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老师讲中庸(14)

包晓光 转载自 http://forum.home.news.cn | 2010-02-22 08:51 | 收藏 | 投票

 
  各位同修,我们现在继续研究《中庸》,方才讲到,「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察乎天地」,我们《中庸》讲的『本性』,就是,整个宇宙都是我们的『本性』。整个宇宙都是我们的『本性』的话,那就是说都是我们自己,那圣人就是学成功了。一般人所害怕的生死问题,这就没有了不存在了。现在呢?就下面这个经文接着讲,接着讲学中庸之道,不会很远的,学中庸之道不必从远处,就从本身开始学。

  经文我把开端的念一遍,《《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我们先讲这一段。这一段的意思,子思就引孔子讲的话,孔子说:「道不远人」,道是距离我们人不远,不远在那里呢?就在我们本身,就在人的本身上。前面讲的那个「察乎天地」,那个中庸之道,扩展开来讲「至大无外」,全宇宙都是我们自己『本性』,讲到近处呢?这个中庸之道在哪里啊?就在我们本身,所以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人之为道」怎么说啊?『道』本来就在我们本身上,假使说我们学道的人,「为道」,「为道」就是学道,我们学道的人,不了解『道』就在我们本身,那我们学道现在「而远人」,我们在本身以外去求。本身以外去求,你到哪里去求啊?你拿钱给人家,人家给你『道』吗?你拿任何东西,你能买得到吗?办不到的,就是离开本身,你往外求道,就是叫「远人」了。假使一个人他「为道」就是『学道』,『学道』要舍弃自身,在本身以外去学道,那叫做远人了。这样的话,「不可以为道」,你就不能够学道,你学不到了。你在本身以外去『学道』,你学不到这个「道」的,这句话是这个意思。

  说了这个理以后,要找根据,根据在哪儿呢?举出《诗》了,「诗云」,下面这一段话,我们念一下,《《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诗云」就举出《诗》来,《诗》所以成为,五经之中的一部经,它有它的道理。古人求学也好,人与人之间的谈话也好,说着说着的话,要找出根据出来,就找《诗》出来,《诗》就代表一个理,一个真理。所以在这里就引用《诗》,这个「诗云」,指的什么诗呢?这是现在《诗经》里面,《诗经》开头有国风,国风是各国的民风。作诗的人,就是根据各国当地方的民心,写出这些诗篇出来。哪一个国家的诗,就代表哪一个国家的民风,这个叫国风。在《诗经》国风里面,有一个国风叫做『豳风』,『豳』这个字,比如说山水的山字,就是高山的山字,高山的山在山的两边,中间有一直很长,左边有一直,又边有一直,下边有一横,在左右两边的空间里面,有两个字,有两个豕字,一边一个豕字,豕字,农家养那个小猪,小蛛也叫做豕。这个字读宾,豳风,豳是古时候一个小国家,那个小国家就是周家的。周家的后稷,周家的始祖叫后稷,后稷的曾孙迁到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在现在的陕西省,一个地方。在那个时候叫做『豳国』,『豳国』是从后稷的曾孙,一直到后来周文王,那个时候做殷纣王的西伯昌的时候,就在那个小国。

  豳风有一篇诗,这是赞美周公的一篇诗,在这一篇诗里面,有两句话,「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这两句诗。这两句诗引用到这里,我们一看,引用到这里的时候,加以解释,下面就是解释的话。「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柯」是什么呢?「柯」是工人用的斧,斧子、斧头,斧头是铁器做的,铁器做的斧头,然后有一个柄,那个柄是木头做的,树木做的。那个柄在那个时候,长度也不长,拿在手里,在周家来讲,不过三尺长而已,三尺长左右的这么,一个斧柄拿在手里。这个「伐柯」是什么呢?斧头这个柄,是树木的木头做的,叫做「柯」,因此那个伐的树木也叫「柯」,伐就是砍伐。「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这是两句诗,下面讲:「执柯以伐柯」,就是你砍伐树木的时候,你手里拿着,斧头的斧柄,斧柄也叫斧柄(并),有这两种读音,执着斧柄,这个斧柄自己执在手里面,拿着这个斧柄来砍伐树木,把树木砍伐来了之后,再做这个斧柄,就是「执柯以伐柯」。「执柯以伐柯」的时候,你要把斧柄做得多么长,你要知道多长在哪里知道啊?你不必看哪里,看你执在手里面那个「柯」就好了,你执在手里面那个斧柄,那个柯,就说有三尺长吧,就这个三尺长的「柯」,就在你自己手里面。那个多么近呢?那是最近的了。

  然而你不懂得,「睨而视之」,「睨」就是斜着视,你眼睛不对它,不正确地看它,你眼睛斜过来看它,斜过来看,你研究我们看东西,你研究研究,可以试验一下子,同样这一个东西,你从左边看,它是什么一个长度,从右边看,或者近处看,长短不一样。这个你还不了解,你还试验不出来的,比如说你拿一个粉笔,在这个板上,在黑板上画二横,或者是直的,直的也好、横的也好,就画两横吧。一个横的,在两端画成一个外圆,把这个外圆画成两根线,往外延伸。另外一个横线,一个横的一画,你也画两个往里面,往横线里面拉,结果你看的长度不一样,外缘的两根线往外拉,你看这个横线就比较长,往内缘的两边两端的那个,横线,你看那个横的长度,本来这两条横线,是同等的长度,结果你远处一看,它就一个是长、一个是短。这就表示我们眼睛的,视觉不可靠,我们看外面的外物,往往发生了错觉。

  这个「睨而视之」,你看得不正确。看得不正确的话,你「犹以为远」,你把这个柯,看得很远,你这个长度,就看得不准确。这就表示了,明明拿在手里面这个「柯」,你要看清楚了,长度就是这样的,然后你做一个「柯」,就比照这个长度就行了,很容易的一件事情。可是在你手里的「柯」,你没有看正确,你被你眼睛的错觉欺骗了,然后你认为很远。你想「伐柯」,想把这个「柯」做多么长,你不知道了。这就表示这个道在本身,你不知道从本身来学,你到身外去求道,从本身以外去学道,求这个、求那个,那你求什么呢?或者说得好懂一点的话,学道的人,就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讲这两句话,你求学问就是求知识,一天一天地增加,学识很丰富。求学是这样的,你今天读了书,明天也读书,你今天吸收外面的新知识,明天又吸收,你的知识很丰富。但是修道不是如此,修道你要把本身很多那些习气,你要把它破除掉。这叫「为道」就是修道,一天一天地要减损,损的是什么呢?损的就是我们『凡情俗见』,我们世俗的人情,世俗那种错误的知见。损的这些凡情俗见,你才能够见到道,这些凡情俗见都是假的,那些假东西你不损掉的话,你怎么修『道』啊?怎么见到「道」啊?所以老子也讲,「为道日损」。

  《周易》里面,六十四卦之中也有损卦,损卦也是叫我们,要损这些,我们人人都有的恶习气。这个恶习气,不把它一天一天减损掉,损到损到以后完全没有,你不这么做的话,你的道学不成的,这是损。损什么呢?,损自己那些不好的习气。这就是从自己本身来学,你跟外面毫无关系的。我们要懂得这个,有什么作用呢,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学道的人,人家赞美一句话,你这个人修道修得很好啊,你是有道之人,自己心里就发生欢喜了,听见人家说,你这个人,你还是个学道的人呢?你一天到晚自己,跟人家有什么争执,一点都不肯让人,你还算是什么学道的。你听人家这一批评你,你心里又不痛快了,脾气就发出来了。这个你就不懂啊!懂得修道的,就是要一天一天减少自己的恶习气,你要在乎人家对于你,赞美你或是毁谤你,那个对于你毫无关系的。人家说你好、说你不好,他对于你修道,有什么关系呢?顶多你要懂得的话,人家赞美你,你自己觉得心理要反省一下,我是不是像人家所讲的,我有那么好啊?你不但自己不感觉得很高兴,而且正好自己要提起警觉心来。人家要是毁谤你、要骂你,你不但不要发脾气,正好要自己反省,我真的是他骂我的,我是那样坏吗?果然那样坏,我赶快自己要改啊!人家对于你说好、说坏,你都只有拿来做自己反省。绝不可以人家一赞美,你自己觉得自己了不得了,自己真是一个高人了,一听人家说你不好,自己就发起脾气来,跟人家争吵了,你这个修道就不能修了。

  修道你懂得自己为道,一天一天要改掉,自己的恶习气的话,这就是「执柯以伐柯」。自己时时刻刻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这些恶习气,你看见人家来对你不好,人家那些不讲道理的人,你暂且不要跟人家起了冲突,首先你自己反省,我自己是不是也像别人那样的,这就是「执柯以伐柯」。处处以拿自己改善自己的恶习气,破除自己恶习气,来学中庸之道。

  前面讲「其则不远」,「则」是当什么字讲呢?则是当法字讲,法度,你拿在手里的这个「柯」,这个斧柄,这就是你的法度,法度就是尺寸。这个尺寸在你手里面,那你处处拿这个法度来,反省自己,这就是前面讲的「道不远人」,道就在自己本身上修,修这个道。假使我们,「睨而视之,犹以为远」。「睨而视之」是什么呢?放弃自己,我们自己虽是在学,《论语》里面有这两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时候学道的人为自己,为自己什么呢?时时刻刻,就是反省自己,是不是在『道』上来走,时时刻刻是不是在行『道』,是不是违背道,就是为自己。「今之学者为人」,「今之」那个时候,是在春秋时代,我们现在说那个时候也是,很古的古代了,在那个时候讲就是讲「今」,在那个时候是什么呢?也有人是这样了「为人」,什么叫「为人」呢?自己学道,时时刻刻就是,关心人家对他什么观感。人家对他说好、说坏随时,对他有所干扰。换句话说,他学道不是为自己,不注重自己来,破除自己的恶习气,而要让人家知道他,好让人家了解他是个学道的人,这就是为人来学道。假使我们,啊!我是学道,我学道不是为了自己开发自己本性,我是要想让人家知道我是个学道的人,认为是一个学道的人,我就有了名誉了。假使有这个心理的话,那就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放弃自己本身该怎么学的,不去那样学,处处注重别人,而是为别人来学,这是整个错误的了。

  说句好懂的话,学道的人不是为自己,开发自己『本性』,而是为名为利来学道。为了人家,想博取人家,认为他是个修道的人,然后希望从人家那里,得到好的名声,得到好的利益给他,这就是为名为利来学道,这个修道就是舍弃自己的身,舍弃自身,而为名利来学了,这整个就错误了。所以这个诗里面讲,「伐柯伐柯,其则不远」,「伐柯伐柯」,这个法则是不远的,你想学这个法则,你拿在手里那个斧柄,就是法。所以「执柯以伐柯」,如果你,「睨而视之,犹以为远」,那你这个「伐柯」就没办法「伐」了。用这个比喻你这样学道的话,你的道学不了。

  下面「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故」,把上面孔子讲的话,以及引用《诗经》里面的,这两句话,再加以解释的意思,现在这个「故」-所以,就是一个结论。所以君子,学道的君子「以人治人」。这个「以人治人」的话,「改而止」,「以人治人」是什么呢?以人身,这个人就是「道不远人」那个人,就是本身。「以人治人,改而止」,郑康成的解释,他有他的解释,他说:《《郑氏注,言人有罪过,君子以人道治之,其人改则止。赦之,不责以人所不能。》》这样讲可以的,因为汉儒这样子讲,他有他的师承,可以这么讲的。这意思就是说,君子来治人,以人道来治人,拿合乎人道的这个道理,包括你教化人也好,从政治上来办政治也好,这叫治人。治人以人本,以人本为主,以人道来治人,治是治理。治人是什么呢?「改而止」,人有罪过的时候,你把罪过改了,就好啊!改怎么改法呢?只要他这个罪过能够改了,改掉以后就止住,不要再追究,追究到你改了之后还不算,还要一直追究下去,这就不是君子之道。君子之道是他能够改,一改过就可以自新了,叫「赦之」,就是一切都免了。这是郑康成的注解。

  从这个注解的时候,我们是学中庸之道的人,你要知道,我们学中庸之道要知道,我们就拿病来讲,人人都有病啊!病,学道说个比喻的话,就是要治病的,生死就是最重要的病。我们普通的时候,生在世间有生之年这些病,这是小病,一般人讲叫毛病,皮毛的毛病,不是什么重病,大病就是生死病,这是真正的大病。先讲这个毛病,小的毛病,我们在有生之年,无论是青少年,是到了成年之后,到了壮年,一直到老年,我们哪个人,你说没有病啊?病,有轻的、有重的,病得很轻的时候,你开的药,你请医生治病,那个药物就轻一点,这个学中医的人就知道,你病到什么程度,它药的份量有多少,用哪种药,就看你的病状,病的情形来定的。病重了,他又用不同的药物下去了,总之,以去病为止,把病治好了就算了。病治好了,你还不算,就说吃药吧!药到病除,除了之后,你药还继续在吃,那不是自找麻烦、多余的。

  那么讲到生死大病了,生死大病也是这个道理,生死这个大病,各人的程度也不等的。有的人习气浅,有的人习气很深,对于不好的习气浅的话,你用对治浅的一种方法来治理。对于那个不好的习气太深了,用另外程度更深的一种方法来对治,这就是因病来治疗的意思。因此在儒家讲学道,用功夫的方法也有浅、有深。有浅,就讲五伦吧,从伦常开始学,伦常开始学,怎么个学法子呢?从『恕道』上来开始学,恕道是什么?这个比较人人可以学的。

  这举下面来讲,《《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忠恕」之道,这个意思就是说,讲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就是要把自己『本性』开发出来,开发自己『本性』,怎么开发法子呢?就是刚才举的比喻,用药来治病,用药治病,这个病是什么呢?病就是一层一层的染污我们『本性』的习气,习气你怎么个除法子呢?很难!一般人用的方法也不懂。那么在这里,就是讲用「忠恕」之道,「忠恕」之道,什么叫「忠恕」呢?所谓「忠恕」这个「忠」字,注疏本子里面,孔颖达他的解释,「忠者,内尽于心」,就是自己尽到自己的心。我们待人接物,尽到我们自己一颗诚心就好,这叫「忠」,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也要尽到自己的内心,就是内尽于心,这叫「忠」,「恕」呢?他说「恕者,外不欺物」,对人不要欺骗一切人,这是他讲。再呢?又讲「恕是忖也」,忖是什么呢?竖心旁加一个寸字,就是忖度人家的意思。就是以自己的心,来衡量人家的心。就是普通人讲:「将心比心」,拿自己的心来比量人家的心,这是孔颖达的注解。

  再从这个字来讲,这个「恕」字,从《说文解字》里面讲,《说文解字》:「恕,仁也」,仁就是仁义道德的仁,从心如声,上面那个如字是读音的,那个心就是代表自己的本心,这是一个形声字。另外《说文解字》,古人注解得很多,除了当形声字讲以外,如心这两个字,把那个如字-如人的心,如我自己的心,这两个字合在一起会意讲,你从这两个字一会意,就知道这个「恕」就是将心比心了,他的心如我的心,我的心也如别人的心,这就是『恕道』。你懂得这个「忠恕」之道,做到「忠恕」,「忠恕违道」,「违」是什么呢?郑康成讲:「违,犹去也」,去是离开的意思,距离的意思。你从「忠恕」这上面来用功夫,那就距离『道』不远了。那《说文解字》,为什为讲恕是当「仁」也呢?就是说『恕』这个字跟仁,这两个还有差别的,仁的境界比较高,恕比较浅。但是你要学仁,你要先从恕道开始,『恕道』也就是说,你把你自己的心,来比人家的心,你把人家看待自己,你就是『恕道』。

  那么「忠」也就是,尽到自己的心了,一个意思。你这样做就是,跟离中庸之道不远了,「忠恕违道不远」。下面这两句话是解释的,什么叫「忠恕」之道呢?下面这两句话,完全就「恕」字来解释,什么叫「恕」啊?「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诸」这个字,诸是「之于」这两个字。施之,你把『恕道』,之就是之乎也者的之,你把这个之字,施,施给自己,「于」呢?「于」就是在的意思,这个「施」是讲那个不好的事情,这个不好的事情你「施之于」自己,「而不愿」意,比如说这件事情做得很辛苦,自己不愿意做。自己不愿意做的时候「亦勿施于人」,你自己觉得这个事情很辛苦,「施诸己」「施之于」自己,「而不愿意」的话,也不要「加」给别人,「施」当加字讲,这就是『恕道』,这两句话从哪里来的啊?《论语》有这一句话,《论语》子贡曾经问孔子,『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贡问孔子,老师啊!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来学习,「行」就是修行,终身来学习,子贡就说:请孔子教给他一个字,这一个字,他一生就在这一个字来学习,『子曰:其恕乎』,孔子说大概一个恕字吧!,忠恕的恕字,孔子提出一个恕字以后,再加以解释,『己所不欲,』这里讲「施诸己而不愿」孔子讲己所不欲,跟那个意思是一样的,自已不欲的意思,不愿的意思,『勿施于人』,不要把自己不欲的事情,不愿意的事情,加给别人。你自己做这件事情很辛苦,你不怕别人辛苦,你交给别人去做,你这就不是『恕道』,没有『忠恕』的心理。所以讲『恕道』,『忠恕』所以「违道不远」,就是「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这个「恕」字就是如心,如心,平常,我们就可以在这上面下功夫。前面讲,「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夫妇」之间你就拿这个恕道来讲,做丈夫的,把自己的心,比做太太的心,太太的呢?就把自己的心比做丈夫的心,彼此把他的心看待自己。互相把对方看待自己,把自己看待对方,你就是如心。夫妇是这样学,父子这样学,兄弟这样学。到外面君也是这样学,朋友也是这样学。学到学到什么呢?你就是仁了。孟子讲:「强恕而行」,你开始学是勉强学,学到自然的时候就是仁了,仁义道德的仁了。所以《说文解字》里讲,『恕』是仁也。换句话说,你学仁就从恕字上面开始学,我们讲五伦,五伦虽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也是拿『恕』字做一个中心,无论是「朋友、君臣、夫妇」,也都是拿「恕」字,做学习的一个重点,「恕」字就是把五伦,都把它结合起来了,「各尽其分」都是在「恕」字上面讲,所以就是「违道不远」。

    原文链接:http://forum.home.news.cn/detail/66107710/2.html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