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老师讲中庸(9)

包晓光 转载自 http://forum.home.news.cn | 2010-02-21 09:15 | 收藏 | 投票

 

  各位同修,我们现在继续研究《中庸》,今天从这里开始研究,我把经文先念一小段。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就从这里开始,在这个以前,子思也是引孔子的话,就说一般人学《中庸》学不到的,就如同一个被人家设了陷阱,推到陷阱里面,自己都不知道逃避的。或者有一些人他说他能够选择中庸,可是偶然选到,有一点合乎的时候,「不能期月守」,不能够保持一个月的时间,这就是说没有恒心,也是学不好。

  今天接着刚才念的这一段,孔子就举他的大弟子颜回,说明颜回能够学中庸。孔子就说:「回之为人也」,颜回他的为人,他的为人就是,做人的一种基本的修养。是怎样的呢?「择乎中庸」,他能选择中庸之道来学习。可是在学习中庸之道的时候,怎么个学习呢?那就是在练习,练习练习他「得一善」,得到一种善行的时候,「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他得到一种善行就是,「拳拳」,「拳拳」是在奉持的意思。郑康成的注解,所谓「拳拳」这两个字,就是一个人用手把它捧起来持在手里,这是「拳拳」。「服膺」呢?「膺」是我们一个人的胸,就是说你拿一个很可贵的东西,双手拿在放在胸前。他这不是放在胸前,「服膺」就是放在胸前之内,放在心胸之内,就是「而弗失之矣」,就是不再失掉了。那就是说,他得了这一善的时候,永久就不会再遗失掉。得了这一善,不像我们做一椿事情,做某一件善行,一个发现的时候,过一个时候又忘记了。无论是起了善的心理也好,办一椿善事情也好,总是不能够那样保持,一直在那里不要间断了。但是颜回不是如此,他得了一种善的时候,就是放在心里,永久不会再失掉。

  那么什么样的事情,这样不会失掉啊?这是讲中庸之行,学的是中庸之道,学中庸之道。我们应该知道,中庸之道就是要「率性」,就是顺乎自己的本性,既是顺乎自己的本性。那么怎么样的是顺乎本性呢?我们一般人,别说是照这样做不容易做到,要明了这个道理都不容易啊。因此在这个前面就讲到,「喜怒哀乐」发出来以后,而能够「中节」,这叫做「和」。「喜怒哀乐」是我们,人人都有那种『情绪』,有这种『情绪』就把我们『本性』遮盖起来了。这种「情」的话,要「率性」的话就要突破这些情,突破这些情怎么样突破呢?你先开始,我们人人都是这样的,你叫他不要发出「喜怒哀乐」,谁也办不到。开始的时候你要修一个「和」,一起来的时候,就要把它节制起来,不要再继续了这就是「和」。有这个「和」逐渐逐渐地,修养到后来,到了自然的阶段,你不论遇到外面任何,什么好的境界也好,坏的境界也好,「喜怒哀乐」都不会发起来,那就是「中」了,得了这个「中」,就是见到『本性』了,就是「率性」。

  这里说:「回之为人也」,他的为人,由他的为人,就可以了解他求学,学这个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所谓「得一善」,这个善就是从『本性』里面起的作用,从本性里面得了一个善。换句话说他由修节制「喜怒哀乐」的时候,由节制而得到「中」,「中」不是马上完全能够得到,一分一分的得到,得到一分「中」的境界,他就得了「一善」了。了解这个道理,才知到他这个「一善」得到之后,永久就不会失掉。普通的「善」,一般人我们了解的,普通人所了解的「善」,虽然偶然一发现,一转眼之间,它就消失掉了。只有从本性里面发出的「善」,这个善就是孟子所讲的,「良知、良能」,这个良在这里讲,良是当本来讲,本来就有这个真知,本来就有这个能力。『良知良能』就是『本知本能』,『良知良能』这个知是『真知』,这个『良能』的能力,也就是『本性』里面发出来的大的作用,这种功能。所以这个「善」,就是孟子所讲的『良知良能』,也就是从『本性』里面,发出来的一种「善」。所以,他所谓这个「得」,中国的字,你看在什么情况,你可以做什么样解释。这个「得」在这里,当发掘来讲,或是开发来讲,他从『本性』里面,开发了一种「善」出来的时候,这个「善」就永久在心中,而绝对不会再遗失掉了。这是讲颜回,他学中庸之道,他学中庸之道的话,那是真正的有所得,那就是真正地能够做到「率性」,所以孔子把他举出来。

  他为什么能够得「一善」而不会遗失掉呢?就是他懂得学中庸之道,这个跟前面那一段讲的,「人皆曰予知」,结果人家把他,驱到网罟里面、陷阱里面,他都不知道逃避。颜回跟这个是不同的,所以他「得一善」可以不会再失。我们学中庸之道,前面孔子举出舜,舜帝是「好问而好察迩言」,舜他是大智慧。这里孔子举出颜回呢?颜回,孔子在这里讲,他是「得一善」不会失掉。孔子在另外一个地方,也提到颜回,那就是孔子在写,《周易系辞传》的时候,他就举出,「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颜氏之子」就是颜回,他是能够『庶几』。『庶几』是比圣人的『知几』,还差一点点,还不到『知几』的程度,他能够『庶几』就了不起了。这个『庶几』到什么样呢?「有不善,未尝不知」。所谓「有不善」,这个不是普通人所讲的,造了一些罪恶的事情,颜回到这种程度,他哪里还有什么罪恶的事情。孔子在那里讲的「有不善」,就是,起了「喜怒哀乐」的时候,他马上就知道,「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起了「喜怒哀乐」,他马上就知道,一知道之后,就把「喜怒哀乐」这种『情绪』,立刻就把它节制了,不让它再继续往外发展,就是「知之,未尝复行也」,「行」就是继续往外发展的意思。

  所以从孔子讃美颜回那几句话,就可以知到,这里他「得一善」怎么得来的,他就是《中庸》前面讲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他立刻就能「中节」,他就从这上面学好的,所以他由「中节」而到了「中」的时候,他就得一善了。我们学颜回,我们开始就从「发而皆中节」,这个上面去练习,练习开始是勉强的来练习,勉强练习,勉强到自然的时候。比如说我们跟人家相处,我们的朋友也好,家里的人也好,在外面一般来往的人也好。任何人只要是没有理,不讲任何道理,假使说你遇到这些不讲道理的人,你怎么办呢?你现在是学中庸之道的,你就知道,你要「率性」,那就是当你要起「喜怒哀乐」的时候,人家对你没有道理,不讲道理的事情来,跟你交涉的时候,你马上就能够把自己,这个『情绪』制止住。开始的时候比较勉强,到后来你逐渐逐渐,非这样做不可了,那就很自然了。遇到小的境界是这样,愈到后来,遇到更不好,更恶劣的那种境界来的时候,无论是人、无论种种的事情,你都不起那些『情绪』,这个时候你就逐渐逐渐有功夫了,到了一切事情都是那么自然,甚至于「喜怒哀乐」,动念都不动了,那你就可以说是,到颜回这个程度,你就「得一善」了。

  得到「一善」有什么好处呢?你要知道,你经过以前这样修养的功夫,到这个时候,在原来修「发而皆中节」的时候,在勉强做的时候,已经有很好的效果,怎么很好的效果呢?你跟任何人相处,你就不会跟任何人结怨了。不会跟任何人结怨的时候,那么你在事间做事情,你就不会有种种的障碍,这是眼前的好处。再说,我们现在这个世间,你无论是在哪个地方,各种不如意的事情太多太多了,你能够知道这样用功的时候,不论任何境界现前的时候,你就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不承受、谁来承受呢?我是个学中庸之道的人,我就来承受,你有这个心理承受的话,那么种种苦恼的事情,自然就没有了。这是眼前一种很好的效果就得到了,到了像颜回这样得到「一善」,真正见到自己的『中道』,见到自己『本性』的时候,那这个生死大问题,就有办法解决了。所以我们无论研究到哪一段的时候,我们总要知道,得到任何一个成果的时候,我们的受用,世间一般的受用,已经是很可观了。讲到超乎这个世间的,那就是生死问题,这是更可贵的那种境界,那种受用,可以说是,在我们学中庸之道的话,就是必须要下定决心,要得到那种受用。这是讲到颜回,他能够有这种学习的功夫。

  那么下面讲到,“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又举了孔子这一段话,孔子说:「天下国家」,在子思作《中庸》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是周家,周家是周天子,天下是天子,国家呢?国家是各国的君主、是诸侯。「爵禄」呢?根据【注疏】本子里的注解,「爵禄」指的是大夫之家,在封建时代,国君封大夫的一块土地,再封给他一个爵位,这是讲大夫。这个三种就讲「天下」,天子你能够把「天下」治得很好,就是『平天下』,「国家」呢?一个国君也可以把这个国家,治得一切都有道,都上了轨道了,天子把天下治得天下太平,诸侯把国家治理得国泰民安,拿一个字来形容,这叫「均」字。「均」这个字,在《说文解字》里当平字讲,就是平等的平字。平等的平字,为什么指的「天下国家」呢?「天下」是天下太平,这就是平,就用「均」字,「均」字就是当平字讲。

  国泰民安,平是什么呢?平就能够安,比如说你拿任何一个用具,你把它放在桌子上,放得平平稳稳的,这个东西就不会倒下来,不倒下来,就是因为它放得很平,所以平了就是安了,拿这个东西来比喻我们人,人类社会,国君治理「国家」的时候,把一切事情,调理得很平,拿平等来对待一切人。人与人之间,国君就拿他办政治所制定的政策,都要求其人人都是处在一个公平的一个地位。所受的一切事情,都要求其公平。你这样的时候,你这国家自自然然地就是平安了。我们个人来讲,也常常讲,有一句一般讲的俗话,「平安就是福」,平安怎么就是福呢?平就是安,你不平就不安,个人的心理和平,生活一切的办事情也好,自己的行为也好、说话也好,一切都那样平平稳稳的,你就是一切很安定,你这样平安就是福啊。

  福怎么讲呢?一般人说:喔,我,我有很多财产,这是福啊,有财产不见得是福。有很多人他有很多财产,他成天在那里担心,他的小孩子上学,恐怕人家把这个小孩子,绑票绑去了。他有那么多的钱财,从银行里提款出来,恐怕人家把它抢去了,那么这种种就是钱财多了不见得是有福。再说,升了官了、做了大官了,这是福吗?也不见得。做了大官你要是真正懂得福的话,你做了大官,你好好地,为老百姓办事情,自己一切是为民众,大公无私地为人民造福利,你这个可以算是福。不是这样的话,要有一些私人的私心在那里,你就不是福。不是福节果怎么样呢?或者你这个位子不会太久,就是做一段时期,说不定,人家就把你的位子夺去了,靠不住的。所以真正知道这个福,就是平安,平安一方面从自心里面开始,必须自己心里一切是平安,这是真正的有福之人。

  「天下国家可均」,天子,把天下可以治得太平,国君呢?可以把国家治得很好,民众都能够安居乐业,还有呢?做个国家之内的卿大夫,他有爵位、有俸禄,这个俸禄,封的有土地的,固然是好,有的也没有土地,古时候卿大夫有两种,一种有土地的,没有土地的话,他就等于现在有,国家给他的薪俸是一样的。现在讲做公务员有薪俸,古时候叫做禄,俸禄。这个爵位与俸禄,都可以辞掉,可以不要、可以不接受。

  举出这些个事情出来做什么呢?就是衬托下面这一句话「白刃可蹈也」,「白刃可蹈也」这还是,还是跟上面一样的,「白刃」是什么呢?「刃」那是刀啊,刀口很锋利的,磨得很白的,很锋利的那个白的刀口,这叫「白刃」。「可蹈也」,「蹈」就是受着「白刃」,刺到身体。这些都「可」,你看上面这几句话都加一个「可」字,「天下、国家」都「可均」,可以治得好。爵禄可辞也」,「爵禄」也可以辞掉、不要干。「白刃」这是最苦的了,受这个「白刃」,一刺到身上来那还得了啊,也可以「蹈」。「蹈」是什么呢?用脚踩在刀尖子上面,这一般人,谁能够有那个勇气啊,但是这里举出这一桩事情来,就算那种「白刃」也「可以蹈」。上面这几句话,就一般人来讲非常难,难做得到。难做得到,你看这每一句里面都有个可字,虽然难做得到,但还可以做得到。

  下面这一句,「中庸不可能也」,照中庸之道这样学习,学习完全按照中庸之道,这样去做的话,「不可能」。这个「不可能」就是,这是办不到。为什么办不到啊?这一段要注意的,就是拿上面这几椿事情,衬托后面这一句话,可见得中庸之道,实在是前面讲的,孔子在前面讲,「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在后面后面又有一句,「子曰:道其不行矣夫!」。这里就是指的,中庸就是那样难能,那样困难做得到。既是困难做得到的时候,那么我们学中庸,怎么个学法子呢?要知道普通讲,我们在世间做事情,你要做任何一椿事情,都有种种的困难,有困难,我们要想这个事情成功的话,不是说遇见一种困难,我们就被这个困难阻止住了,我们就停止不要做了,那我们人一个人在世间一事无成。做个一事无成的人,想想看我们这个人生有什么意义啊。所以不要怕困难,所以遇到任何困难的问题,总是要想办法来解决。你要要想办法解决的时候,除了要用智能,要用这种学问,还要用勇气,没有勇气是不行的。

  尤其学中庸之道,最终的目的,就是感受我们人在世间,所受的无论什么痛苦,总之比不上,一个生死的问题,这个痛苦。生死问题不仅是自己生死,我们遇见家里的人,亲戚、朋友,或者我们所认识的人,或者就是看见社会,与我们没有关系的一般人。你见到人,有疾病,得了严重的疾病,以至于死亡,心理都是很痛苦。所以这是人世间一切的痛苦,都比不上生死的痛苦,所以要是中庸之道,总是解决这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要怕这个困难了,总是要拿出勇气出来,遇见再难的问题,我们总得要克服这个困难,向中庸之道来学。上面举出这几桩事情来,天子治理「天下」,国君治理「国家」,大夫呢?他有他的「爵禄」,还有一般人,可以踩在「白刃」之上,这个都是很难办得到的。我们一想到,你要学中庸之道,那些难事情也有人都能办得到,而这个中庸不可能,不可能的时候,我们还是学着能。

  只要自己下定决心,其实说难,虽然是很难,你要下定决心这么做的话并不难。怎么呢?你看中庸这两个字,中是做事情做得恰到好处,我们学中庸之道学习这个「道」,也是恰到好处,不要过分,也不要达不到这种程度。那么庸呢?是很平常,所以中庸之道,就是很平常的,就是在我们日用寻常之中,你只要抱定非学中庸之道不可,非学中庸之道一定要,解决我们人世间所有的学问,非这样学不可的时候那就好,那我们就很容易,照中庸之道来了。但是这个要有勇气,一拿出勇气来就行了,一想到前面所讲,「天下国家可均」,「爵禄」也可以「辞」,「白刃」也可以「蹈」,我这个中庸这是平常之道,我为什么不能做呢?我为什么办不到呢?办得到、办不得是在乎自己啊。

  这就跟孟子讲的一句话,孟子说个比喻,他说:有两桩事情,一个是什么呢?「挟泰山以超北海」,泰山是鲁国的,齐鲁之间的一个五大名山,五岳之中,第一个高山就是泰山。孟子讲:假使要叫你把泰山用手臂挟起来,把泰山挟起来然后超过北海,这个事情行不行呢?当然是不行。另外孟子又举出一桩事情,那是一个树枝,有个长者在你前面,他说你把这个树枝折下来给我。这个事情容不容易呢?很容易,这叫:「为长者折枝」。把这两桩事情举出来以后,「挟泰山以超北海」,这是绝对办不到的事情,「为长者折枝」,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个轻而易举的时候,你只要肯作,人人都可以作。所以孟子讲:『为长者折枝非不能也,是不为也』。自给不肯作,你肯作就能为就能啊。

  “曰:不为者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孔子讲的这一句话,「中庸不可能也」,目的就是叫我们学中庸之道,拿出勇气来,把这个中庸之道,这个平常之道,只要有勇气,这样去做的话,一定能够做。前面颜回都能做到,舜帝也做到,那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呢?所以这一节,就是叫我们学勇气,这个勇气在这里就是点出下面,子路问的问题,「子路问强」来的,下面且不必讲,我们就先讲这三段。第一段,孔子举出「舜其大知也与」,这一段是讲舜,舜是大智。第二段讲,孔子讲,「子曰:回之为人也」。就说颜回,颜回什么呢?「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他为什么不失呢?《论语》里面记载孔子的话,孔子赞叹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仁」你说这善不善呢?仁当然是善的,这个善在这里讲,「得一善」,善是从『本性』里面出来的,「其心三月不违仁」,那个「仁」也是从『本性』出来的。他能三个月,那个心都是在「仁」上面,他是得了这个「仁」,三个月之久。「不违」就是在这里讲「而弗失之矣」,就不会再消失掉了。三个月「不违仁」,可见得他始终,就是不会消失掉了。因此在中庸里面,举孔子这一节话,颜回就代表「仁」。

  刚才讲的这一节,「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这是讲勇,勇就是后面提到,「子路问强」的时候,就是符合子路的为人,求学的那种精神,子路这个「勇」,他不是一般人所讲的勇,子路这种「勇」是一办事情,决定要办的时候,一定要办成功的。他是非常积极,所以这一条是合乎子路的「勇」。从孔子讲「舜其大知也与」,到「天下国家可均也」,「中庸不可能也」,这个举出,舜、颜回、子路,舜→智、颜回→仁、子路→勇,智仁勇→三达德。

  我们学中庸之道,从哪里开始学啊,就学舜的「大智」,颜回的「三月不违仁」,学这个「仁」,我们得到任何一善的话,就要保持不要再遗失了。再呢?就是学子路那种「勇」,这种「勇」就是,我们普通讲要有道德的勇气,你知道这个道德,还是要你怎么样来学、练习这个道德呢?要做出事情来。要付诸行动,你付诸行动要有勇气,没有勇气心里只想做,那些道德的事情,你没有勇气做,那还是空谈、没有用。必须要有勇气,说着做就应该马上就去做,而且一定要做到成功,这就需要拿出勇气来。勇气是什么呢?就是前面讲的,「天下国家可均,爵禄可辞,白刃可蹈」。拿出这样的勇气来学中庸,那一定就能了。所以这几段就是教我们,孔子举出这三位,舜是大圣人,颜回是大贤人,子路也是大贤人,这三位各占一个重要的字,就是智仁勇,我们学呢?学中庸之道,就是开发自己的智慧,要保持一个仁不要失掉,要拿出最大的勇气来,练习中庸之道。说到这里,休息十分钟,再继续。
 
  要怎么深入了解中庸经文含义呢?

  光看讲解文字、光听讲解演说,还是不能完全了解经文内容。要全盘解中庸经文含义,就要抄写讲解文字,边抄写讲解的文字,边理解文字理面的内容,还要前后的对照,来帮助理解,不能抄写的太快,要把正在抄写的文句理解以后,再抄写下一段文句。这样经过抄写三遍以后,中庸经文讲解的意思就全部懂了,然后才能依照中庸里面讲的『中和之用』,去实行。

    原文链接:http://forum.home.news.cn/detail/66107710/2.html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