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十五,年就算过完了。就在今天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想说说过年的感受。
在经济繁荣,文化生活丰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似乎普遍感觉到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了,从城市到农村都有这种思想潮流,观念变淡了,年味也就不浓了。回想过去七八十年代人们对过年的美好期盼,是成长在那个年代的人所共有的。以进入腊月就开始望年,闻到了年气,过腊八吃腊八粥,从此大人们开始上街赶集置办年货,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烙烧饼、备干粮祭拜灶神,祈求来年灶君能给全家带来充裕的粮食。然后全家总动员择日大扫除,将家中屋里屋外打扫干干净净,意为将一年来的尘埃和烦恼一扫而光,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学生们这时利用寒假时间玩玻璃球、学自行车、打扑克等,盼望过年,好不热闹。到了腊月二十七、八各家开始蒸馒头,有肉馅、素馅、糖包子等,雪白的馒头,可口的肉馅,让人好馋呀!然后煮肉炖臊子,从各家灶房飘出一股股香喷喷的气味,让人觉得年真的到了。年关除夕,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写对联、贴门神、祭祖拜神等,很是忙活,但人们都觉得很有节日气氛、喜气。尤其到了大年初一,穿新衣、放鞭炮、敲锣打鼓、荡秋千。处处都是一片热闹喜庆的场面。
而如今,人们普遍觉得过年跟平时休黄金周一样,如不出门旅游,呆在家无非就是打牌看电视,上网聊天,睡大觉休息。过后实感无聊。其实过去人们过年时生活才有新花样,吃好的,穿新的,文化生活固然单调,只好在一起群乐,但也觉得十分有味,热闹。如今人们平时吃的,穿的跟过年一样,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比起过去,犹如天天过年但在物质生活富裕的当下,人们应选择节日多看书,少打牌,锻炼身体乐开怀,走亲会友拉家常,情深意切精神爽。更应该清楚的保持好多古老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不要让它们随着岁月的年轮淡出人们的视野而走向没落。因为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里面包含着许多民族历史文化,当然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去传承,去弘扬。我们应该明白,文化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