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游散记(九):从外滩到豫园

赵峰 原创 | 2010-08-03 00:44 | 收藏 | 投票

东游散记(九):从外滩到豫园

 

724日晚。

穿过南京路,到了外滩。

以往的观念中,外滩就是一个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金钱、美色、洋车、霓虹是其招摇的风景。可以理解,外滩是资本主义登陆中国的最初阵地,资本主义文化中那些糟粕的东西会在这里沉淀并发扬光大。当然,这只是看问题的一个角度。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外滩也在引进吸收资本主义文化中那些先进的东西,包括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其他现代理念;从近代一直到今天,这些东西对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过重要的影响。

外滩早年就是上海乃至中国的金融中心和商业中心。现在外滩还保留着大量早期建筑,还有大量金融机构入驻这里。外滩对面的陆家嘴,更是金融机构的聚集中心。看着那些宏伟华丽的金融大厦,进一步感觉到全国财富地势正在向上海,向外滩和陆家嘴倾斜,这里无疑是全国最重要的财富中心。人们争相对着巍峨壮观的金融大厦拍照留念。看人们热烈而兴奋的表情,似乎感觉到某种膜拜的气氛。是啊,现代社会里,对金钱的膜拜才是最真实的宗教。

沿着外滩,走到新开河北路,右转,进入古城公园,穿过公园,就到了豫园老街。公园的东边是现代化的外滩和金融机构,西边则是象征传统的豫园和城隍庙。古城公园是新修才几年。大规模搬迁和投资建设这样一个开放式的公共空间,其重要理念之一是希望在视觉上消除传统和现代之间的隔阂,实现过去和现在的平稳过渡。穿过古城公园,就到了豫园老街。豫园原是一处私家园林,是上海最著名的古典园林景观之一。豫园隔壁,是另外一组传统建筑群,老城隍庙。豫园和老城隍庙的周边,是集购物、娱乐、餐饮、观赏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圈。这一区域的建筑,一律是传统风格,红墙黑瓦,雕栏画栋。充做商场、酒楼、店铺的楼宇之间,还有着园林式的亭台楼阁,其间的水面、湖心岛、水榭和曲径,将一个商业区装扮成典雅的园林。

在老街上从容走着,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那些具有怀旧或传统意味的经营项目,如拍老上海滩照片的,放映老电影的,卖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传统手艺的,让人感觉遥远而亲切。挤在一群学龄前小朋友中间,看了一场拉洋片,实在饶有趣味。拉洋片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是一种原始的动画。表演使用的道具是一个大木箱。木箱设有镜头,观者通过镜头观看箱内的动画。箱内装有数张图片,并使用灯光照明。一组图片通常是一个小故事或小笑话。表演时操作者拉动绳索,操作图片卷动并配以说唱,解说故事内容。一个故事或者笑话最少包括两张图画。先出现的图片显示一个正常而平淡的效果,比如一个光头坐在树下;再叠加一张图片制造出喜剧的效果,比如一个小孩从树上向光头拉尿。这种简单的故事和操作,很能适应儿童的理解能力。就技术来说,拉洋片实在是过于简陋,同现在的网络游戏相比,简直是土得掉渣。不过我倒是觉得,这样一种简单的动画,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也许比网络游戏更能培养人的想象力。

豫园商业区并不是很大,那种传统的氛围让人感到很舒服,我兴味盎然地转来转去走了几圈,很晚才依依不舍离开。回宾馆的路上,尽管感觉惬意,想到外滩和豫园所隐喻的传统和现代,还是有一些别样的心绪涌动。

现代化的背景下,社会经济生活的急速流变可能使我们疏远了自身,模糊了自己的来由和去路。努力保存传统的文化,保留和重建传统的建筑和景观,也许只是为了给在现代化大潮中努力挣扎的疲劳孤独焦虑绝望的人们一个虚幻的安身(安魂)之所。现代化已经彻底撕裂了传统,融合传统或者重新聚集传统都不过是幻觉。传统的浮现只是现代人自我营造的一个安慰,连回光返照都谈不上,传统确实已经消失,而历史是不可逆的。

看过贾樟柯的《海上传奇》,他似乎想用影像的方式记录上海的一些历史片段,保留下一些历史的记忆。从形式上来说,传统的东西也许可以保留。即使传统建筑被夷为平地,在其遗址上成长起茁壮繁茂的水泥森林;借助于现代信息手段,传统也可以储存。但是,当整个文化氛围消失之后,回归过去的时光隧道就封闭了。即使我们能够看到、听到甚至触摸到传统的遗迹,但我们却无法进入传统。有一天,我们所熟悉的那些东西,会变得化石一样冰冷而坚硬。

这样想着,有些莫名的惆怅。

 

个人简介
没有经过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的。 ——苏格拉底
每日关注 更多
赵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