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水天涯路(之一)——从狮泉河发出的邮件

陈功 原创自 新浪博客 | 2010-05-17 02:10 | 收藏 | 投票


 

发件人: 陈功
发送时间: 2010年5月16日 18:31
收件人: 王婷婷;

主题: 来自雪域高原很久才发出的邮件

    穿越新藏线是我很久以来的愿望,记得还是青年之时,就已经从电视中看到了神秘的古格王朝,后来又慢慢了解到这是一个距离我们多么遥远并且存在于世界屋脊之上的王朝。当然,时间过得很快,随着50周岁的来临,一种恐惧感慢慢侵袭而来,真的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做自己梦想中的事情。于是决定,还是拔腿就走的好,越想可能距离自己的梦想会越遥远。

    一场匆匆而定的自驾车穿越就这样开始了。

    现在,我已经走到了狮泉河镇,这是西部边境沿线上的中心城市,但如果大家仔细看,它就是中国地图在西部边境上的一个小黑点。我将在这里歇息、停留两日,因此也有机会整理一下思路,与大家分享此行中的几点体会。

    首先是高原反应。

    我在高原反应方面是吃足了苦头,希望大家今后在这上面要有充分的苦头。事实上,所有人都会有高原反应的,无一例外,除非你是从小在西藏长大的。所以所有人都会有高反,只是时间、地点不同而已,过去没有高反的人,未必将来没有高反,而一旦高反出现则非常痛苦。我这么说吧,高反的时候,即使是睡觉,那都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我最严重的高反发生在仲巴县城,那里是宝钢援建的一个县城,但这个地方没有电,没有水,公共厕所肮脏不堪,甚至没有地方下脚。而所有的厕所都是蹲坑,我就是在蹲坑之后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头痛欲裂,感觉像有一把巨锤在敲击大脑,只能勉强在室外寒冷中慢慢地挪回驻地并立即躺下吸氧,吃去痛片。

    虽然在高反方面严重准备不足,但基本上我还是可以适应4200米海拔以下的地方,而所谓“适应”,是指的可以在这样的地方睡觉和走动,如果是有剧烈的运动,则会剧烈的喘息,但还是可以通过深呼吸来调整。我所到达的最高高度是海拔5300米或更高的地方。在这些地方,我只能做短暂停留和穿越,否则就会有晕眩的状况出现。在自驾过程中,我们两个人互相的称谓是,“高海拔首席试飞员”和“超低空首席试飞员”,原因是我只能在相对的低海拔地区驾驶和穿越,比如在3000多米海拔的时候。

    至于,为什么称之为“试飞员”,那与我下面要谈到的新藏线的严酷路况有关。

    新藏线是中国最令人恐怖的穿越路线,它是指从西藏拉萨开始到新疆喀什结束的中国西部边境线的一段3000多公里的路程。由于这段路程中的大部分是在G219线上,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也会用G219线来代替新藏线。

    在北京你会看到很多的年轻人喜欢自驾车,他们炫耀自己的驾驶技术,他们改装汽车,利用各种机会在很多不恰当地点横冲直撞,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最后成为城市的暴走族。即便是这样的人,他们对有过穿越新藏线经历的人也会立即立正,抱持尊敬的态度,因为根据实际的调查,每一百个自驾前往西藏的人,只有二到三个人到过阿里地区,至于沿着G219线,从拉萨到过喀什的人,每一百人差不多只剩下有一个人,原因是新藏线的穿越实在太艰苦了。

    对于新藏线,实际存在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过去的新藏线,基本就是一段被经过的人压出来的路段,路段全部抱持原始状态,湖底、滩涂、河沟、沙漠、雪线以上的高海拔路,以及弹坑路、搓板路、面缸路,……,这个阶段的新藏线是传说中的路段,因为绝大多数人不可能实现穿越。有个别人实现穿越的,都被越野界奉为是英雄。第二个阶段是整修后的新藏线,这个阶段的新藏线正在经过整修,大量的武警修建队伍已经进驻,工程进展很快,但由于没有铺油,而且路基涵洞的施工,每隔大约一公里就会下道、上坡,至于弹坑路、搓板路、面缸路,……,这些基本依旧,所以基本路面依然非常艰苦。第三阶段是黑色路面的新藏线,这个阶段的新藏线最早将在今年底就会出现。这时期的新藏线将与国内的其他地方的路面没有大的区别,只要你能够承受高海拔的挑战。

    由于新藏线的特殊性,新藏线也被我称为是“陆巡专用线”。其他的车辆不是没有可能跑新藏线,只要肯下功夫,小QQ也可能实现跑新藏线的梦想,但如果你要在比较正常的情况下,经常的跑新藏线,那就只有陆巡才能胜任。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你在拉萨可以看到往返于阿里的班车,清一色都是陆地巡洋舰。其他车子是无法胜任这种大密度工作的。想想很可笑,什么陆虎、宝马,他们其实只是城市中穿着太空服的普通人,实际永远上不了太空的。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我们才将新藏线上的车辆驾驶称为是“飞行”,因为的确有的时候,陆巡由于路面上的颠簸,在空中的时间要超过在地面的时间。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适应了路面的状况,而搓板土路也被我们称为是最佳路况。更幸运的是,车辆状况完好,只是爆了两个胎,这在新藏线已经算是非常幸运的事情。至于“超低空飞行”,那是指你的车辆是在地面以下行驶,别以为那绝不可能,在西藏有的路段就有长达十数公里完全隐没在沟壑里面,在地面上你看不到车辆在里面行驶。

    在谈了高原反应和新藏线之后,我该谈谈西藏经济了。

    现在的西藏是速生的“人造西藏”,大量的援助来自行政力量和外部力量,事情都是别人做的,你在西藏随处可以看见,陕西援助、河北援建、宝钢援建、上海援建的地方,这种情况下,西藏的外在变化很快,但西藏自己实际没有发展后劲可言。举一个例子,你看到一个相对还算漂亮的酒店,这是上海援建的,但除了第一年之外,现在的管理已经移交给了当地人,这个时候你已经看不到酒店的餐厅了,因为不赚钱,开餐厅的上海人离开了。走廊肮脏没有清洗,室内设备已经损坏,而且无人知道如何维修。酒店广场上,地砖都已经翻起,无人整理。几个藏族孩子担任着酒店的管理工作,睡觉就睡在酒店的大堂沙发上。寒风通过走廊不断灌进酒店,因为残破的酒店后门始终半开半掩,服务员考虑这样自己进出方便。

    在西藏,像这样表面辉煌但内在问题丛生的事情有很多,我们早晚会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必须寻找更现实的办法来解决西藏经济的问题。我们必须知道,就在我们东西部讨论房地产热的时候,西部这个地区的人们实际刚刚从洞穴文明中走出。在口岸城市普兰,虽然已经开始了大拆大建,但你还可以当地砂岩上看到大量的洞穴住宅,还可以从当地的老人那里听到,这里的人们仅仅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才从砂岩中的洞穴走进现代社会。所以,问题是有很多的,而且绝对不是仅仅有了钱就可以解决一切。

    古格及其旅游经。

    这次的收获之一就是看到了向往已久的神秘的古格王朝。到了现场才知道,原来古格王朝与扎达土林是紧密相关的。所谓扎达土林是一大片土林,这是由胶质土壤被风沙雕刻而形成的景象,风沙吹掉了表层的沙土,留下了里面的千奇百怪的胶质土壤和砂岩,这就是魔鬼城的来历,也是扎达土林的由来。而令人震惊的是,整个古格王朝以及扎达县城根本就是藏身于扎达土林之中,要到古格王朝,就要通过艰难跋涉穿越扎达沟和巴尔沟才能到达。而在这其中,还要翻越几座海拔高度达到5000米以上的大板。

    我估计西藏人以及规划、设计扎达土林开发的人,未必知道约旦的世界文化遗产佩特拉。依我的观点,古格就是中国的佩特拉,应该具有那样的地位和影响力。只是因为西藏人不知道,古格正在遭受开发性破坏。道路建设占用了景区大量的古格历史资源,建筑设备毁坏了古格的洞穴。我亲眼看见工人们将古人道德高僧居住的洞穴拔掉一半,改成了施工用的工具间。不过,这一切问题现在改正还不晚,古格拥有灿烂的文明,这里与印度文化有很大的关联度,鲜艳浓郁的壁画风格令人印象深刻,大片的泥土建筑和密布范围极广的洞穴文明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这一切都是宝贵的资源,有待妥善而理性的开发和利用。

    最后我想谈谈西藏的人情冷暖。

    我与很多人不同,我是最早主张大力善待藏族的汉族人之一。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但起码是在九十年代,我就发表过我的观点,我以为藏区问题与新疆问题完全不同,我们不能因为尚未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将问题的性质加以改变。我们只要客观地看一下就可发现,藏族是与汉族通婚最多的民族之一,总体来说,藏族不是一个敌视汉族的民族,而且作为一个上千年信奉佛教的民族而言,藏族是一个友善的民族。

    在路上,我们很多时候都感受到藏人的这种友善。海拔高度5000米的狭窄高山土路上回车了,开着大卡车的藏族司机会利用坐得高看得远的优势,找一个宽一点的地方打开右闪灯,示意你超车。狭窄的坡道上,上面两辆车要下来,下面两辆车要上去,上面的藏族司机通常只会下来一辆车,另一辆车则等着你上去一辆车后再下来,不会抢着跟下来。路面上堆着一堆堆的渣土建材,每堆之间有一个小间隔,留下的路面很狭窄,回车时,总是藏族司机主动将车塞到建筑材料的空隙里面,让你先通过。这些看似平常又平和的举动,总是让我身旁的“首席试飞员”不停的咒骂自己在大城市中的某些不道德驾驶举动。这些善良的面孔,总是严重感动我们这些来自大城市中总是肆无忌惮的人,唤醒我们在人际之间还残存的一点人性记忆。

    在遥远的西部,甚至军人的举动也令人尊敬。在仲巴我们找不见到能够住下的地方。于是我们只好敲响当地武警的大门。这里是武警交通总队驻仲巴的部队,我们告诉部队的指导员,我们希望借宿。他们只是说,这里的条件很差,但如果你们要求则可以挤出一两间房间来给我们使用,而且坚决拒绝收取任何费用。我们就是在部队指挥员的房间里面度过了自己的仲巴之夜。满天的星空,寒冷的夜晚,以及阵阵袭来的高原反应,伴随着素不相识人的声声问候,让我很是感动。我们这个世界的最大是非题之一,越是贫寒之地,人情和人性就越重要;而如何要让财富与人性持续地和谐起来,这是个大难题。

    先写这么多,我该出发了。今后三天的计划是在早晨4点钟从狮泉河镇出发,沿着G219线穿越中国西部最荒凉地区——死人沟和三里营房直达喀什,完成穿越的最后一段路。

 

陈功

写于狮泉河

2010年5月16日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

个人简介
安邦集团董事长、首席研究员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