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老还童

刘青涛 原创 | 2010-05-15 23:36 | 收藏 | 投票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父亲指着阳台上的鸟,问儿子这只是什么鸟,儿子告诉他叫红耳鹎。可是父亲记性不好,没过几天就忘记了,就又问儿子,儿子再次告诉他。可是父亲一直重复着问儿子同样的问题,儿子开始不耐烦,甚至不理会父亲了。一天父亲再次问儿子同样问题而遭到冷落后,拿出了儿子小时候的一本日记,读着其中一篇:

“爸爸,爸爸,那是什么鸟?”

“哦,这只叫红耳鹎。”

“爸爸,爸爸,这只叫什么鸟?”

“这只叫麻雀”

“爸爸,刚才那个叫什么鸟?”

“红耳鹎,叫红耳鹎。”

“那这只呢?”

“叫麻雀。”

“……”

日记里写的是儿子不断重复着问父亲那些鸟的名字,而父亲则耐心地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告诉儿子……

 

小时候,觉得爸爸很厉害,能做所有的事。会开各种各样的车,从拖拉机到奔驰;会修各种家器,从手表到冰箱;送我去上学,帮我买各种文具;带我去看医生,帮我填好各种表格,还会……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直是我的依靠的爸爸,好像不再那么可靠。他开始变得善忘,每天要用不少于10几分钟的时间去找他的眼镜和钥匙;他开始变得迟钝,常常写错字,记错电话号码;他开始变得啰唆,常常对我重复一样的话。他甚至……他变了,他开始让我觉得厌烦,他成了家里的一个麻烦制造者。

我开始不喜欢呆在家,开始不喜欢听爸爸的话,开始顶撞爸爸,开始反对他做事的方式。我常常向朋友埋怨爸爸,说他个人主义,喜欢唆使别人为他做事,又扼杀我的自由……

直到那么一天,从学校回来,看爸爸,两鬓有点白,额头有点皱,我才明白,原来爸爸是变了,变老了。

 

记得有一年夏天,在外婆家,当时外婆已经很老了,口齿不清,走路缓慢。在帮外婆开煤气炉煮汤时,煤气炉有点坏,打不着。想起舅舅交代过要先放炉子的煤气,再用打火机点着。可能是煤气放得太多了,在我用打火机点着的时候,火突然吼一声,很大,灼了一下我的手,把手毛都烧掉了,幸好没什么大碍。外婆见了,却拉着我的手,蹒跚地走到阳台,我很不解。只见外婆从那盘芦荟中折下一小片,轻轻地涂在我手灼伤的部分,没有说话。我呆呆地望着外婆,顿时觉得外婆是如此的纯朴可爱,可爱得像个小孩,手脚不灵活,还这样的体贴,还知道芦荟可以护肤。外婆是“返老还童”了吗?

其实爸爸也是“返老还童”了。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从年少无知,到风华正茂,再到年老色衰的一个轮回。儿女从从年少无知,到风华正茂,从孩童长成大人;而父母则从风华正茂,再到年老色衰,又从大人长成“孩童”。两代人之间的相反变化,便形成了针锋相对、互相矛盾的两方。当差别日益扩大,矛盾日渐明显的时候,代沟就出现了,我们就会开始有了嫌弃父母的态度。

小时候,我们什么都不会,父母一手一脚照顾我们,把屎把尿,什么脏活累活都做,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当我们长大,开始变得聪明,能做很多事情的时候,父母也随之老了,犹如一种功成身退之势。父母老了,身体差了,手脚开始不灵活了,头脑反应慢了,不也跟我们小时候一样吗?小时候我们也是体弱多病,很多事都不懂,父母却费尽心血地教养我们,一口一口喂我们吃饭,一步一步教我们走路,还能准确地知道我们的第一需要。现在他们“返老还童”了,为什么我们不能像父母当年照顾我们那样照顾他们,而是用厌烦、埋怨和嫌弃相对?

我们不需要为他们把屎把尿,不需要一口一口喂他们吃饭。我们只须给予一些耐心,听他们说话;给予一些关怀,了解他们的需要;给予一些帮助,在他们已经力不能及的地方。小时候,父母养几个孩子都没有嫌弃过;长大了,几个孩子照顾父母难道都觉得吃力吗?

 

“返老还童”后的父母跟我们小时候一样,一样的脆弱。唯一不同的是,现在的他们比小时候的我们了解自己。其实他们都知道,知道自己老了,知道自己很多事都做不好了,成了儿女们的累赘。小时候我们遇到什么麻烦都有父母迎刃而解,等他们老了,遇到什么困难都自己憋着,怕说出来又给子女添麻烦了。

 

我们无法了解父母照顾我们时的那种耐性,那种细心,那种体贴,那种无畏,也许只有爱可以解释。因此,我们也找不到任何理由在他们老了的时候去对他们报以厌烦、嫌弃和埋怨。我们没有资格。

 

 

 

 

刘青涛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擅长创意产业部分,杂志,策划。
每日关注 更多
刘青涛 的日志归档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