,洛阳伊川土门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有7000多年前的红陶彩绘“伊川缸”,上面绘有日月运行,一年四季的历法图案,是神农时代的科学成就的佳作, 也是目前所见的最早的二十四节与易经八卦图形文物实物。下图左是太阳运行图,一个圆环表示太阳运行一年,简称太极。圆环中间竖着画一个眼睛,眼睛的两个眼角尖指向圆环上下平分的两个点,这两个点正是太阳运行回归的二至点,到这两个点太阳自动拐回来,即二十四节中的夏至冬至。因为这两个点平分了圆环太极,即是“太极生两仪”。在二至两仪点两边,又画有四只小眼睛,小眼睛的俩眼角尖,一头与二至两仪点相连,一头将两个半圆平分,平分点正是昼夜相等的春分点与秋分点。四只小眼的眼睛珠恰好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方位,即是“两仪生四象”。以正中间大眼睛珠为中心,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用直线相连,线头出圆环外,就是相等的八个方位:乾、坤、震、兑、离、艮、巽、坎八卦,即“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生万物。
     右边的红陶缸,画了十二对上下对称的半圆,每一组对称半圆相连处是一个实心圆,共十二对上下对称的半圆和十二个实心圆,很明确是月亮在一年中运行上弦月、下弦月和满月出现十二次情况的描绘。笔者对“伊川缸”图的解读,定位是神农时代的二十四节历法与八卦图案,并被载入《图说中国文明大典,神农时代的科学成就》(中国社会出版社)。
七千年前画有太阳月亮一年四季运行图案的伊川土门彩陶缸


 

   冬至是全年24个节气中最独特的一个,农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还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饺子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它的制法是先用面粉做成薄而软的饺子皮,再以鲜肉、白菜、萝卜、大葱等切碎,拌以佐料为馅,包成后下锅煮至饺子浮上水面即可。其特点是皮薄馅嫩,味道鲜美,形状独特,百食不厌。也有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萝卜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耳食”,喝羊肉汤。吃“耳食”,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耳食”叫“饺子”或“扁食”。

     人们说冬至和清明这两个节日到底在哪一天的规律难循,特别是逢闰年和闰年后的下一年,清明节都在4月4日;而冬至平常年在12月22日,逢闰年在12月21日,但是到2021年,不闰年冬至节却是在12月21日,这节气的推算还真奇怪呢

2010年12月20日冬至前两天天象图

2010年12月20日冬至前两天蓝天云景,阳气极为旺盛:

 

       冬至是太阳回归北半球的第一天,从这一天开始,北半球阳光照射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就是俗语说的“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而冬至这天北半球白天最短,晚上最长,阴气大于阳气。因此,阳气过盛,阴柔不足的人,可以利用这天补充阴气。而这一天也是休身养性的大好日子,心情浮躁的人,或劳累较多的人,都可以利用这一天休养身心,补充心智。还可以利用这一天与家人和亲友相聚,一方面可增加爱情、亲情和友情,另一方面也可改善人缘,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时运。

   但由于此时西北冷空气很强大,北方大部分地区将进入一年中气温最低,天气最冷的时期,寒冬数九就是从冬至这天开始的。这是因为冬至前这一段太阳纬度度低,日光照射北半球时间短,地面热量散失多,而且长期积累的热量还会继续散失,所以冬至过后短期内仍然是昼短夜长,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较少,气温不会很快回升,地面积存的热量的大量消耗,使得气温不断下降,因此,冬至过后,将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冬至以后,太阳回归,阳气越来越强,东南暖湿空气也将逐渐加强北上,北方雨雪也会增多。但今年农历九月雷声隆隆,农谚有“九月雷声发,大旱一百八”之说,北中部冬麦区自播种以来多高温大风天气,干旱少雨雪。根据天气形势分析,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冬小麦主产区大部地区直到2010年末,,难以有明显雨雪降临,旱情仍将持续。应警惕大旱灾害

    历史资料表明,头一年农历九月响雷,第二年易有大的旱情。以去年为例,2009年11月11日21时16-18分。农历九月二十五,郑州就曾有在大雪中忽然闪电耀空,紧接着出现隆隆冬雷声。第二年(2010年)春,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干旱。云南省达到重旱以上级别气象干旱的县数百分比一度达到85%,贵州省重旱县数百分比也达到了81%。

资料:2009-11-11 -21时16-18分(农历九月二十五),郑 州大雪闪电雷鸣阴 阳碰撞天象形势示意图

2009年河南省播种7900万亩小麦。但整个10月份山 西、陕 西、河 北、山 东、河 南、安 徽冬麦区,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70%。
  

 
   资料二:2010年10月20日,农历九月十三早晨6时左右,天尚未亮,洛阳伊川电闪雷鸣,隆隆又沉闷的雷声惊醒了沉睡的人们,其间还有震耳欲聋的霹雳,豆大的雨滴倾泻而下,很多晾晒的玉米来不及收起而被淋湿。与此同时,甘肃南部、宁夏南部、陕西中西部、山西南部、河南西部、云南西部等地出现了雷暴天气,甘肃南部局地出现了冰雹和短时大风。
农谚有“九月雷声发,大旱一百八”。从种麦到如今,北方冬麦区一直干旱少雨雪,未来的干旱应引起高度警惕。
   中国干旱具有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严重程度重、后延影响大等特点。它决定了解决干旱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它涉及到人类生活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尤其对农林牧业生产影响最大。干旱是最严重的气象灾害, 也是重大自然灾害之一, 是世界上广为分布的自然灾害, 特大干旱可夺走难以计数的生命, 是导致自然生态和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 是社会经济特别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历史上发生的每一次大旱都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干旱造成粮食损失占所有气象灾害造成粮食损失的60%左右, 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8%以上。干旱还会对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产生深远的不利影响。
    要加强干旱灾害生态环境动态监测预测工作, 为决策部门合理开发、建设规划提供宏观决策科学依据。加强干旱灾害风险评估, 以便得出危害程度及今后防御措施办法。

目前,北方冬小麦产区一定要千方百计动员农民利用一切办法对能浇的麦田进行浇水。
22日冬至时降水量预报

    冬至这一天起,我国大部地区都将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数九寒天。冬至过后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大部地区将出现明显的大风降温天气。同时,这次冷空气还将带来较大范围的雨雪天气。

  22日至26日,西北地区东部、青藏高原东部、山东半岛、江淮、汉水、江南、华南及西南地区东部将会出现小到中雨(雪),江南和西南地区东部局地有大雨。西北地区东南部、汉水及江南北部和西部等地有小到中雪,局地有大雪。西北地区东南部局地降雪量将有5~10毫米,比较遗憾的是,此次雨雪天气对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冬小麦主要产区影响较小,上述地区旱情仍将持续
   23日夜间至24日凌晨,雨雪分界线将一直压到江南南部一带,汉水、江淮、江南等地:
23日冬至后降水量预报

24日冬至后降水量预报

     26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将降温6~10℃,内蒙古东部、华北东部和北部、东北地区中南部降温幅度有12~14℃,局地达16℃,同时伴有4~6级偏北风;

个人简介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曾长期在科研部门工作,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攻关研究项目,成果记在史册里。哲人有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爱好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多学科交叉…
每日关注 更多
翟智高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