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文化深藏中国人的内心秘密

曾祥裕 原创 | 2010-02-05 20:06 | 收藏 | 投票

    从洛阳古墓论墓葬文化

     赣州风水养生堂 www.zxyfs.com曾祥裕
  (QQ175613195,电话 13766307454)

 

    在洛阳游览,人们往往忽视北郊的古墓博物馆,我因为研究风水的需要,考察这一受到游客冷落的景点。古墓博物馆,坐落于洛阳市北郊邙山冢头村(北魏世宗宣武帝景陵所在地),是一座新型的专题性博物馆。它修建于1987年,占地3公顷,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博物馆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的前半部是汉白玉石的门阙、馆表,表额上书“洛阳古墓博物馆”。古墓博物院(馆)坐落于洛阳北郊邙山冢头西村,占地近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

   当我下车时,北风呼啸,迎风走在一长道上,古墓博物馆果真门庭冷落,静无一人,走进大门也无人守护,偌大的广场内只有我一个人行走着。

    为何古墓博物馆选在洛阳?这与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关。
    早在四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就诞生在洛阳一带。洛阳素称“九朝古都”,常是指东周、东汉、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但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得知,夏、商、西周也曾建都于此,所以洛阳应当是十二个朝代的都城。作为历代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累计长达一千四百多年之久。她是王都帝乡,故有“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之说。建国以来,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配合基本建设中,调查发掘了一百余处原始社会和五大故城遗址,以及万余座古代墓葬,出土了数十万件文物,洛阳古墓博物馆就是在此基础上应运生的一座新型的专题性博物馆。

   

    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丧葬文化演变过程,古墓博物馆在4个大 厅壁橱中布置了全国20余座各时代典型墓葬的资料。我走近地下展厅,恍惚进入一个历史隧道,每个驿站分别陈列着历代的典型墓葬样式。据馆员介绍,建馆之初搬迁复原了上自西汉 下迄北宋的历代典型墓葬22座,1993年4月又搬迁复原了西汉和曹魏壁画墓 各l座,展示了历代墓葬的演变规律和丧葬习俗。其中有西汉的画像石墓、 画像空心砖墓和多室壁画墓;魏晋的砖室角柱斗拱墓,北宋的圆形、方形 及等边多角形仿木结构砖室墓等。丰富多彩的墓室画是洛阳古墓博物馆最 鲜明的特色。

    洛阳古墓博物馆是了解我国历史上各朝代典型墓葬形制的课堂。 我通过一个上午时间的细心参观,对我国墓葬文化有了一个直观和较为详细的了解。我庆幸自己洛阳之行有此游览内容,并顺便考察了位于古墓博物馆西院之魏宣武帝景陵的风水(子山午向),它与其父孝文帝之长陵遥遥相望。我这次洛阳考察可谓收获良多,对中国墓葬文化发展轨迹有了个梳理。

    可以这样说,中国墓葬,是伴随华夏文明诞生而同步发展的。从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洞的下室葬地,到新石器时代仰韶聚落遗址四周壕沟的南北两处的公共墓地;从氏族公社母系、父系社会葬式的嬗变,到被称之为“东方文明曙光”的红山文化遗存,大规模制度严明的石冢出现,华夏远古的先民们在创造华夏文明的同时,也在谱写着中国墓葬文化史。
 
    墓葬的发展起码有下列九个原因:

   
    一是灵魂不死观念。“灵魂不死”的观念,最初是来源于梦。因为人做梦时,进入了另一个状态,灵魂脱离开肉体,去到了另一个空间,演绎出这整一个梦。西藏选班禅最后是通过“金瓶犁签”这一环节寻找转世的灵童,而相信灵童转世也就是因为相信了“灵魂不死”的观念。就是因为觉得不死,所以认为老班禅的灵魂会寄托在另一个新生儿身上。而所谓“金瓶犁签”,也就是让这些“潜在灵童”在一个金瓶里抽签。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认为:“一个墓穴,或以石冢为标记的坟丘,或是一处集体安葬的古冢,这些东西便成为地面上显而易见的人工目标,活着的人会时常回到这些安葬地点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或是抚慰他们的灵魂。” 灵魂不死导致中国墓葬从单纯的亲情,发展到对神灵的敬仰。

  二是入土为安的观念。土是万物之本,大地是养育我们生命的母亲。 人们把土地视为他们赖以生存的母亲;人们也只有在发现到他们的日常生活特别依赖土地时,才会产生和深信女娲或其他神明持土造人的传说,觉得传说合理。有了“人是由土而生”或“人是土中来”的观念,因此便有了以为人死後的归属应是重新归回土中的观念,“尘归尘土归土”或“入土为安”也就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观念。我们可以说,墓葬文化及支持这一文化出现“入土为安”主张,在潜意识上是一种对土地的母性崇拜。人是从大自然造化的母体中出生,就要回到大自然的母体中去。
   
  三是荫护后人的观念。古人对阴宅的风水重视非常,为死人选一龙真穴的之地,意欲让亲人死有安息之处,也同时希望先人的骸骨能够吸收山川地灵之气荫护后人。
 人死后,神气飞散,血肉溃烂后骨头留存,如果所葬之处符合藏风聚气、龙真穴的的风水要求,重新吸收山川日月之精,骨骼作为导体,在土地内承接生气,通过空气的媒介,感应由这组有生命基因DNA相关联的活遗体,即健在的阳世子孙。而子孙凭着相同DNA之血脉根本,与已故亲人的生物电波吻合,产生感应,作阴阳交流。两者的信息互馈,在生活中屡见不鲜。我的朋友其夫已故葬后一年有一天晚上托梦至其,说在地下很冷,她意识到这是不祥之兆,翌日晨远在北京的儿子打来电话说,昨晚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到父亲说好冷。后请我到墓地一看墓碑底处有青苔,显然里面进水所致。打开墓门一看金井内储满了水,水浸骨灰盒。这说明死者的阴宅如果受到外界风、水、蝼蚁、树根等的侵犯,其生命基因与墓地环境融合的平衡性打破而失衡,其应激反应的信息会通过特殊的管道反馈至与死者亲情或血缘关系最近的人意识中。所以,阴宅风水不可小视。

    由于融入了“葬地兴旺”、“庇护后人”等迎合封建伦理观念的墓葬文化新内容,以致上到帝王将相有殡葬典制、下到庶民百姓有民俗民风,成了全民的自觉行为。所谓“葬于北方北首,三代之达礼也,至幽之故也”,正是当时墓葬文化的思想基础。

    四是视死如视生观念。墓葬之所以涉及宗教说法及注重陪葬品的安排方式,其实正表现了人们对死者是“视死如生”。视死如生的观念的根源源自一种灵魂未灭的说法,以为人的肉体与灵魂是两个部份,肉体死了,灵魂尚存;死者不再在人间生存,但他原有的生命并不曾完全“消失”,而是转化成另一种“生命形式”,在另一不可见也不可知的世界过活。

    随着社会对“事死如事生,礼也”观念的认同,人们也基于视死如生的观念,在棺中为死者衣食住行打点,强调随葬品及明器作为墓葬不可分割的部份∶在随葬品方面,跟着死者埋葬的,往往包括实物的用品及奢侈品,以及一些纸制明器如纸屋、纸币、冥襁以及现代通行的冥钞。 总之人间有什么,阴间也就应该有。随葬品无论数量与质量也急剧增加和提高。中国墓葬在春秋时期尚无庇护后人的“职能”,尽管当时墓葬中出现了“礼崩乐坏”、“僭越无礼”的局面,究其实质,还是没超越墓葬礼制的范围。 如果说人的灵魂不死观念产生的早期,还能反映先民们文化进步的一面;那么,随着私有制的出现,这个观念也就被浸泡在无数生灵的鲜血里了。私有主、奴隶主以及封建统治者,为了死后仍能享受生前的富贵,除了随葬大量的陪葬品以外,还用活人殉葬。这种残忍的殉葬制度,被纳入礼制规范的,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残暴。

    五是亲情使然。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有埋葬死者的习俗。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埋葬死者的习俗,被认为是中国埋葬制度的萌芽。到了新石器时代,埋葬死者在墓地位置、墓穴形式、葬式、墓向、随葬品等方面,渐渐循规有序。祭告亡者于墓,还是为了亲情、合义理。墓葬的源头出于人的亲情,这也是从“猿人”进化到“新人”的必然。正因为亲情是人类墓葬起源的原始动力,人才会将亲人的尸骨葬在居室及附近,以便朝夕相伴。中国墓葬内容复杂,但无论以何种方式以及形式(如墓葬、火葬、土葬、水葬、天葬、洞穴葬以及复合葬等),它的实质不外乎亲情与权力。亲情使得墓葬文化有了丰富的民众土壤,如河东旧时的丧葬礼,从病危到死后百日,包括了停尸、报丧、封棺、守七、择坟地、油棺、打墓、请祖、立神主、吊丧、送葬、守孝、成服等等,还有的地方程序更为复杂,名目可多达五六十种。用其冗繁的丧葬礼的形式,来表达生者的哀思。活着的人必须为死去的人打点,可视为是活着与死者的关系并不因为死者的去世而中断。这是一种双方关系在死者死後的伸延。

     至春秋时代时,孔子大力提倡“孝道”,厚葬之风日盛,历代不衰,并逐渐形成一套隆重复杂的祭祀礼仪制度和墓葬制度,以及种种讲究。于是,坟墓被认为是安葬祖宗及父母之首邱,上可尽送终之孝,下以为启后之谋。所以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对坟墓的安置均格外重视。

     六是礼制的需要。墓葬的礼仪及内容反映了中国人慎终追远的思想。“慎终追远”表现平台就在于要有“祭所”。所谓“光宗耀祖吉谓祖先”经常都是伴以祭墓仪式。而墓葬能寄托、包容生者的亲情。其次,墓葬能反映死者生前权力的大小。前者是人性的必然,后者是社会的必然。进入奴隶社会后,“事死如事生”观念形成,随葬品数量与质量增加,活人殉葬被纳入礼制规范。人可以死去,可是坟墓说明他来过、活过,也让在他死时尚未出生的后人,可以祭拜。这种祭拜,推动了一个观念∶人活着,要对死去的“列祖列宗”负责,不能“辱没祖先”、“对不起祖宗”;人活着也不能不对未来未曾见面的子孙负责,不能“子孙蒙羞”。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种姓的繁殖是长程的,由此信仰即保障了宗族的延续和其制度,也使宗族中的个人可以有基本的生存、生育下一代的保障。

    七是巩固权力的需要。风水理论认为,祖墓的风水,会影响后人的命运;而一国之君陵墓的风水,则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命运。历代的皇家陵寝都十分重视选择陵穴,以图皇权永固。权力又使得墓葬文化变得富丽堂皇。西周出现的“列鼎”墓葬,将奴隶贵族按等级的大小,规定使用列鼎的数目,大体可分为一、三、五、七、九,五个等级,其九鼎墓,为当时墓葬制度中规模最大的墓葬。到了战国初期,“今王公大人之为葬埋……必大棺中棺、革闠三操,璧玉即具,戈剑鼎鼓壶滥文绣素练,大鞅万领,舆马女乐皆具”。就坟头而言,孔子为了不忘亲情,以便识别,不过为其父母坟“崇四尺”高。可是刚过了几百年,秦朝修筑秦始皇陵时,其坟头的封土竟高达115.5米,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亲情与权力在墓葬文化中的作用。在整个封建社会,坟墓等级分明:官爵越高,墓地越大,坟头越高。 唐宋以后,矗立在墓前的石望柱、石华表往往刻有装饰花纹,与石人、石兽等组合在一起,具有表示等级、炫耀身份的意义。

    从历代的皇室陵墓来看,在选址上力求符合风水学说的四神灵的布局,为突出至尊地位,往往将陵墓建成一个规模宏大的地下王国,讲究气势雄伟。
    唐朝帝王陵墓区,分布于关中盆地北部,陕西渭水北岸之乾县、礼泉、泾阳、三原、富平、蒲城一带山地,东西绵延三百余里。唐陵的特点是“依山为陵”,不象秦汉陵墓那样采取人工夯筑的封土高坟,而开“山陵”之先河。十八座唐陵中,仅献陵、庄陵、端陵位于平原,余均利用天然山丘,建筑在山岭顶峰之下,居高临下,形成“南面为立,北面为朝”的形势。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22公里的九峻山主峰,九峻山山势突兀,海拔1888米,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诸峰遥相对峙。东西两侧,层峦起伏,沟壑纵横,愈加衬托出陵山主峰的险峻雄伟。除了四周山峦的护卫之外,更有泾水环绕其后,渭水萦带其前,山水具佳,愈加显得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由昭陵主峰迤逦而南,有167座功臣贵戚陪葬墓,占地约30万亩。李世民的玄宫居高临下,陪葬墓列置两旁,衬托出昭陵至高无上的气概。

   再如东陵的选址,流传着一段顺治帝亲自卜地的故事。自从顺治皇帝进了关,在北京立都坐殿后,他的母亲孝庄皇太后和叔父多尔衮就派人四处选陵地,先后有两批钦天监大臣和风水名师来过京东一带,他们均看中了这块宝地,回京禀报皇帝后,顺治帝非常高兴,表示要亲自前往审视。时隔不久,顺治皇帝由众多侍卫大臣和八旗健儿簇拥着出外狩猎,他们一路纵马扬鞭来到了京东的燕山山脉,跃上了凤台岭之巅。顺治帝登高远眺,向南望,平川似毯,尽收眼底。朝北看,重峦如涌,万绿无际。日照阔野,紫霭飘渺。真是山川壮美,景物天成。顺治帝前瞻后眺,左环右顾,发出由衷的赞叹。他反身下马,在凤台岭上选择了一块向阳之地,十分虔诚地向苍天祈祷,随后相度了一块风水相宜的地势,对左右的侍臣说道:“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说着,将手上佩带的白玉扳指取下,扬下山坡,道:“落地之处定为穴”。于是群臣在扳指停落的地方打桩作记。后来,当真在这里建起了清东陵的第一座陵寝,即顺治皇帝的孝陵。

   上述事例说明了皇帝内心充满着永固江山的期望,当然这只是一厢情愿,历史的发展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没有永远不变的江山,只有顺应历史潮流、顺应民心,与时俱进的发展。

    八是风水观念。风水起源是生存安全,为了死者得以安息,就要择地而葬,最早的墓葬是节俭的。《易·系辞传下》说:“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由此,“不封不树”(即没有封土堆,也不种植树木以为标志)便成为后世人们谈论古代墓葬的基本原则。《吕氏春秋》如此看法,西汉末年的刘向也认为“殷汤无葬处,文武周公葬于毕,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宫祈年馆下,樗里子葬于武库,皆无丘垅之处。”

    至于后来发展的风水观念,源于早期先民住宅选址要藏风聚气,再发展到有形法理论的墓葬风水。可以这样说,没有墓、宅文化做为基础,就不可能派生出风水文化。由墓葬文化派生出的风水文化,又反作用于墓葬。这种反作用,不是制约了墓葬文化,而是逐步使其规范化、制度化、理念化,并溶入了“为了死者后代繁昌”的封建墓葬文化新内容。反过来,墓葬文化又成为风水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推动中国墓葬文化发展。

    据古籍记载和流传下来的墓葬与风水有关的书籍,不下几十种,有数百卷之多。“风水”作为专有名词,始见晋代郭璞所著的《葬书》,其对风水的要义和荫护作了充分的阐述:“葬者,藏也,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纳骨,以荫所生之道也。经云:气盛而应,鬼福及人。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粟芽于室,气行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气 之盛而流行,而其余者犹有止,虽零散而其深者犹有聚。经曰:外气横行,内气止生。盖言此也。经曰:浅深得乘,风水自成。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后来赖文俊的《催官篇》极大地满足了达官贵人追求丁财贵的社会需求,让风水变味,成了助长社会功利化的工具。

     风水后来演变成为皇室服务,成为皇家风水,形成完整的理法体系,风水师的地位日益提高,有的受到皇帝重用。明代以后,风水学特别重视关于山川形胜的形法,因而明清两代的帝陵风水格外讲究,加之建筑的配合,皇陵的选择与规划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据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记载:明永乐五年(1407)七月,“皇后徐氏崩,上命礼部尚书赵羾以明地理者廖均卿等往择地,得吉于昌平县东黄土山。及车驾临视,封其为天寿山,以七年(1409)五月己卯作长陵,……自是列圣因之,皆兆于长陵左右而同为一域焉。” 想当年,我们赣南风水师如明星璀灿,明十三陵的选址就有廖均卿等人的功劳。其处于群山环绕之中,如拱如屏,中部平坦宽阔,水土丰厚,山南开口处两端又有虎山和龙山二座,形势虎踞龙盘,而黄土山又恰似一张大椅子圈。朱棣为自己选定的长陵陵址,落在“椅子”中央。充分反映了中国封建皇帝利用墓葬,大肆渲扬君权神授与风水造化,借以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

   九是教化功能。饮水思源,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人文思想的折射。中国墓葬中的名人墓葬,体现的也是一种有传承意识的文化。其特点并不强调所葬的有否该墓的主人。后人在这些名冢前,思想的风筝飘飞历史的时空上,隔着一杯黄土,聆听着墓主浅吟低唱久远的历史。这种特殊的历史教育功能,古代称之为“见贤思齐”,如今许多名冢已成为宣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基地。中国人素以炎黄子孙自称,每年祭祀黄帝陵成了海内外华人向往的盛事。仅以最著名的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的轩辕黄帝陵为例 ,历代黄帝陵前都有祭祀活动,其中包括少数民族统治的元代和清代。除此,在河北、河南、甘肃都有黄帝陵。从八十年代初开始遍及全球的海外炎黄子孙归国寻根祭祖热潮活动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去墓地祭祀。这也成了凝聚中华人民人心的一个重要活动。每逢清明节和冬至,人们无论身在何处,只要能抽出时间,都要像候鸟一样不顾长途跋涉之辛苦,飞往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站在已故亲人的坟前,鞠躬叩首,点燃心香,寄托哀思,汇报自己及家人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以告慰先人在天之灵。
    
   
      我们该如何保护历史留下来的墓陵?

    近年来我走过南北不少名地,看到了有的古墓惨盗挖,盗墓人的贪婪,让人心寒!有良知的中国人,不要有辱中华文明礼仪的伤天害理之事,在大规模城镇建设时,请高抬贵手,让地下安息的祖先灵魂不再受到侵扰。

    一个民族有其悠久的历史,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中国墓葬文化,就是古老中华文明的载体。古代中国几千年来厚葬之风相沿成习,遂使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用品及奇珍异宝随葬地下,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地下博物馆。墓葬制度渗透了社会习俗、传统礼仪、宗教观念,包含了等级、亲情、民族情感诸种复杂因素,呈现多元特征,反映了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中国墓葬,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行为和现象,几乎是伴随着华夏文明诞生而延续至今的。从墓葬形制的变化可以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信息。 研究墓葬可以了解中国历史,它所反映各个方面的内容有助于后人了解历史的传承。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由于中国墓葬包容了皇权、等级、亲情、为了后代繁昌、凝聚民族情感诸种复杂因素,呈现出它的多元特征,客观的反映了中国社会历史的方方面面。为此,有人称中国古墓葬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及文化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倒影;或称之地下文物仓库、地下博物馆等等,都是毫不夸张的。如今,我们通过对那些不同类型的墓葬、葬具、葬式等等的发掘和考查,不仅可以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氏族部落,各个朝代的埋葬习俗、埋葬制度、社会组织形态、社会结构、墓葬时代和人种学诸方面的问题,还可以对研究民族学、母系社会或父系社会,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建筑、医学、科技、习俗、宗教、对外交流等重大问题,找到极具价值的实物实证”。而这一切,正是中国古墓葬的文化传承及意义之所在。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有责任保护有文物价值的坟墓完好无缺,政府有责任下拨经费维护古墓,加强管理,不要让盗墓分子有可趁之机,也让城镇建设规划远离重要坟墓,莫要粗暴地挖掘,让它继续生存在中国大地上。
  
  
 
  
 
  
  
  

 

  

 
 

个人简介
自小深得祖传风水和中医薰陶,中医养生与杨公风水集于一身,与著名风水学者程建军结为学友,具有丰富的风水布局和中医内科经验,为帮助众人趋吉避凶不辞辛苦,奔波在祖国各地,希望用一技之长为促进人类和谐相处,天人合一而服务!
每日关注 更多
曾祥裕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