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专家团批驳张悟本“绿豆能治病”说法

方是民 原创 | 2010-05-29 18:38 | 收藏 | 投票

  2010-05-29京华时报

  本报记者李秋萌 张然 袁国礼

  “著名养生专家”张悟本的“卫生部首批高级营养专家”身份被卫生部予以否认。针对目前社会上流行的绿豆可治百病、喝酸奶将阻塞血管、高血压吃药会引起脑卒中等所谓的养生理论,昨天上午,卫生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内知名的6名中西医专家进行讨论。专家们指出,一些明显违背科学常识的养生理论可能使误信患者延误治疗时机。

  张悟本非高级营养师

  针对张悟本自称已取得国家卫生部的高级营养师资质一说,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陶茂萱表示,卫生部门关于营养师做了两方面的考试,一个是技术职称考证,一个是关于公共营养师的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但是经过查询,在这两个考试里面都没有查到张悟本的个人信息,他个人说的卫生部首批高级营养专家,是不属实的。

  对于张悟本所宣称进行了几十人几百人的样本调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陈春明表示,一般来说,数据样本量应采集至少3000人以上,“比如我们说这些因素跟疾病相关,都是几万人,对几万人情况进行分析的结果。”“像张悟本进行的120人这样的研究工作是非常弱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

  专家否认绿豆能治病

  张悟本的养生理论中,每天一斤绿豆煮水喝能治近视、糖尿病、高血压,还能治肿瘤。讨论中,专家们列举了大量数字和临床试验结果,驳斥了此类明显违背常识的伪养生理论。陈春明表示,把绿豆说成像目前网上所说的“功效”实际上是非常不科学的,吃豆类是很好的,但是绿豆是不能治病的。从营养学来说,豆子都有它的特点,蛋白质比较高,在吃的过程当中它的一些膳食纤维和一些成分对机体是有利的,但是也不是那么神。

  同时,专家对“患病不用服药”的论调予以坚决驳斥,称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合理用药都是必须遵循的原则。老百姓不能一味拒绝使用药物,以免失去有利的治疗时机,从而对健康造成更大的伤害。

  人体补钙限量2000毫克

  张悟本曾否认盐摄入量太多将导致高血压的说法。对此,几位专家表示,这是全世界公认的,而且经过了大量的数据研究、试验而得出的世界公认的结果,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一定要降低盐的摄入量,也就是说他是完全颠覆了已有的建立在完善科学试验基础上的一些基础养生理论。还有比如牛奶和酸奶,张悟本提出是不能喝的,因为黏稠会引起血液变稠,引起血管堵塞。专家明确指出这也是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的,而且没有基本的科学常识。

  而对于张悟本声称补钙可以降低高血压(男的吃4000毫克,女的吃3000毫克),并给出很大剂量的做法,专家也指出,如果过量的话,会影响肾功能甚至引起肾衰竭。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程义勇表示,钙多了会在肾上沉积,损害肾的功能,还有一个副作用,就是会影响铁、锌微量元素的吸收。摄入量太高,还会引起人体的代谢混乱,在临床上是一种疾病,不是说钙多就随便摄入。

  程义勇介绍,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钙的摄入量成人是800毫克,孕妇和乳母是1200毫克,最高也不应该超过2000毫克的水平,超过了就会有问题。

  >>现场探访

  悟本堂昨歇业外地患者扑空

  昨天下午2时许,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南门的悟本堂大门紧闭。几名操着外地口音的中年男女只得望锁兴叹,他们都是从河北、山西、陕北、吉林等地慕名前来。

  提到张悟本的书籍《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素不相识的众人来了兴致。来自陕北的张大姐身患便秘、高血压。一个月前,看到张悟本的养生节目后,张大姐每天晚饭严格按照“食谱”:生拌菜、柿子椒、大白菜、茄子等为主,不吃肉。一个月下来,不仅血压降了,便秘也明显好转。为了能准确诊疗,张大姐和爱人坐火车于前晚赶到北京。

  除了“食疗”见效的病人外,也不乏癌症晚期的病人慕名前来找张悟本号脉。当得知悟本堂既无卫生许可证、相关人员也没有医师资质后,有人仍坚持己见:“我们就信疗效,况且他在中央电视台都讲过课,没理由怀疑”。

  记者昨天上午拨打悟本堂的电话,语音提示称“公司所在地举办大型活动,上午暂停活动,下午1点半继续营业”。但当记者下午再次拨打时,电话语音则称“公司所在地举办大型活动,暂停营业一天”。记者随后联系上悟本堂媒体总监肖肖,她拒绝回答记者的各种提问,并称悟本堂仍在继续营业。

  >>卫生部门

  无法处罚悟本堂

  朝阳卫生部门表示,虽然悟本堂没有卫生许可证,相关人员也无从医资质,但因在现场未发现任何诊疗行为,即使悟本堂对某些食品确实存在扩大宣传的嫌疑,卫生部门仍无法对其进行任何处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悟本堂一事仍在调查之中,将持续关注此现象。

  针对有报道称朝阳工商分局正在调查悟本堂涉嫌虚假宣传和超范围经营一事,朝阳工商分局有关负责人昨天明确表示,前天他们只是协助卫生部门调查悟本堂涉嫌非法行医的情况,并未涉及虚假宣传和超范围经营的内容。至于最后如何处理,需要看卫生部门的调查结果再做处理。

  >>探因

  六大原因催生火爆养生业

  “这不是张悟本一个人的问题,是养生业的问题。”方舟子说,张悟本是恰巧被绿豆推到台上的个例,他的背后是国内养生领域的火爆景象。

  卫生部去年的关于国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整体具备健康素养的群众只占6.48%;如果谈到慢性病的素养,具备慢性病预防素养的人只占4.66%。

  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温长路表示,近两年市场上出版了6000多册保健书,“我是专门做中医课本的,很气愤,也感到很无奈。”温长路认为,目前鱼龙混杂的健康宣传市场,不仅影响了百姓生活,还涉及卫生资源问题、物价问题,“有一段时间,北京流行吃黑木耳养生保健,结果北京市场出现了许多假黑木耳。”

  究竟什么原因,导致目前养生业的火爆乃至混乱?

  1.传统由来已久

  “一些并不科学的养生知识,在中国的传播是有传统的,而恰恰国人又相信传统。”方舟子说,过去曾流行打鸡血,后来流行气功热,众多的民间“养生秘诀”中不乏实用的方法,但各种没有科学根据的东西也一并流传。

  张悟本的忠实观众安先生坚信他80%的说法是站得住的,依据就是许多说法都曾听家里长辈零星提及,“再说食疗也吃不死人。”有这点做底线,安家的绿豆照吃不误。

  2.基础健康知识匮乏

  “一方面,老辈传下来的东西根深蒂固;另一方面,科学健康知识又太少。”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教授于小冬介绍,许多发达国家在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加入了健康知识教育。可国人接触“养生、保健”类知识除了家族传承,要等到毕业融入社会之后,而他们接触到的还多来自于利益集团的宣传,实际营养健康水平比日本等相差很远。

  3.对医疗体系的失望

  医改逐年推进,但方舟子认为对现代医疗保障的失望部分导致了人们的排斥心理,从而倒向预防、养生。“老百姓不想跟医院发生联系。”方舟子说,既然看病难,看病贵,不生病或者生病不去医院被人们向往。一本畅销书正体现了这种心理——《求医不如求己》,“这种心理被一些人捕捉、放大,最后利用。”

  4.出版商把关缺位

  “并非人们接触科学养生知识的渠道少,是太多,太杂。”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拥军说,大量良莠不齐的图书、电视节目助推了全民养生的热潮。

  “把关人缺位了。”方舟子将矛头指向了出版商,认为出版商有责任对出版物内容质量进行核实。刘拥军指出,在图书进入市场流通之前,质量由出版社负责,但部分出版社或栏目过度商业化,放弃了自身作为把关人的职责。目前部分出版社同策划公司合作,将前期策划工作交给这些公司去做,一并交出了“三审”把关的职责,而图书的作者往往就是公司推荐联系的,最起码的身份核实随之落空。

  5.正规图书竞争力差

  方舟子称,“伪养生专家”常用手段是先把人吓住,然后迎合受众,抛出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让人觉得原来健康如此简单,但讲究研究的科学无法说出“包治百病”的话。另一方面,“伪专家”背后,往往是一个庞大组织,生产、宣传、营销一条龙,这是学术型专家所不具备的。

  6.养生业监管缺失

  刘拥军介绍,从图书出版物来讲,国家对于那些市场小的、学术味浓的、科技含量高的出版物有专门的出版基金进行扶持,但是火爆的养生业显然不属于这类“小众”。

  “养生本身就是民间的、尚未形成科学体系的一个行业。”于小冬认为,中国正经历着科学养生的“初级阶段”,但凡规矩,都是在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在这种背景下,甚至找不出一个对口部门对其进行管理。谁来举起板子,又该落到谁的身上?

  -专家炮轰语录

  像这类的宣传都是对群众的误导,说你根本可以不去吃药,靠食品就行,这也是误导。还有人说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那我说他可以得诺贝尔奖了。

  ——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卫生部原副部长王陇德

  (张悟本)说茄子膳食纤维含量很高,其实不是,茄子也就1.3%的膳食纤维,其它的蔬菜也都大体在这个水平,有的品种甚至比茄子还要高,所以茄子不是一个什么特别的蔬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陈春明

  我们用25万人的样本,来说明中国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而张悟本)这样20人的调查肯定是说明不了问题的。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程义勇

  说许多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是吃药吃出来的,我认为这种说法对病人是极端不负责任的。

  ——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

  食品不能代替药物。否则的话,国家培养很多厨师就行了,不用培养大夫了,不用设医院了。

  ——中华内分泌学会副主委李光伟

  很多出版商以法律为借口,说做这个节目不违法,出这个书不违法。你是不违法,但是道德呢?

  ——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温长路

个人简介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1995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罗切斯特(Rochester)大学生物系、索尔克(Salk)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分子遗传学。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