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中国借鉴的日本汽车海外战略

蒋丰 原创自 新浪博客 | 2010-04-27 19:56 | 收藏 | 投票

在许多人看来,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今天能够雄踞世界汽车制造商的宝座,完全是他们自身努力的结果。其实,这话应该讲只对了一半。这里,我们不妨讲一点丰田当年“走麦城”的事情。1955年,丰田第一批外销到美国的试销汽车可谓出师不利,遭到一场惨败。那批汽车是黑色的造型,挂着“丰田培特”的倒霉商标,本身有着极为明显的缺点:它的引擎声音大如卡车;汽车内部相当粗燥而令人倍感不适;太暗的车灯根本就达不到加利福尼亚的标准。到了1957年丰田开始在美国正式外销时,虽然他大部分的缺点都已经得到了改正,但2300美元的售价与西德大众公司1600美元售价的甲壳虫还是无法相比的。第一个营业年度,丰田只在美国卖出去了228辆汽车。

那么,丰田是怎样发展成为今天的呢?首先,应该看到日本的国家扶持政策所起的作用。1949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发展汽车工业的新政策,选择汽车业作为突破口,以扩大前日本的外贸能力。为此,日本政府首先采取4项保护国内汽车业的措施:对进口轿车征收40%以上的进口关税;制定严格的外汇管制措施,让人难以买进口车;征收货物税,使日本汽车业更加专注节油的小型汽车;实行外资管制,外资加入日本汽车企业比例不得超过7%。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还采取了鼓励汽车出口的政策,比如,金融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公司可以在账面上冲销1.5倍的外销推广投资;政府提供保险,使从事外销的企业在前三、四年内免遭损失;日本银行提供3%的贷款保证;通产省帮助日本汽车业获得像福特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这样的外国企业零件特许权,从而提高了日本汽车界的技术水平。所有这些举措,都可以说为日本汽车走向海外起到了一个铺路的作用。

当然,日本汽车业并没有完全凭借着“等、靠、要”国家的政策来实现走向海外的目标。还是以丰田为例。他首先在搜寻美国市场机会方面花功夫。委托一家美国研究公司对西德大众公司的车主进行调查,以了解消费者对大众车不满意的地方,然后精确地描绘出美国人口统计与心理特性一致的目标市场。在进入市场以后,日本把讯息搜集、发现机会、拟定策略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的程序并乐此不疲,推出了具有日本特色的“行销4P”——产品、价格、场所、促销。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值得中国汽车业走向海外时政府和企业一起借鉴的。(写于2010年4月28日)■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

个人简介
《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