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杰地灵风水的奥秘

曾祥裕 原创 | 2010-06-23 20:26 | 收藏 | 投票

    从林伯渠的人生轨迹看读书的重要性

               赣州风水养生堂  曾祥裕
   (QQ175613195,421184777,电话 13766307454)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 高尔基
    从读初中起我就爱收集读书名言,其中高尔基这句名言,影响我的人生轨迹和兴趣。我平生无其他爱好,有买书读书的“恶习”,也爱与书友交友,在互联网没有普及之时,图书馆是我人生的乐园。其中中医和风水书籍是我的最爱。近年来随着风水业务的扩大,我行走在神州大地上,考察了不少名人故居风水,发现他们的出生地无不符合风水藏风聚气的理想模式。他们能成为人之骄子,主要得益于自小拥有一个和谐有情的山水环境,天地灵气培育了他们思想的灵性,得益于家庭灌输的读书理念,让他们学有所成,志向远大。
    庚寅年炎夏一天,我因休公假与友人向先生等人,拜谒了林伯渠(1886-1960)的故居风水,更加印证了我的风水观。
    林伯渠故居所在的修梅乡凉水井村(又名高桥村)位于湖南省临澧县修梅镇西北方向三公里。因自古以来拥有一口冬暖夏凉的水井而得名,同时又名高桥村,高桥村是因为有一条蜿蜒小溪贯穿整个村庄,在村中拥有一座古桥,而又名高桥村。
    据当地导游说,赤日炎炎的盛夏,人们喝一碗井水顿觉神清气爽,因而,古人对井水有甘露之称。。相传明嘉靖年间,嘉靖皇帝经常出宫私访民情。有一年江南大旱,他顶着烈日下江南巡视灾情,到修梅镇高家村时,渐觉口干舌燥,其渴异常。经当地一老翁指点,侍从在古井取出一碗井水,递给嘉靖,哪知嘉靖皇帝连饮三大碗后高声道:“好井水,好井水,此水是何处取来的?”侍从将他带到古井边,嘉靖望着清澈见底的井水,脱口而出:“此井赐名凉水井”。凉水井因此而得名。
    这凉水井可真是一个风水宝地,那清澈甘泉不仅养育出了在清朝为官造福一方的林鸿仪,还养育出了孙中山大总统府代理参军长林修梅,特别是养育出了跨越两个世纪的伟大的革命家、共和国开国元勋林伯渠。
    我们下车后走到院子坪上,眼光投向前坪塑立林伯渠铜像,向这位伟人表示敬意。伟人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林伯渠铜像与千年古柏巍然屹立于广场中央,更显得庄重肃穆。“林伯渠同志故居”匾牌为邓小平亲手题写。可见林伯渠在老一辈革命家心中的地位有多么祟高。
    林伯渠故居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居民建筑。林伯渠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 故居由于年久失修,仅存一道封火墙。为纪念跨越二个世纪的革命家林伯渠诞辰100周年,临澧县委县政府于上世纪80年代动工修复。故居座北朝南,为三进,每两进之间设一天井,有正房14间,杂室5间,建筑面积857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顶,两侧封火墙造型,室内门、窗、壁、望板、地板均用木板拼合,并刷涂桐油成深褐色,后堂屋“九牧世家”之匾牌,高悬梁上。整个建筑古朴典雅,且“诗礼伴家”之气息浓厚。故居内开设六个陈列室、陈列林伯渠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图片、照片和文物资料。故居前有稻田,后有茶山,左晒场,右池塘。
    林伯渠于1886年3月20日,诞生在这里,伴着美丽山水和朗朗读书声,渡过了童年和青年时代。我叮咛随从人员开盘测定了故居的坐向,辰山戍向兼辛乙(庚辰分金),左侧峦头形势雄健,一条溪流水左水倒右,坤申上堂,弯弯曲曲十余里在故居前平缓和而过,水出癸口。其故居背倚茶山,左右护砂内拱有情,但是故居与右砂相距更近。
   我们一行怀着恭敬之心,参观林老故居,其主体部分共十五间(三进深、两天井), 分为5大展室和10间辅助陈列室,展出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照片200多幅、国家级文物50余件、一般文物1000多件。
    从一些图片史料得知,林伯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在家乡奠定。林伯渠出生于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其曾祖林长槐,是道光年间的举人,先后任四川邻水、宜宾知县,后擢升为叙永直隶厅同知。祖父林山萃,是个廪生,早逝。父亲林鸿仪(1865—1906),曾在武昌博文书院肄业,一八九三年中副贡生。一八九六年经武汉、金陵、上海、烟台、天津赴京师,入太学肄业三年,并兼教读。他研究过天文、地理、数学、矿学和中国历史上的中兴之道,目睹列强侵略中国,清廷腐败无能,希望中国变法自强。他学养深厚,崇尚“忠义”、“真直”、“笃行”,主张士应“有忠义之性,怀真直之操”,“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香,玉可碎而不可攻其白,金可销而不可易其刚。”他居京师多年,从不低眉折腰谄事权贵。在京完成学业之时,正值戊戌变法失败,他没有去做官,而是毅然回到家乡,教几个从学生。林伯渠的母亲李氏,是一农家妇女,她在以教书为业的父亲的教导下,思想开朗,秉性慈祥,操持家务,俭朴勤劳。
    纵观历代人才成长的外因,家教的氛围和方法,至关重要。林伯渠正是在书香门第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我认为,林伯渠父母教子有方。童年时的林伯渠,体弱多病。由于父亲经常在外,母亲家务繁忙,祖母须为长房其他幼孙分心,加以山乡小村,就医买药,路程很远,人力财力,都较艰难,因而对他的调摄护理,势难周到。这时,家里对他偏重静养,结果使他直至接近学龄时,还举止迟钝,言语不清,甚至心神恍惚,视听模糊。这一情况,引起家人警惕。他们认识到:伯渠的体质原是好的,一时体弱,让他长期静养,反而变得长期体弱。俗语说:“抠成的疮,睏成的病。”“坛里生豆芽,成菜不成材。”家人经过反复商量,决定由静养改为以动养为主,让他经风雨,见世面,在加强活动中增强体质。
    年近七岁的伯渠,从家人的怀抱提携中解脱出来后,象大梦后初醒。他来到村里的儿童中,同他们一道,跑遍了周围的农田山林,辨认了许多草木虫鱼,甚至参加拾穗摘瓜和扒柴割草的行列。
   伯渠在这个年龄来到家庭以外的小世界,天地万物都对他显得格外新鲜,他比一般儿童更加喜欢观察和思考,象太阳升降,月相盈亏,风雨作息,寒暑往来,以至迅雷斗阵,彩虹架桥等天象,一般人司空见惯,习而不察,而在少年伯渠的心中,却常常激起疑惑与遐思。
   此时,伯渠尚未系统地识字,但他的几个年岁稍长的同伴,已入私塾念书。他常跟一个学童去玩,从旁聆听塾师教授《千字文》,看伙伴们描红习字。不久,他对识字产生了兴趣,便找出家里那本《千字文》,在大人和比他大七岁的从堂兄林修梅(名祖堃,1879—1921)的指点帮助下,自己学了起来。不出一年,他已读完《千字文》,开始读《三字经》,有不懂之处就去问堃二哥。
    一八九三年冬,父亲应乡试后从省城回来,目睹儿子长高了,壮实了,异常高兴。使他感到惊异的是,儿子竟能认识一千多字,能说出一些文句或段落大意,且能背诵。此后,父亲较为注意开阔儿子的眼界,常带他走亲访友,到牌楼岗去祭扫祖莹,到凉水井周围一二十里的停弦渡等市镇上去赶集。每到一处,就把这里是什么岗,什么垭,什么湾,什么坪,有什么寺观庙宇、古墓、祠堂,乃至丛林老树,流水人家,都一一给予指点,至于带有掌故的,更是详细述说。伯渠边走边听,心旷神怡,兴致勃勃,流连忘返,父亲的教导在开拓他的眼界的同时,播下了他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种子。
   父亲怀着期望儿子“雏凤清于老凤声”的心情,除了督导伯渠继续锻炼体魄、注意身心修养和帮助料理家务外,开始考虑儿子的读书计划。他着手编辑一套课本,共计四种,每种都冠以“励志”二字,以便明确编书的宗旨和选材的主要内容。这四种书是《励志文选》、《励志诗选》、《励志词选》和《励志曲选》。
   一八九五年,九岁的伯渠正式进入父亲刚刚创办的私塾就读。主课是“四书”,先读《孟子》,而后《大学》、《论语》和《中庸》。《孟子》语言通俗,行文流畅,内容也能开阔心胸。在那皇帝至高无上的年代,伯渠读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类的语句,感到非常新鲜。读《中庸》时,学到书中说的为学五个步骤,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感到很受启发。
   父亲秉承祖父及老师彭菊泉的教诲,素来认为为学最忌空疏而不务实,只顾独善其身而不求兼济天下。他认为要经世致用,不仅在于礼乐刑政,尤要充盈府库。他最服膺管子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道理。相信贾谊的壮语:“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也悦服刘晏的深谋远虑:“理财当以爱民为先”,而爱民“当使之耕耘织纤”,“而不在赐焉”。因此,曾拟出一个书目,叫伯渠细读《史记》的《管晏传》、《商君传》,《汉书·贾谊传》,《唐书》的《刘晏传》、《杨炎传》,《宋史·王安石传》和《明史·张居正传》等篇,这些传主都是力主并坚持改革的人物。正处在记忆力旺盛时期的林伯渠,通读了这些传记,知道稼穑艰难,为人作事必须务实,这对他后来重视理财和善于理财,是有影响的。
   自从维新运动失败,科举、读经、八股文又颇得势,林鸿仪既鼓励学生读新书,求新知,作实用文;同时对以应科举考试为目的、注全力于读经作八股文的,也不强求他们改变意志。但他认为科举复盛,不过是回光反照;学堂兴起,却是势所必至。因此,他决定让伯渠为升入高一级的学堂作准备,新旧课兼修并读。新学以历史、地理为主,算学次之;古籍有《诗经》、《楚辞》、《易经》、《书经》、《礼记》、《春秋》、《老子》、《庄子》、《韩非子》、《左传》、《公羊传》等等,其中有的是继续肄业,有的是新开课程。父亲苦心孤诣、耳提面命地贴心教导,儿子焚膏继晷、兀兀穷年地勤奋攻读,几年时间的学习,使林伯渠在中国史地、古代汉语、诗词歌赋等方面,奠定了深厚的根底,并且长期受用,永志不忘。后来到了延安,他在《六十自寿》中还怀着感激的心情写道:“六十年匆匆地越过了生命的途程,回首往事,儿时聆受庭训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
   林伯渠在学业上得到了父亲的教诲指点,在政治思想上也接受了他“随势前进,择善而从”和维新派思想的影响。
   林伯渠之所以学识渊博,既是政治家,又是学者和诗人。他身上散发的书香气全得益于家庭营造的书香环境。
   从林伯渠故居考察后,我更加信服“气质的培养从小开始”这个道理。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风水环境,一是来自于山水有情的美丽风景,相由境造,好风水环境成长的人,面相更清秀,性格更温和;二是来自于家庭教育得法,从小培养子女的读书习惯,文明种子撒在幼小心灵,随着阅历增长,书香由内而外散发,让人一接触,就知是他是个知书达理有学问的懦雅之人。
    补记:从林伯渠故居出来我们寻找到林伯渠家族墓地。其家族坟墓位于故居左侧一丘陵上,后龙山不高,左右护砂较平衡,来水从坤申方,从前面蜿延流出庚方,朝应峰挺秀。所憾的是,各坟墓之间间距太近,显得杂乱无章。经测,林伯渠之前妻伍某坟墓座山立向为巳丙山亥壬向(乙巳和丁巳之间界缝),坟墓前面有一株柏树挡住;先祖母李夫人(1863年至1920年)坟墓为正巳山亥向。从林伯渠家族陵园来看,其儿女继承了林老为人淡泊,不事铺张的艰苦朴素的家风。
 

 

个人简介
自小深得祖传风水和中医薰陶,中医养生与杨公风水集于一身,与著名风水学者程建军结为学友,具有丰富的风水布局和中医内科经验,为帮助众人趋吉避凶不辞辛苦,奔波在祖国各地,希望用一技之长为促进人类和谐相处,天人合一而服务!
每日关注 更多
曾祥裕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