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中国经济将重蹈日本覆辙近期将上架

中国经济将重蹈日本覆辙(金融危机最早预言者的再次警示!)

作者:韩和元 
 中国经济将重蹈日本覆辙
(暂无用户评分、评论 | 写评论)

 
 
 
 
 
 
 
中国经济将重蹈日本覆辙 中国经济将重蹈日本覆辙
商品暂时缺货,我们将尽快采购!

分类: 图书,经济,中国经济,
  商家: 卓越网
  品牌: 韩和元
 基本信息出
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页码:272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6月
·ISBN:9787504468130
·条形码:978750446813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18-50岁读者,关心国家经济的人群。
·图书品牌:北京磨铁图书
 

内容简介

《中国经济将重蹈日本覆辙?》讲述自金融海啸爆发以来,“世界看中国”、“中国救世界”的论调不断被媒体抛出,甚至有报道说美国效仿“中国特色”,于是,中国举国抱着“西方停滞不前、中国一枝独秀”的陶醉无限意淫。但表象绝不代表事实,我们甚至认为这场危机并不是让中国毫发无损,中国经济今天轻松地就返回了正轨,反倒是我们的忧虑所在。《中国经济将重蹈日本覆辙?》作者从多个角度对比日中两国的经济历史和发展形势,针砭时弊,引经据典,阐述了中国目前的危险前景。这场危机事实上加剧了中国的经济问题,也许今天光鲜的表面却在为明天的另一场严重得多的灾难埋伏笔。对于中国经济在危机中的表现,那些只要对日本泡沫经济的起落有所了解的人,都会感到后怕而绝对不是沾沾自喜。

作者简介

韩和元:(Pierre A Hanson) 来自湘西,身上仅流着1/8的汉族血统的伪汉。却曾以中国子民的身份先后供职于美资的经济研究所、投资管理公司,并出任后者的合伙人兼首席经济学家。美国《经济观察家》杂志认为,韩和元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最早预警者。出版有经济著作《告别恐慌——经济兴衰的密码与复苏之路》。

目录


大国兴衰的驱动力思考/
——价值中国网创办人林永青
自序/
引言:中国经济真可幸免于危机之外?/
第一篇:邻居和我们
第一章:从日本“第一”到中国奇迹/
楔子:绚丽的中国2009/
第一节:隔壁的日本/
第二节:总是跑偏的预言家们/
第三节:我们自己的奇迹/
第二章:破译“中国奇迹”/
第一节:中国经济没有谜/
第二节:有人又有钱/
第三节:咱们中国有智慧/
第四节:世界级的“经济助推器”/
第二篇:望闻问切说“内伤”
第三章:营养不良的根底/
第一节:危险的富士山倾向/
第二节:日本“病例”/
第四章:兜里揣着的钞票还稳妥吗?/
第一节:到达极限的98经济新政/
第二节:出口还是自销/
第三节:失去平衡的分配机制/
第四节:利息少了,钱往哪里花?/
第五节:“两座大山”的困惑/
第五章:身后的人还有那么多吗?/
第一节:劳动生产率这个怪东西/
第二节:从人口红利到人口负债/
第三节:气喘吁吁的老龄化/
第四节:拖后腿的要素/
第五节:退缩的底气/
第六章:人民币升值不是好办法/
第一节:让历史教育我们/
第二节:日元升值综合症/
第三节:货币失衡的根源/
第七章:倍增计划的药效/
第一节:扩大内需势在必行/
第二节:走向繁荣的宽广大路/
第三节:共同的计划/
第四节:不可被忽视的中国影响力/
第五节:至关重要的着力点/
第三篇:我们和世界
第八章:一个时代的终结/
第一节:危机不只是属于欧美的/
第二节:泡沫过后的国王新衣/
第三节:反思传统消费价值观/
第四节:新的革命,新的重建/
第五节:自然的恩赐/
第六节:我们没有“公有地”/
第七节:打折未来的利益/
第八节:没有“东方”“西方”,只有世界/
第九节:价值体系的边缘/
第四篇:“第五次工业革命”
第九章:碳排放的冬天/
第一节:“碳发展”/
第二节:转型期的到来/
第十章:低碳经济来了,我们拿什么应对?/
第一节:中国必须学会关注整个世界/
第二节:穿上“低碳外袍”/
第三节:金融助力低碳经济/
第五篇:邻居走错门,难道我们还要跟着走?
……

序言

大国兴衰的驱动力思考大国兴衰的驱动力思考

价值中国网创办人林永青
韩和元先生的新书《中国将重蹈日本覆辙?——金融危机最早预言者的再次警示》再现了战后的日本和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迅速崛起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通过翔实的数据,丰富的素材以及严谨的论证解码这两个一衣带水的东方经济强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的发展奇迹。作者站在今天的战略高点,运用比较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将日美竞争与中美竞争两场不同时空下东西方博弈进行复盘、比较,试图在历史斑驳的踪迹中寻找通往未来的道路。这是一部非常适时和十分必要的作品,帮助并警醒我们要以最大的审慎态度去关注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战略。读完韩先生的书,掩卷遐想,脑海中不时浮现着两个问题。

一、 中美博弈与日美博弈的同与不同
韩先生基于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提出“重蹈日本覆辙”这个命题。因为中日两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认为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中日两国是有共同点的。
从发展的进程看,今天的中国正在重复日本在战后创造的经济奇迹。从1960年到1970年,日本平均经济增长率达10.9%,高居发达国家榜首;到1970年,其经济总量先后超过法国、德国,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20世纪80年代,趁美国发生“滞胀危机”,日本资金大量流入美国,大量收购美国的企业、工厂、房地产等实物资产,美国人惊呼日本人要“购买美国”;相似的,在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一直保持9%左右的增长率,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三,预计2010年将超越日本从而在世界上居二望一。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在全球首先全面复苏,中国商界和媒体界甚至有人适当或不适当地喊出了“抄底华尔街”的口号,历史何其相似!
从发展的策略看,中日经济发展战略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都偏向于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发展的国家资本主义或类国家资本主义倾向(参见学者何新等人的作品),都采用了“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韩和元先生在书中,虽然对于出口贸易总量占GDP总量的比率这一指标是不是有意义的指标,做出了论据充分的讨论,但我们还是不可低估“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方式在过去三十年,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从发展面临的国内和国际问题看,今天的中国也面临着20世纪90年代日本遇到的类似的国内外问题。例如国内资产泡沫化,大量资本流入股市、房市等领域,收入差距拉大、内需不振,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优势难以为继;国外面临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货币干预政策;中国甚至还面临分配不公的特殊历史问题。
但是这两场博弈毕竟是不同时空背景下发生的,因为中国和日本两国的经济总量和世界影响的重要程度,可以把它们视为东方向西方发起的两次挑战。而日本第一次挑战失败的先例并不必然会成为中国第二次挑战失败的阴影,因为从所处的时代、国际环境和双方的力量对比而言,中日双方都没有可比性可言,从学理上和实证论据上讨论,“重蹈日本覆辙”也许是个假命题;以审慎乐观的态度预测中国下一个三十年的发展,我们也希望事情能够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从中日两国各自所处时代区分,日美博弈正酣时,正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全面逐步压制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最后导致苏东联盟土崩瓦解的时候。冷战氛围依然浓厚,美国在西方阵营的霸主地位不可动摇,西欧、日本等小兄弟国家还要仰仗美国的军事保护,经济上虽然互有竞争,但毕竟不敢完全放开手脚。而中美竞争的时代背景是在“超级大国的两极体系崩溃”、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加快发展的时代,经历了阿富汗、伊拉克两场战争,美国的实力有所削弱,与西方盟友的关系严重受损。尤其是金融危机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大打折扣,建立单极世界的新帝国主义梦想已经搁浅。世界已经完成了从两极世界向多极世界的分裂重组。
从双方的力量对比来看,日本在政治上还没有解决战败国的政治合法性问题,被限制在美日政治军事同盟的框架内,在国际上没有政治话语权和对外战争权,难以作为政治军事力量的一极。而中国已经作为世界政治的重要一极频频现身国际舞台,在发展中国家有深厚的基础。经济上,不管是国土面积、人口规模、市场容量还是资源储量都很难与美国相比,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很严重,经济发展的外部性较脆弱。可以说日本是搭美国的便车,而中美关系更多是互补,美国发展高端服务业,中国发展高端制造业,短期内这种分工较为明晰,互补性也较强,即使国际市场发生逆转,通过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依然可以化解危机。
从国际环境来看,日美博弈的时代正处于冷战结束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初期,互联网、通信、交通运输技术较今天仍然很落后,国与国之间的依赖程度还没有像今天这么密切,因此日美博弈竞争多于合作。今天的世界,全球化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冲破了国与国之间空间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樊篱,人类也面临着气候变暖、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传染病、恐怖主义等共同问题。它们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政治军事、经济贸易而成为世界政治的主要议题。因此,大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无论从意愿上还是从现实主义立场看,更倾向于寻找双赢,而不是简单地一方吃掉另一方。因此,美国并没有实力,从长远利益来看,也没有必要搞垮中国。
有一项重要的例证:就是当年美日在金融和货币体系领域的博弈——日本最近10~15年以来的经济衰退,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国直接压迫下的日元升值的结果。而21世纪前10~15年的今天,中国的人民币汇率虽然也有很大的升值压力,但是,无论从何种角度分析,也不可能达到当年日元升值的程度和美国所单方面企望的后果。中国总理温家宝明确表示:任何一个大国,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不能干涉和胁迫其他国家的货币汇率。这也释放出一种信号,表达中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上的决心,当然,更重要的是背后的经济实力和政治信心。

二、 大国兴衰的终极逻辑是什么?
上述分析绝没有否定韩先生的忧患意识,及其如何评价都不为过的重要性,相反,我们应该从以日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镜鉴,为中国今后的发展做更好的思考。书中缜密细致的分析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韩先生借鉴了很多知名学者的论点,引用了很多的数据,其治学的严谨和视野的开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解码日本经济奇迹为例,韩先生详解了从美国对日本的改造、池田勇人的收入倍增计划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收购美国”的历史过程,列举了“掠夺说”、美国扶持说、都留重人说等观点,通过阅读,我们对日本的崛起有了更为感性的认识。
不仅如此,作者的分析不满足于表面现象的分析,而是细致到经济增长的各个要素,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美国对日改造政策、扶植政策为日本经济发展扫除障碍,此“时”也;美国把日本作为遏止苏联和中国的太平洋岛链的重要一环,朝鲜和越南两场战争的特需供应刺激日本经济增长,日本也利用岛国的海港之利,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此“地”也;日本人比较重视储蓄,为经济发展积累了充裕资金,日本人较为重视教育,高素质劳动力资源丰富,日本人有深重的危机意识,全民拼命工作,又实施了正确的出口导向型政策,此“人”也。
韩先生最后引用罗伯特•J•希勒博士的话做结尾,世界上绝大数事件,我们都找不到简单的起因;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也一直强调,“历史一定是综合历史的结果”;经济学家哈耶克甚至强调,“偶然性也在历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为每个事件都是由众多的因素堆积起来的。
但是,不妨借鉴一下实用主义的工具立场,我还是倾向于认为这一系列的因素背后一定有它的最重要的终极动力或者终极逻辑,也方便从实践维度提出一个操作性的假说。韩先生在书中已经提及,但是还没有来得及总结,在这里我提出来作为本书的一个补充吧。——财富增长的终极逻辑是知识的创造!
希望每个读者都能从本书中体会到韩和元先生想要传达的主旨,中国是否会重蹈日本覆辙?我们如何去看待隔壁岛国上的邻居?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从“中国奇迹”这个梦幻的泡泡中醒来?

文摘

插图:









我们不高兴!
● 在日本经济泡沫形成的80年代,日本的民族情绪开始高涨。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前提下,日本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地对世人大声说道:日本可以说不!
□ 而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如今处于世界金融危机当口的中国。当西方世界仍处于危机而不能自拔的时候,中国经济却轻松地就返回了正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民族自豪感也就油然而生,中国的中产阶层对着世人也学着当日的日本人一样,说:“中国不高兴。”据说这话典出《天下无贼》里的:“黎叔不高兴,后果很严重。”
● 日本经济学家今井建一说,今天的中国人的心态与80年代后期日本人的心态很相似,80年代的日本人对房地产的心态是:大家拼命买房,担心现在不赶快买将来价格会更高。大家从不怀疑东京将成为世界上最大金融中心的说法,相信地价必然上升。他们的理由似乎很充足:日本国土面积是美国的1/25,人口是它的1/2,上升是必然的。日本陷入到全民幻觉之中。大家都认为,东京将饱和,要建设第二个东京、第三个东京。
□ 事实上这种沾沾自喜的情绪在今天的中国中产阶层中也在近乎于疯狂地蔓延。外国记者和研究者惊呼中国崛起,中国人一开始将信将疑,慢慢就信以为真。世界舆论的表现,在我们看来更像当年与日本相关言论的翻版,唯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们将论调的中心重新预设一回变成中国而已。

让老百姓苦恼的房价
●日本房地产市场在1980年到1990年期间大幅上涨,住宅土地价格在10年中上升了3倍左右,之后大幅下跌。在后来的17年里,住宅土地价格下跌 50%。
日本房地产大崩盘必然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住房真实需求的下降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日本人口在1990年左右出现的断层现象和目前中国的情况非常类似。从人口分年龄组结构来看,1990年日本25至34岁人口组数量比1980年25至34岁人口组数量下降了20%,人口断层导致日本房地产市场真实需求下降,加速房地产价格下跌。
□ 从1998年到2007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10年高速发展。在住房体制改革、经济高增长低通胀和人口红利等多重利好因素推动下,住宅年销售量增长了 7倍,年销售金额增长了13.6倍。 <
……

卓越亚马逊服务承诺

品质保证:
卓越亚马逊向您保证所售图书音像软件游戏产品为合法出版单位出版,并可提供正规发票,与您亲临地面商店选购的商品享有同样的品质保证。卓越亚马逊还为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和配送费优惠,请您放心购买!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韩和元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