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谬:“范迪安剽窃门”官司之外的艺术问题

曹喜斌 转载自 香港文汇网 | 2010-02-07 11:04 | 收藏 | 投票

 

“范迪安剽窃门”官司之外的艺术问题
 
正如基督文明缔造了罗马帝国,人文主义建树了现代美国,在东方,自然精神养育了大唐盛世。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强盛的三个社会形态,强盛的不仅仅是物质的繁荣,更是人的精神屹立在天地之间,迎着历史的长风向宇宙敞开了博大的怀抱。
这是黄以明在韩国“世界生命文化论坛——京畿2006 ”上的演讲开场白。对本国文化如此雄辩的自信,顿时惊刹了严谨傲慢的西方学者:近两百年来,他们已经习惯了全世界学者在他们人文主义的范畴里发表学习心得与感悟。而接下来以《自然精神的现代构成》为题的整个演讲,他们发现这个黑发黄肤学者的思想已经跃出了人文主义的镜框,在用东方的自然精神与西方传统的基督文明对话,大国崛起的自信与气魄迫使他们交出了习惯深藏不露的尊敬与掌声。
俄罗斯科学院当即支付稿酬,要全文转载黄以明的演讲稿。就连狂傲的韩国人也服了气,因为他们明白正是在中国发祥的自然精神也养育了他们的民族。本届论坛主席、在韩国被尊为精神领袖的金芝河长老,完全赞同黄以明的思想,当即为黄以明的演讲题辞“灯明水上无嫌隙,柱似枯形力有余”。“柱似枯形”这大概是200年来国际学界对中国文化的印象吧,而黄以明的出现终于让他们认识到了中华精神之柱的“力有余”,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焕发了现代的生机。应该说,这是在当前国际范围内对当代中国文化歧视下,这位体制外衣食无着的学人却挺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而那些跟着领导出访的文化官僚要不就是满嘴“希腊英美”要不就是“之乎者也”,何曾谈出一点自己有精神价值的原创?何曾在国际学界得到过一致的认可与尊重?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2006年3月15日至25日,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空间想象——萧长正的穿透雕塑展》,馆长范迪安是策展人。在整个宣传炒作中,《北京晚报》、《中国艺术报》、中央电视台官方网站、中国美术馆官方网站、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官方网站、中国收藏交易网、中国雕塑网、艺术中国网等40几家媒体,甚至《中国美术馆》馆刊对黄以明演讲稿的蓝本《自然精神的现代构成》进行了全部使用、部分使用、观点使用或原句抄用,以各种形式大量大规模传播,却没有一家媒体署过原作者的名字,甚至署名为“文章作者:范迪安”。而这些,只是四年之后剩下的蛛丝马迹。­
黄以明评论萧长正的雕塑,没有要求一分钱报酬,仅仅因为萧长正的雕塑为中国的自然精神找到了现代的艺术表现方式,完全出自对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渴求和对艺术的热爱。这种情怀在中国美术馆的炒作中遭到如此肆无忌惮的践踏,是可忍孰不可忍?
每一个渴求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人,谁能不为此悲愤!
而可笑的是,范迪安剽窃门曝光后,一批临时注册为剽窃者代言的马甲在网上大肆围攻谩骂,扛出范迪安的一捆官衔名号来吓唬网友,压制黄以明的维权,甚至攻击自然精神难与范迪安“媲美”。
真是可笑啊,与你“媲美”?还真怕范迪安三个字污染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血统!那些吃洋奶、拉洋屎,在洋人屁股后面人云亦云的学奴们,数洋人的典忘自己的祖宗,说是文化汉奸也不过份吧。与国际接轨,是支持西方的文化侵略、价值洗脑,还是接通本民族精神的根脉,在现代焕发生机,为人类现代社会贡献自己的精神财富?哪个才是大国崛起的样子?恐怕小学生也明白吧。
范迪安声称给萧长正个展写过前言,试问,你主持下的中国美术馆为什么在炒作萧长正时40几家媒体全部使用黄以明《自然精神的现代构成》的艺术观点甚至原文?不署原作者名或署你范迪安的名,侵权尚且不说,为什么不光明正大地用自己写的文字,而偷偷摸摸用别人写的文字,是自己心虚,还是艺术家不买账?水平之高下,昭然若揭吧。
黄以明的文字被别人署名,这也不是头一遭,国画大师石齐的精品画集就使用了黄以明的艺术文论,署的也是别人的名字。在宣传上,作者的名位受重视,这是国人都知道的事情。黄以明从不汲汲于名位,也理解艺术界为什么这样做。石齐是哥们,打过招呼,石齐知道怎样搞中国真正的艺术,这就可以了。
为什么黄以明单单告你范迪安,因为瞧不起你在艺术界的那点儿作为。那些逐名夺利之徒,恐怕理解不了吧。
每一棵树、每一株花草都有自己的名字,但绿色从来不为留名,他所追求的是,赋予每一棵树、每一株花草以生机,赋予整个世界郁葱与清凉。正是这样不汲汲于名位,而每一个尚有自然感受力的人,都从绿色中领悟到对生命的热爱,都从绿色中聆听到对美与博大的赞歌。黄以明主持的《青年文学》“现代汉诗空间”,成为一大批优秀诗人的摇篮,北京的诗人侯马、树才、莫非,广州的诗人浪淘沙、黄礼孩、林世宾等等从这里盛开诗情,广为人知。早在1998年,黄以明在清华大学发起、组办“七十年代出生诗人朗诵会”,后经黄礼孩等人的推广,“70后”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从此才有了80后、90后的说法。被魏巍誉为“当代秋瑾”的诗人浪淘沙,读过黄以明的诗集《空间》,赞叹为现代的六祖坛经。黄以明的《远方》一诗,更是启迪了无数青年。包括笔者在内,一个没有上过你们的大学的农村青年,一个自学了很多书很不理解知识分子所作为的困惑者,在黄以明那里被思想的光芒照亮,终于拔开了文化精英们施放的观念迷雾,从自然精神中找回了天性的真与回家的路。出生于80年代末的青年郭伟,读到黄以明的文章后,在没有工作生存艰难的境况下,怀着激动与热情在地下室写下《“窥”与“拆迁”》。这样广泛到一个时代、深刻到灵魂深处的影响,那些以发表权、论文通过权、活动主办权来权色交易、权钱交易的专家教授们,你们有过吗?这种树叶对绿色的诉说,这样的爱戴与追随,那些迫于学位、展位者,给过你们吗?
黄以明的成果,不是他一个人的收获,而是帮别人实现自己。正如绿色的胜利,是千万棵树、千万株花草的胜利。全盘西化与伪传统,这两大阴谋致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在现代失语。而黄以明的发现与重构,使中国古老的自然精神在现代焕发了生机,并与西方哲学的理性认知接轨,成为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的贡献。范迪安及其马甲对自然精神的攻击,不只是对黄以明个人的人身攻击,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血统的污蔑,对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怯懦,对一代青年精神信仰的侵犯。
面对侵犯,笔者没有你们的霸道,要“坚决打击”“拿起工具清扫”,笔者只希望范迪安有胆量站出来与黄以明公开谈一谈艺术,向全国网友直播,是非高下自有公论。笔者还可以透露黄以明的一大弱点,这个普通话音系外的客家人,说话时常常结巴。不过,要小心结巴之后的语言,你若哑口无对那就囧大了。
中国的经济已经崛起,文化的复兴是历史的必然,“自然精神将重构人类”这才是中国人应有的气魄与贡献。那些污蔑本民族精神血统,儿嫌母丑之辈,涂上再多的洋脂粉,也必将成为历史车轮下的螳臂。(作者:贾谬)
个人简介
曹喜蛙,艺术评论家,策展人,诗人,互联网哲学家,2007中国旅游新锐传播奖获得者,2013雅昌艺术网年度最佳艺评人,日本东亚艺术研究会秘书长,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特邀嘉宾,互联网起哄理…
每日关注 更多
曹喜斌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