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众间的信任逐渐缺失

张瑞喜 原创 | 2010-06-17 20:26 | 收藏 | 投票

商业信用或者社会信用,是基于社会的总体素质及法律的约束。刚来德国时,大家听到看到的,是一个高度自律、非常讲信用也高度信任的社会。可以举的例子比比皆是:

1. 很多服务行业都是先服务后收费。例如汽车修理,修好,给你一张发票。车开走,回去按照发票上的账号付款即可。

2. 公司之间的业务往来也常常交货时,或者交货后付款,只要签订了合同,一般并不需要提前付很多订金。

3. 火车站有自动售票机,火车上却很少有查票的,往往十次只有一次遇到查票。一个经典的关于中国学生的故事是,该留学生毕业后屡次找工作不成功,最后一家公司动恻隐之心,告诉了他真相:该学生曾三次被查到逃票,不良记录已经进了档案,没有企业会录用他。

然而,几年下来,不知不觉中,发现情况在逐渐发生改变:

1. 经常光顾的汽车行收银台竖起了牌子:即日起,提车时必须现金或者银行储蓄卡(而且不是信用卡)付款。付款之后方能提车。

2. 申请书号的单子递交上去一周没有动静,打电话过去问,对方说因为还没有收到你的付款。先收钱,才给书号。

3.火车站上查票人员工作比以前努力多了,过去十次查一次,现在几乎十次查八次了。

最夸张的事情是,过去,如果邀请父母来德国,到外国人局开担保书,只要提供工资单和住房合同即可。现在却要求提供每人每月1000欧的押金要放在外国人局。人走了,钱才还给你。朋友的父母来三个月,需要押6000欧在外国人局的帐上。

感觉,这个国家的人们正在逐渐丧失对彼此的信任。

个人简介
从编辑,出版,到在德国管理一家小型文化传播公司。
每日关注 更多
张瑞喜 的日志归档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