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芳:网络对中国民主的影响大吗?

胡泳 原创自 搜狐博客 | 2010-02-07 14:55 | 收藏 | 投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a39b6a0100gj6i.html

网络对中国民主的影响大吗?

李华芳

(胡泳,2008,《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翻译:小碗的BLOG

 

《互联网与中国公民社会简析》是杨国斌关于互联网与政治关系的先期研究成果。这项研究是由一个问题引起的:互联网是否推动了公民社会的发展?[1]换句话说,互联网和公民社会到底有什么关系?

   

关于这个问题有两个观点。杨国斌采用了一个抗议政治理论框架,而这恰恰是关于中国互联网政治的主流理论。按照这个理论,互联网已经被当做一个和政治权威抗衡的“工具”。杨国斌声称,互联网提供了一个表达异议的全新途径。它让人们有机会团结起来。因为互联网让人们获得了从未有过的信息共享的便利,所以这些小团体被认为是可能把民主带给公共领域的微型政治力量。除此之外,互联网也让公众获得信息更为容易,由此可能也提高公众对于政治的兴趣和参与政治活动的能力。

 

詹姆斯·穆文龙支持杨国斌的观点。在他2005年的国会证词《突破“长城”》里“中国国家管理机制和方法”的段落中[2],詹姆斯认为在中国,互联网将降低共产党的控制力,从而把中国领向通往民主之路。尽管前途光明,但是道路坎坷。对于那些希望通过互联网促进中国民主的人而言,他们不仅要突破信息监察,更要突破中国国家防火墙设置的技术壁垒。

 

然而第二种看法却并不同意杨国斌的观点,认为互联网更像是一个宣传而非宣泄的工具。尽管共产党常常扮演一个监管传统媒体的“老大哥”,但这样的观点却也有些夸大前者控制力之嫌。

 

事实上,那些能突破封锁和懂外语的网民谈论的主要话题就是信息监察和国家防火墙,这挑战了第二种观点。所以,在汲取了两家的长处后,杨国斌改进了他关于异议者和当权者关系的理论。

 

其实这两种理论有一个共同的根基,都认为互联网仅仅是一个工具。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谁控制着这个工具:是异议者还是当权者。胡泳并不满足于这些极端的观点。由于胡泳的研究主要是关于传播理论,所以他更多的把精力放在网络时代的个体表述和公众讨论上。但尽管如此,他还是从网络政治的角度分析了互联网在中国所扮演的角色。

 

对于这两种理论,胡先生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首先,他的书就是对持有政治理论二分论者的挑战。网络上的群组、论坛和类似于QQMSN这样的即时通讯工具已经激发了公众的活力。然而,推出于1991年的电子政务计划同样取得了进展,并且加大了宣传力度。“这真的是观察分析现实最好的框架吗?”胡泳质问。他强调公共讨论和公共领域这些字眼,并且想找出个体、公共领域(指公民社会)和政府权威间的关系。这就否定了关于政治研究的两种流行理论:“个人VS国家”和“公民社会VS国家”这样的二分理论。胡泳强调,真实的网络世界是极其复杂的,这种简单的非此即彼的理论根本解释不了。

 

其次,胡泳引入了一种“个人—公民社会”的体系去检验互联网的发展。由于超文本、多媒体和互动技术的应用,网络已经成了一个“共有媒体”(胡泳理论中的核心词汇),并且让个体的声音组成公共领域这样的事成为了可能。互联网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催生出了这种公共领域。而这个公共领域也不能简单的看做是异议者或当权者的工具。胡泳用“共有媒体”这个概念证明在公共领域中,既有当权者,也有异议者。无论是政府权威还是网民个体,都通过“共有媒体”对公共领域的形成做出了贡献。因此胡泳指出,坚持前文提到的那种抗议政治的理论并不恰当。

 

但是,或许由于胡泳最关心的是传播而非政治,他并没有特别关注网络政治。关于“共有媒体”是怎么分享公共领域的问题有很多讨论,这些在此书第345章中有所涉及。胡先生也许没有意识到,这三章关于个体、公共领域和政府权威间复杂关系的分析已经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网络政治多元化的画面。从这个角度来说,互联网在中国的确起了很大作用。

 

[1]杨国斌,2003,互联网和中国公民社会简析,当代中国(英文版),12卷,36期,453-475

[2]http://www.uscc.gov/hearings/2005hearings/written_testimonies/05_04_14wrts/mulvenon_james_wrts.pdf

个人简介
价值中国网荣誉总编辑。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政治学博士。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信息社会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世界经济论坛社交媒体全球议程…
每日关注 更多
胡泳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