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者,天下之正道

包晓光 转载自 http://blog.tianya.cn | 2010-04-03 14:50 | 收藏 | 投票

    作者:利奈尔

    但是,我们的心是什么?它肯定不是我们胸膛里面这拳头大的肉团儿。有些人得了心脏病,去换一个人造心脏或别人的心脏,他同样能够活着,他的这个能思能想的“心”,并没有因为换了心脏而成为别人的“心”。
  
  那么,这个心到底是什么?到底在哪里呢?如果你对一位古代禅师提这个问题,对不起,碰到厉害的就会打你一棒、给你一巴掌;温柔一点的,也只给你一个字:参!他不是不想告诉你答案,答案就在他给你的棒喝当中,只是他没有办法正面回答你。如果勉强回答,只能说这个心啊,它什么都不是,哪里也不在;换一个说法,它什么都是,无处不在。但是,这个回答对你有用吗?
  
  我们想一想,我们的一切生活、一切经历、一切创造的源头,都是从哪里来的?从心上来的嘛。怎么去体会这个心呢?只能从当下这一瞬间去体会。因为过去的一切,都是从当下这一瞬间过去的;而未来的一切,也都是在当下这一瞬间变为现实的。说白了,过去是不存在的,因为已经过去了,没有了嘛;未来也不存在,因为还没有来,还是没有嘛。那么,唯一可以体验到的,只能是当下一瞬。但是,这当下一瞬是不会听从任何人摆布的,它马不停蹄地变成过去,又马不蹄地吸纳未来。所以,《金刚经》里面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未来都不可得,那么当下一瞬你抓得住吗?抓不住!当你伸手一抓的时候,它已经成为过去了;而未来呢?还没等你伸手去抓,它又已经变成了现在,同时又隐入过去。
  
  所以,我们要确立这样的信念,永远的、永恒的、不可得的、无处不在的当下一瞬,就是我们的心之所在。它就是现在,就在我们讲堂的这一瞬间,就在这个空间的、时间的交叉点上,这就是心。注意!就在此刻、当下,就在你的脑门上!不要动念……大家有体会吗?佛教所谓的“心法”,离不开这当下一瞬,千经万论说白了,都是围绕着时间、空间交叉的这当下一瞬在谈。儒家的心法、孔门心法,同样是离不开这当下一瞬。大家好好体会它,好好认识你心中一念未生的刹那,它就是你的心源,就是你的根本所在。
  
  过去庙子里经常挂这样一副对联:“十世古今,始终不离当念;无边刹土,自他不隔毫端”,它说的什么东西?说的就是“中庸”这两个字嘛!“十世古今”,它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古往今来的所有时间,都始终不离当念,不离我们当下一瞬、当下一念。一切时间都是在当下这一瞬中过去的,我们从小到大怎么成长的?都是一瞬、一瞬、又一瞬,就这么过来的。除了这当下一念、当下一瞬,什么都没有,这就是“庸”。“无边刹土”,空间概念嘛。为什么自己和外部世界没有一毫一粒的间隔?因为这当下一念,可以抵达无边刹土的任何一点,可以在大千世界中来去自由。这就是“中”。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个时空中的交叉点,就是我们当下一瞬、当下一念,然后确定它、牢牢抓住它,就可以说你对 “孔门心法”有点感觉了。但是,怎样把这种感觉固定下来、扩大开来,让它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让它成为我们在人世间“修齐治平”的最佳工具,这还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学习、一步一步地践行。
  
  上面是我们从“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入手,进行的一个引申和发挥。最重要的,是要体会这当下一念。我们当下在做什么?我们生命中展开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当下一念中起作用,都是以当下一念作为表演的平台。所以,认识当下这一念,把握当下这一念,你就能把握你的整个人生、把握你的整个世界。
  
  有了这个体会以后,我们再看下面的文字,乃至学习整篇《中庸》,相应就比较容易了。
  
  这里,程子又说:“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力求中道而行,因为这是“天下之正道”。就像我们在马路上开车,不要往两边开,要往中道上开,这样才保险,不然把车开上人行道了,就会给自己和行人造成危险。同时,你能够把不变、不易、具有稳定性的这个“常识”牢牢地守住,这个就是定理。我们能够按照常识、常理去做事情,肯定就不会出问题。
  
  当然,如果是处在非常时期,也不得不用一点非常手段。但是,非常时期相对于正常而言,毕竟只是短暂的过度时期,一旦过了非常时期,一切正常了,我们做事就必须回到常道、常识上来。就像社会的变动一样,两个朝代更迭之时,就是非常时期,就可以用非常之法,但是一旦更迭完成了以后,就要回到常道中来。比如我们中国,从清末到1949年,整个社会如此混乱,经济崩溃,军阀割据,你打过来我打过去,要想让社会回到正轨上来,没有办法,只有用非常道。毛大爷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没办法,那个时代只有打,只有靠实力。但是,当1949年以后,国家重新确立起来了,社会走向安定,那就必须按照常识办事,要回到常道上来。儒家历来最重视常道,什么是常道?那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五常就是做人的常道,也是一个社会稳定和谐的必由之道。如果在常态的社会中行非常道,就会很危险,这个常态社会就会重新沦落到非常时代,那是谁也不愿意经历的。
  
  中国古人讲“宁为太平犬,不做离乱人”,宁愿做太平时代的狗,也不愿意做非常时代、战争年代流离失所的人!我们看现在城市人养的宠物狗,日子过得多好啊!有专门的狗粮店、狗医院,每条小狗都穿着花花绿绿的狗衣裳。而在战争年代,人的生命被无休止地贱踏,老百姓遭的那个罪,真的是猪狗不如。所以,这个社会的常态是来之不易的,生活在这个时代很有福气,要好好珍惜!
  
  “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中庸》这部经典、这个心法的传承过程,我们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就不再重复。
  
    【天涯博客】本文地址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ogID=106919&PostID=22843105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