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略漫谈——从农产品投机看国人暴富心理

丁兴发 原创 | 2010-05-28 12:03 | 收藏 | 投票

        传说炒作大蒜等农产品的主要资金是撤离房地产的那帮温州炒家。这个消息可以另类解读,政府你不是要打压楼市吗?好嘛,我钱多,我出来就进更加短缺的农产品等资源要素市场。这就是博弈的味道了。

        以资本流动为特征的市场注重交易价值,会忽视社会价值。但是,在某种角度,某个时期,在中国,市场常常会与政府出现博弈中的对赌格局。从而加剧计划与市场的失衡并产生矛盾。

        为何市场始终与政府会出现较大的难以协调的矛盾?其根源来自制度层面的计划与市场的难以均衡性。

        市场,需要的是自由,强调公平和效率均衡的原则。以法制为基础进行协调。

        计划,需要的是管制,强调集中与分配均衡的原则,以人治为基础进行协调。

        这个结构矛盾成了中国经济体系中的双胞胎并被冠以中国特色的双轨制而成为当今抉择的主流工具。但其内部运行的不可调和性,会在一个极限区间爆发出来。

       于是,掌握一些交易技巧的暴富阶层(以最早获取天时地利人和的温州炒帮为代表)常常相机而动,成为投机者的典范。从炒房、炒铁矿石、炒黄金到炒大蒜,个中的炒字诀就很折煞人了。定义为“炒”就给予了资本过度投机嫌疑,似乎都是投机者的错,要人人喊打滴。于是,给打击囤货者的行政条例出台就给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了。

       笔者无意指责政府在楼市和农产品市场上的措施有失当的地方。反而认为其抉择的正确性。因为炒家们由于过于逐利的资本贪婪动了不该动的奶酪。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要进去,即使是很短期的,也需要掂量掂量,其潜在的风险和社会后果。中国,毕竟是一个资本管制过多的国度。

        投机之风过盛,当然彰显中国最早一批爆发富们贪欲过盛而导致的人性缺失。但是,我们不能够以道德的标签去横加干涉和指责。那是精神文明建设要做的地方。市场需要减少管制。管制过多的地方,其实是保护不了什么的。中国的股市,不就体现出制度建设的公平性原则么?要以保护弱势群体为由,就不会出台做空机制。所以,在舍得之间,总要权衡大的,丢掉小的。

       温州炒家少有进入股市的。因为他们玩不转。进去,可能就出不来了。所以,温州人,最懂得经营之道。在发展经济时期,各个地方政府都需要资本,就将温州投资客敬为上宾。资本和政权的结合就成为了金权。金权容易在贪婪的膨胀下迷失人的本性。

       目前,政府似乎不缺钱了?要对民间投资资本进行限制和打压了。其实不是。重要的是,政府不能够以道德的标签去指望投机者们找回迷失的性善本性,发发慈悲,不要动我们的民生奶酪。这是最愚蠢不过的指望。政府要学会利用市场法则去博弈。利用供需原理去平衡。利用税收法则去调节。减少行政干预。

       比如,征收资本利得税,征收资源税,征收特别消费税等等,都是利用市场自身的规则在行事。这种思路是可贵的,只是执行力度有问题。执行力度有问题是执行者的问题,不是市场参与者的问题。假设,对炒楼者早早加大力度从严执行土地增值率和交易手续费等,以及个人所得税等等,进入楼市投机者就不会那么疯狂了。

       又比如,将农产品等纳入基础资源体系,对大宗交易者执行资源税和所得税等等,也是可以进行市场调节功能的。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对短缺产品,国家要成立市场储备中心,提供供给去平衡物价。

       以上这些话题都是乱侃一气而已。但是,从炒房和炒蒜投机者昌盛的现象,我们看到的当然不是市场出了问题,而是政府出了问题。出了问题的人去指责没有问题的人,这就是中国的当前制度所缺失的地方了。

       中国需要继续坚持不懈地改革。在度过短期通胀威胁后,不是要回到过去的老路,认为需要加大管制,回到计划中。恰恰是,需要放开市场,完善制度,尤其是税收制度和监督机制。于此,才可以看到真正的民生和民享。

     

      

个人简介
诚实,善良,敬业可以包容我的人生观。
每日关注 更多
丁兴发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