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再次向韩国谢罪引争议的背后

蒋丰 原创自 新浪博客 | 2010-08-13 02:51 | 收藏 | 投票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65周年。如今,在当年战争的“加害国”里面,唯一没有完全放下历史包袱的就是日本。现在,日本首相菅直人希望通过在“日韩合并”百年之际发表“首相谈话”的方式,反省那段把韩国占据为殖民地的历史,向韩国谢罪并争取获得韩国的谅解,让日韩间的历史认识问题告一段落,从而加强日韩在朝核及导弹问题上的合作。

不过,菅直人的这个想法刚一透露,就遭到群起而攻之。日本自民党总裁谷垣祯一指出“没有必要发表这个首相谈话”。超党派议员联盟——“创生日本”的会长安倍晋三发表声明,指出“这个首相谈话是对国民和历史的重大背叛,是无法容忍的。”日本《产经新闻》认为这个谈话有可能让韩国对日本的战争索赔问题“死灰复燃”,“肯定会给日本的未来留下重大的祸根。”

实际上,即使是在执政的民主党内部,也是有不同意见的。日本民主党政调会长玄叶希望菅直人“慎重对应,在发表谈话之前要在党内作充分详细的说明。”内阁官房副长官副山哲郎则认为“总是谢罪是不好的。”

尽管如此,日本政府在8月10日上午的内阁会议上还是确定了菅直人首相将在“日韩合并”百年之际发表首相讲话的基本内容。主要由“对殖民统治造成的重大损害和痛苦表示深切反省和由衷的歉意”,以及“交付”主要以图片和文字方式记录朝鲜王朝时代祭礼和主要活动的文物《朝鲜王室仪轨》。

这个“首相谈话”,不仅着眼于过去,还注重现在,指出日韩“两国经贸关系和人际往来日益扩大,联系极为牢固。”此外,这个谈话放眼未来,提到将继续开展人道主义合作,包括援助残留在俄远东萨哈林的韩国人以及援助朝鲜半岛人遗骨返还工作。在对朝关系上,也将与韩国开展合作。

有关“交付”文物事宜,此次“交付”的对象是日本过去的朝鲜总督府直接移交给宫内厅的诸多文物。由于根据1965年《日韩基本条约》缔结时敲定的关联协定,日韩双方相互放弃相关的财产和诉求权,因此此次的文物“交付”属于特例,如果得以实现相当于日本向韩国返还文物。

日本各界普遍认为,菅直人的讲话内容超出了预期。日本《产经新闻》8月12日发表右翼评论家樱井良子写给菅直人的信。其中写道,关于历史问题,日本政府已经多次谢罪了。从日中外交正常化时田中角荣的讲话到这次菅直人的“首相谈话”,日本已经进行了36次谢罪。从来没有哪个国家会这样做。她还指责这个“首相谈话”实际上就是菅直人与内阁官房长官仙谷由人、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三人“暗箱操作”的结果,并不代表日本政府以及日本民主党。

日本自民党总裁谷垣则指责这个“首相谈话”是“拖后腿”,“很可能影响未来的日韩关系”。日本“众人之党”党首渡边认为,菅直人的“首相谈话”发表得过于唐突,应该让国民进行充分的讨论。“奋起日本党”党首平沼赳夫还发表了抗议文,称“日本政府一方面表现出自虐的历史认识,另一方面还让韩国对战后赔偿抱有新的期待,对两国的未来绝对无益。”在执政的日本民主党内部,也有人认为这个谈话就是在推行“谢罪外交”、“卖国外交”。

对于这场“里外不讨好”的道歉剧,共同社称,菅直人不顾抗议强行发表道歉讲话,是基于东北亚秩序的剧变做出的战略考虑。中国的GDP即将赶超日本,可能在年内成为“全球第二的经济大国”。日本政府消息人士认为:为和在经济、军事领域日益强大的中国展开势均力敌的交锋,需要“战略性地利用日韩关系”。

这样看来,菅直人的“首相谈话”最终可能成为一种“表态”,他的真实意义恐怕也不是单纯的“负荆请罪”,“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地方,或许更加引人注意。(写于2010年8月13日)■
个人简介
《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