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同儿子谈社会上的有些现象,不经意间他说出“扯淡”,当时我的声调提高了8度,我说“你说什么?扯蛋”。儿子急忙回应道:“我说的淡是淡出江湖的淡,您想歪了吧”。为此儿子上网查了“扯淡”这个词条。
基本信息
扯淡 chědàn [nonsense;talk nonsense] 〈方〉∶胡扯;闲扯
详细释义
【扯淡】1.胡说八道。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 杭 人]又有讳本语而巧为俏语者……言胡说曰‘扯淡’。”《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我想当初佛爷,也是扯淡!”《儒林外史》第二二回:“ 卜诚 道:‘没得扯淡!就算你相与老爷,你到底不是个老爷!’”2.指闲扯。《西游记》第六四回:“但不可空过,也要扯淡几句。”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修札》:“无事消闲扯淡,就中滋味酸甜。”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所谓‘扯淡’一词,实较难译。也就是没有可说而又强要说,既无帮闲的才能,又要做帮闲的事之类。”3.没意思;不相干。 明 纪振伦 《三桂联芳记·征途》:“思量做这官儿,真个叫做扯淡,一连饿了三日,不尝半口汤饭。” 清 赵庆熺 《香销酒醒曲·雨窗排闷》:“西风裏,这扯淡的芭蕉惹是非。”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十章:“‘别问这扯淡的话吧,’有人反对说,‘当兵打仗,山南海北,这哪有个准儿!’”
典故
扯淡,是中国民间文化的经典造词,根据地域不同有各种叫法,比如:白呼,忽悠,夸白等,又因为各地的文化差异,很难给予准确的定义,只能求大同定义为:没有根据的闲扯、没事干胡说八道。下面具体的解释一下: 先说淡字,淡本来应该是指味道,比如说"这水太淡",本是个形容词,但也可当动词用,《水浒传》里的黑旋风李逵同志就常说"这些日子没沾一点荤腥,嘴里都淡出个鸟来了";再比如"淡出江湖",这里的淡字都是动词。而扯字跟淡字,无论如何也没有扯到一块的理由。但如今既扯到了一块,则必有其来历。它们两字用婚姻来形容的话,它们是二婚,这扯字的原配其实本应是"蛋"字。"蛋"字本意是卵,比如鸡蛋、鸭蛋、龟蛋等等。 扯淡一词出现在书面的历史并不长,据考是五四时期。扯蛋原本是民间俚语,市井之言,后被文人借用,却又嫌蛋字不雅,有隐指男人裆下的意思,便自行把蛋字改成了淡字,以示清高,后沿袭下来。
看了上面的文字,我的心情约感沉重。(我儿子今年18岁了。现在年轻的一代受网络的影响是巨大的)。为此我问儿子扯淡这个词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他回答说:从词意上说是贬义词,但是现在大家都把它当成了一种口语了。我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讲:扯淡这个词在你们年轻人面前可以讲,但是扯淡这个词在我们6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的耳朵里,扯淡这个词是等同于扯蛋的,是不雅之词。因此今后在说扯淡这个词的时候一定要看当时的情况,比如有长辈和不熟悉的年轻的女人的时候,就不要用扯淡,可以改用胡扯、胡说八道。儿子听了后点头认可。人活到老真正应该学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