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合作趋势和美国因素

王嵎生 原创自 搜狐博客 | 2010-06-02 09:42 | 收藏 | 投票

   

中日韩合作趋势和美国因素

                        ——谁在打“中国牌”、“朝鲜半岛牌”?

    第三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29-30日在韩国济州岛举行,达成了广泛共识,发表了四份共同文件,为促进本地区经济持续复苏、推动东亚共同体的建设注入了新的强劲的活力,取得了相当丰实的成果。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增加了政治互信。领导人一致表示,将坚持不懈地推动三国关系朝着睦邻互信、全面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方向前进。很显然,这有利于巩固三国合作的政治基础。

    第二,明确了合作的战略方向和重点。会议发布了《2020中日韩合作展望》文件,就提升伙伴关系、实现共同繁荣达成多项共识,规划了三国未来合作方向和重点领域,有利于推进三国自贸区和构建“东亚共同体”战略进程。

    第三,向机制化迈进了一大步,签署了《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备忘录》,有利于完善三国合作机制和落实领导人达成的共识。

    第四,就朝鲜半岛形势发表了比较顾全大局和得体的声明和讲话,并肯定了朝鲜半岛无核化“非常有利于东北亚的持久和平、安全和经济繁荣”。据报道,东道主韩国总统李明博还在联合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中日韩三国同意,为维护东北亚地区和平稳定,应继续进行协商,妥善处理天安号事件。此外,三国还将探讨建立“三国防务对话”机制的可能性,加强安全对话。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目前因天安号舰艇事件引起的紧张局势。

这是中日韩三国合作喜人的发展趋势,也是当前东北亚地区形势发展的主流。可以预见,如无特大的意外事件,中日韩第二个10年的合作将比头10年更有生命力和影响。

    中日韩三国合作头10年基本上是在10+3(即东盟加中日韩)框架内进行的。由于当时日本主要领导人一门心思要加强日美同盟,热衷于搞什么“价值观外交”和“自由与繁荣之弧之弧”,三国合作阻力颇多,局限性较大,但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2008年12月,首次10+3框架外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日本举行,并发表了《三国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和《推动中日韩三国合作行动计划》, 确定了三国合作的方向和原则。

    去年9月以来,日本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新上台的民主党政府主张与美国建立“紧密和对等的伙伴关系”; 强调日本“亚洲的国家” 身份, 要努力加强同中国和韩国的关系;认为日益显出生机活力的东亚地区是日本的“基本生存空间”。这实际上为中日韩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人们期待三国作为独立的组合,将在东北亚发和东亚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人们也都明白,东北亚地区形势是相当复杂和敏感的,除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冷战思维的残余影响外,当前美国因素和朝鲜半岛因素的负面影响和干扰,对中日韩合作有着相当明显的挑战意味。

    从布什第二任期开始,美国就着手加强在这一地区的军事部署,包括加强美日和美韩军事同盟。奥巴马上台后并未改弦易辙,而且担心美日同盟会因日本政权更迭而受到削弱。因此,千方百计不断打“中国牌”和“朝鲜牌”,制造日韩因“不安全感”都需要“美国保护”的态势。日本最近在美军基地问题上的妥协,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的一种“无可奈何”。

   

韩国军舰天安号沉没事件,以及因此而引起的半岛局势的高度紧张,与美国因素也有着微妙的联系,至少客观上有利于提升美韩军事同盟。这是不利于中日韩三国合作大趋势的,必须审慎应对。中国总理温家宝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冷静克制,防止事态升级,共同维护半岛来之不易的和平稳定;强调当务之急就是要妥善应对“天安号”事件造成的严重影响,逐步减缓紧张局势,尤其要避免发生冲突;表示中国将继续与各方积极沟通和协调,推动事态朝着有利于本地区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这最符合我们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这并不是什么“被动外交”,而是中国建设性的明智之举,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严肃态度(一个负责任大国难道能在没有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情况下随意听一面之词吗?),实际上也是中日韩合作战略上的需要,是对中日韩第三次领导人会议的积极贡献。

 

 

 

 

 

 

  

个人简介
中国前APEC高官和驻外大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每日关注 更多
王嵎生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