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醒民老师讲中庸(34)

包晓光 转载自 http://www.yuandao.com | 2010-02-28 09:37 | 收藏 | 投票

 
  第三十四集视讯连结 http://www.lgl123.org/no2/ju34.wmv

  中庸第三十四集 讲解1

  各位同修,我们继续研究《中庸》,下面经文,我们看一看。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我们现在就,开始研究这一段。在这一段之前,讲在下位要合乎,在上位的君主信任。一直讲到,要「顺乎亲」,「顺乎亲」要「诚乎身」,诚身要「明乎善」。这个归结起来,就是从事政治,古时候在朝廷里,做一个臣子,就是做臣子之道,要有诚心。「诚」跟这个「善」,合起来,这个诚就是道。无论古时候,或是现代,现代也不论是哪一个国家,要真正地把政治办好,必须君臣志同道合。这个志同道合,就是讲究这个「诚」字,与「善」合在一起的这个「诚」字。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孔夫子对鲁哀公,讲这个为政之道,那就是说办政治,国君办政治,一方面是把鲁国的政治办好,让鲁国所有的国民都蒙受其利,都得到好处。一方面也叫鲁君,借着办政治也学圣人,有这个意义。因此,<哀公问政>这一章,除了针对鲁哀公讲。凡是过去一直到现在,讲为政之道,都以这里所讲的都以这里所讲的,为一个政治的原理就在这里。我们中国办政治的原理,就是一方面修养圣人,一方面为天下人来谋求福利,这个是与现代各国,所讲的政治大异其趣的。中国政治哲学就是,已经成了圣人,那没有问题,像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孔子后来是没有办政治,他在鲁国,也办一个时候的政治。所以圣人办政治,是纯粹为天下苍生来谋求福利的。没有到圣人这个地位,求学着成为圣人的话,他也要借着办政治来学做圣人。你学做圣人,怎么个学法子呢?你要替人家服务,替人家服务,就是增长自己的道德。所以,虽然没有到圣人这个地位,只要心里想着要学圣人的话,那么你也可以办政治,你这个政治就能办得好,真正才真心为老百姓办事情。

  这是前面讲为臣之道,这个结论在上面就是要,合乎「善」的一个「诚」,现在接着讲,「诚」是什么?为什么诚是那么重要?所以这里说了,「诚者天之道也」,郑康成注解,各位看「诚者天之道也」,他说,「言诚者天性也」。「天之道」,「诚」这个字,怎么解释呢?「天之道」就是『天性』。《中庸》一开头就讲,「天命之谓性」,「天命之谓性」就是『天性』。这个天是本有的意思,本来就有这个性。那就是我们每个人,本来就有这个性,这叫『天性』。现在讲到这个「诚」字,诚就是我们的『天性』。所以前面要讲,你讲诚讲到,纯粹的这个「诚」,它就是善的。就是因为我们普通人,没到圣人地位,甚至于还没到贤人的地位,我们对于这个「诚」字不了解,所以加上要,「不明乎善不诚乎身」,让我们明了,这个「诚」一定是善的。因此在这里讲,诚就是『天性』,『天性』就儒家的学术来讲,就是至善的。这个『天性』怎么是至善的呢?这里讲「天之道也」,「天之道也」,郑康成讲就是『天性』。

  我们再拿天地来做比喻,天就像这个天空,就拿这个做比喻,天空,在天空之中,有很多星球,我们地球呢?是在无数的星球之中的一个。现在就我们地球的本位来讲,这个地区叫做大地,跟天空连起来讲就是天地。天地不算是『天性』,它是自然界的这么一个现象。现在就拿自然界的,天地这个现象,来体验这个『天性』。譬如说这个天空,包括这个大地,天的四时,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春天来了是春天的气候,夏天有夏天的气候,秋冬天的气候各有不同的。我们在台湾,好像这个气候,春夏秋冬这个四时,分得不那么明显。在大陆呢?春夏秋冬很明显,春天是春天的气候,夏天是夏天的气候,我们穿衣服,四季的衣服,都是不同的。

  现在讲春夏秋冬这个四时,四时来对于我们,在大地上面的,人、动物,以及花草树木,一切植物、矿物等等,没有任何偏私。春天来下的春天雨水,春天那个柔和的春风,不只是为着我们人类,那些畜牲、那些植物,也都是受到春风在那里吹过去。春天的雨水,在那里滋润,万物都得到好处。所以春风春雨,不是为哪一类的人,哪一类的动植物,它是普遍的。古人讲这个天地,「日月无私照,四时无私行」,天上的日月,它是普遍地照在大地上,它没有偏私。四时呢?春天来了,也不是为着哪一类的,动植物来的。夏天来了,也不是为着那个,没有私行。它的行是流行、行动,它没有私的。

  中庸 第三十四集 讲解2

  凡是在天地间的,动物、植物、一切,不分是好是坏。它这个天地一律,来培养它,让它生存发展,这就是天地。这是天地的「诚」,平等无私地,照顾万物。这种平等无私的照顾万物,使万物「各遂其生各得其所」,这是「天之道」,这就是「诚」。拿这个天地之道,郑康成讲是『天性』啊,那个性是,《中庸》前面讲的,「天命之谓性」那个性,比这个还要深入,现在就拿天地,公平无私地来,照顾万物,这就不得了了,这就是「诚」了。真正讲到性上面那个「诚」,那个就是我们每个人,本性里面的事情,那是比这个更深入、更广泛。刚才讲的只是这个,地球上的事情,如果本性里面那个「诚」,整个用出来,这个太虚空无止尽的。无尽的虚空,无数的那些,虚空里的星球,都能得到这个「诚」,在那里平等的,照顾它们。那么这一句话,「诚者天之道也」,就是说明诚就是天性,就叫我们认识这个「诚」,就是我们的本性。

  「诚之者人之道也」,郑康成注解说,「诚之者学而诚之者也」。「诚之者」与「诚者」不同。「诚者」就是,直接指的「诚」的本身,「诚之者」是什么呢?「诚之者」就指的,我们普通人,要学习这个「诚」,所以叫「诚之者」,我们普通人,知道这个「诚者」的好处,「诚」是我们的『天性』。我们就要学这个「诚」,怎么学这个「诚」呢?「诚」是我们『天性』,是我们本来就有的。我们怎么学法子呢?「诚之者」,「诚之者」就是顺乎自己『本性』,你学这个『本性』,没有别的办法,就是一切要顺乎,自己的『天性』。这就是「学而诚之」,这就「诚之者」,这是我们「人之道也」,我们做人之道。

  做人之道拿现在一般人讲,问的人生观,你的人生观是什么?现在讲到人生观,各有各的讲法,每个人都不同的。就我们中国,圣人教育来讲,教我们做人之道,我们的人生观应该是怎么呢?就要学这个「诚」,一切都要顺乎,我们『本性』有的这个「诚」。也就是一开始,就讲,「率性之谓道」,顺乎自己『本性』。这是人生观,也是做人之道。做人之道要问,我们顺乎自己『本性』,我们自己对于自己『本性』,都还不知道呢?那怎么顺啊?一般人都是顺乎自己的『情』,『情』与『性』是不相同的。『情』是什么呢?『情』是不平等的,好朋友讲情感,不是好朋友,我不必照顾他,这就是『情』的作用,它不是平等的。因此学「诚」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本性』,不知道自己怎么样顺乎「诚」。

  前面讲天,就拿天地做比喻,「天地四时无私行」,行就是行为,四时来回的行动,它没有偏私。我们就要学着天地,这个春夏秋冬,来回这样循环不断,我们没有存着任何私心,我们自己日常的行为、言语,一切一切,破除自私自利的,这么一个心理。我们起心动念,就是要为他人,而为他人这个心意,还不是为着特定的某一个人,要普遍地为所有的人类,不但普遍为所有的人类,就是无情的植物,都要关心它。这在中国学术的【经书】里面就有啊!《礼记》有一篇<月令>,<月令>里面,在春天讲到,春天那个小动物,从泥土里面,发动了,跑到地面上来了,为什么呢?它在冬天的时候,因为躲藏寒气,跑到土里面避寒,现在春天来了有暖气了,牠从里面跑出地面上来了。

  我们人,这个<月令>里面就讲,我们人看见从泥土里面,刚刚跑到地面外的小虫,小动物,你都不能杀害牠。还有春天那个草木,发出新的枝叶的时候,这个树木的树枝子,还有那个草,冬天枯焦了,就是枯萎了,到春天来长了,长新的枝子出来了。新的树枝,按照<月令>里面讲,它正在长,你都不能随便地把它折断了,这叫「方长不折」。这为什么呢?我们学「诚之者」,学天地,天地到春天来,让那些小动物到地面上,来取暖活动,让草木长出新枝。我们就要学天地之心,看见这个小动物出来活动,我们要发欢喜心,你不能杀害牠。我们看见草本在,发芽生长,长出新的枝条出来,我们也要发出,一种欢喜心,不能把它折断了。这就是学天地那种,『诚心』,这是我们,做人之道。

  中庸 第三十四集 讲解3

  我们一个人,不能够这样学天地,这样平等无私地,来爱护万物,我们就不能成为人了。何况想学圣人,『学道』,那更谈不到,谈不上是学道了,所以说是,「诚之者人之道也」。这是我们中国的学术,我们这种学术,自己这样学,也这样教人家这样学。用在政治上,在古时候说做一个臣子,帮助国君来替国家办事,实行的就是『仁政』。在现在我们做国家的一个公务员,我们现在这么做,出于一片至诚的心,就像天地那么爱护万物。我们这样来办政治,全部的心思,都放在民众身上。这样的话,我们一方面是办政治,一方面就在『修道』。必须要存着学圣人,修道的心,我们才能够这样,拿出『诚心』来办政治。这是孔子对鲁哀公,讲的为政之道,也就是政治哲学。那么这是人之道也。

  下面再解释,「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诚」是?「不勉而中」,这个「中」字,有两种读音,读去声,仲,中就是当「合」字讲,不必勉强,而自然就合乎那个,为政之道,自然就合乎自己『本性』。「勉」是勉强,「诚」是什么呢?诚是,不造作的,自然就是如此,本来就是如此,是「不勉而中」。一个这个中字读平声,就是读中字,中字就是指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也就是这个「诚」字。「不勉而中(仲)」,或者是「不勉而中」,都可以。「不思而得」,前面讲这个「诚」字必须与,「善」字合在一起,这个不必讲,你不必用心思。孔子在,《周易系辞传》里面讲的『太极』,『太极』就是诚,『太极』就是『本性』。孔子讲,「易无思也无为也」,无思无为,「无思也无为也」,指的就是『太极』,「寂然不动」,它是个静态的、不动的。所以这个诚呢?它就「不思而得」,是无思,它是无思的『本体』,一切的善法,不用思惟,它是纯善的,就是「不思而得」。

  「从容中道圣人也」,所谓,「从容中道」,就是非常从容自在,而合乎天道。合乎这个中庸之道,自自然然地合乎中道,这是什么呢?这是圣人。圣人就是把中庸之道,完全开发出来了,所以是「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我们就拿,孔夫子讲,孔夫子,古时候赞叹,孔夫子的道德,就是孔子「德配天地」,他的道德,跟天地是相配的,德配天地,天地比喻这个「诚」,『本性』,他的德就跟『本性』是一致的。还有一句,「道冠古今」,这个冠,不是一贯之道那个贯,是头上戴着帽子那个冠。冠是他的道是涵盖一切,自古到现在,古今,他这个『道』,包含一切,孔子就是这样。

  他所以,「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孔子自己讲他,「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这就是「从容中道」,他心里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结果所做的事情,都是合乎规矩,中规中矩。为什么呢?这个规矩,『本性』起作用的话,一切都是恰到好处,都是规矩,孔夫子就是这样。所以他是,「从容中道」一切自然,一切那么逍遥自在,无一不是道,这是圣人。下面讲,「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之者」怎么「诚之者」呢?「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我们学圣人之道,学诚,必得要择善而固执啊。我们普通人,「不勉而中」做不到,那就必得怎么样呢?「择善固执」,「择善」,「善」怎么讲法?我们怎么样明了什么是「善」?这个不容易的,就要看下面了。现在讲「固执」,择好了这个「善」,纯善的这个选择,然后就要「固执」,坚固的执持,修这个善行。

  那么下面有这个,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就先念到这一段,从博学、审问到笃行之,这五种程序。先讲「博学」,我们不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善」,先要广泛的学。我们就拿现在的事情来讲,我们每天从世界各地所得的信息,我们要多接触、多了解。这还不算,我们对于圣贤的书要读,要多读圣贤书。历史我们要多读,多读多了解,然后比较研究,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不善,「博学」啊。接着要「审问」,自己比较研究自己,不知道要审察,审自己不知道还要多问。问师长,问朋友,问过之后,要「慎思之」,自己都要思考,思考也不能随便,一思就够了。要谨慎地,谨慎地来思考,周密的思考。接着呢?你这是思还不够,「明辨之」,「辨」是辨别,很明白的辨别,哪是对的,哪是不对的,哪是好的,哪是不好的。同样这个善法,这个善是纯善,或是这个善是善得不纯粹,都要「明辨」啊,学问之道,就在那个几微之间,愈微细愈难分辨,这要加个明,辨得非常明确。最后是「笃行之」。

  中庸 第三十四集 讲解4

  经过上面,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这都是属于,学问的,悟的这一方面,悟是,指的我们这个『本性』,前面讲要「诚之者」,诚之者要顺乎自己『本性』,这叫「诚」,你怎么顺呢?怎么悟呢?那就要经过,博学、审问以至于到明辨。经过这个程序,你是真正知道了。『真知』了你是从悟来的,彻底明了,这个悟,这个『本性』是平等的,无私的,平等无私。为什么是平等无私?我们为什么要平等待人?我们从事政治、做个公务员,为什么一定要,平等地替所有的,民众来办事情?它有它的哲学的理论基础。这都要经过,博学、审问,到明辨啊,这样才能够称得上,顺乎『本性』。然后呢?接下来就要「笃行」了,行就是,实实在在在里行,知道『真知』,就要按照所『真知』的去做啊,明了要平等的待人,你实实在在就要平等待人。

  这个五种,五种程序下面就讲,你怎么样博学,怎么样审问,都要落实,「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学」是什么意思呢?「弗」当不字讲,我们在求学的时候,还有别的事情,比如说我们读书,我们不能一天到晚,在那里读书,还有穿衣吃饭的时候。做公务员还有办公的时候,读书进修,这有时候的啊。遇到有别的事情来的时候,我们就是「有弗学」,有不在读书的时候。那怎么样呢?虽然有不学的时候,但是无论如何,我们总得要勉励自己,一有空闲的时候,我们就要学。学必得要学成功,所以「学之弗能弗措也」,「措」当『置』字讲,置是放置在那里,把一个东西放在那里,不管了,这叫置也叫措。意思就是说,我们只要有空闲的时候,能够学的我们就要学,学并不是说,学到差不多就停止了,不是如此,学就要学会了、学能,学到能的时候,未到能,「弗措也」,没有学到能的时候,你就不能放下去,一定要继续再学,这是讲「博学」。

  有弗问,这是讲审问,「有弗问」是什么呢?我们有问题的时候,我们也不能说是随时,师长就在我们面前,我们马上就问,或者朋友随时在身边,我们随时就问。你办不到啊,所以「有弗问」的时候,虽然「有弗问」的时候,只要我们有能问的那个,有师长、有朋友、有同学,能够问的我们就一定要问。问的时候,问之弗知,问到我们还没有,完全知道的时候,佛措也。我们也不要放下去。这次问我们还没有,还不够知道,知道得不够彻底,我们过个时候,我们继续再问。

  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这叫「慎思」,经过博学、审问,慎思是自己,在那里思辨,在那里思考。思考也不是,一天到晚在那里思考,也有别的事情来把它,岔开来了。遇到别的事情,我不能够思了,但是没有别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又再来「思」。学问之道,必得一有空闲的时候,只要时间许可,我们就来「思」,思就是研究,研究,「弗得」,「得」就是得了一个结论了,完全慎思,思好了、思到了。没有得,不要放下,就是「恩之佛得,弗措也」。

  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那个「得」是,你心里有所得,原来这个思,得不到一个要领,你现在得到了。「辨」是辨别,「辨」是再把这个学,辨得非常明,彻底明了。你没有把它,辨别得明了的时候,「有弗辨」的时候,也是意思跟前面,一个讲法,有别的事情,把你这个辨的功夫,让你停止下来了。停止下来没有关系,没有别的事情,你现在又有时间了,你就继续再辨。一直把这个学问,把这个事情,辨别得非常透彻,彻底明了了。这个时候,才是成功了,没有到这个明的时候,「弗措也」你不要放下。

  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最后讲要实行了,实行就要实行得彻底,这叫「笃行」。行到十分,你只行到八、九分,那还不行,必得行到十分。没有到这个程度,「弗措也」。下面就讲,这样学,这样行,人的能力,智慧不相等的,这个不要怕。

  下面这两句,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他人的智慧高,闻一次,就能,我的智慧比不上他,我拿十倍的功夫,我拿一百倍的功夫,我也能够办得到。「人十能之」,人家拿十分的力量,能够,我拿一千倍的功夫,也能办得到啊,只要肯做就行啊。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果然我们肯这么做,我们的这个「愚」,我们的智慧虽然比不上人家。我们用这个,加上百倍的功夫,我们也能啊。虽然「柔」,「柔」是我们的能力不足,比不上人家,人家一做能力强,一下子就做好了。我们加上,多少倍的,千倍的功夫,也强啦,只肯干就行了。这是勉励,下定决心「果」,「果」是下定决心的意思,到这里,<哀公问政>,这一章算是全部讲完。

    原文链接:http://www.yuandao.com/dispbbs.asp?boardid=8&replyid=21750&id=33349&page=1&skin=0&Star=14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