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为什么歧视穷人?
郭德纲徒弟打记者及郭德纲“护犊子”引发的风波已经过去一个多月,cctv的气势汹汹,btv的赶尽杀绝,同行前辈的集体申讨,得意弟子的大义灭亲……之后,德云社又开张了。歌舞升平,笑声朗朗,郭德纲夹着的尾巴又翘了起来。
打记者事件发生后,郭德纲在相声和博客的回应中,有不少耸人听闻的言辞,如“记者不如妓女”,打人的徒弟是“民族英雄”,对不讲理的中国人要有点“狼性”等等。这些极端的言辞随即成为媒体和“倒纲”网民攻击郭德纲的板砖,郭德纲扔出这些砖块时有多用劲,这些砖块砸向他时就多有力。这些言辞倒没有引起我多少注意,在这个“秀”的世界,语出惊人只是为了哗众取宠,少在意就是少上当。不过,郭德纲在这一事件中几次提到 “穷人”一词,还是引起我的注意。郭德纲并不否认自己圈占了公共绿地,怪只怪他邻居中几个仇富的“穷人”,鬼鬼祟祟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偷偷摸摸败坏他的名声,这才引来妓女不如的BTV记者的偷拍……说到“穷人”一词时,郭德纲的语气充满着鄙夷和仇视,用一连串的成语如“穷极无聊”“穷凶极恶”来形容,那语气和后来cctv批判他的时候如出一辙。
汉语中“穷人”一词的使用,往往内涵着歧视。对待“穷人”的态度,中国人往往更多的是回避,或者排斥。比如世俗观念里的“救急不救穷”,“笑贫不笑娼”等等,既反映人们对待金钱的态度,也就反映人们对待金钱竞争中的失败者穷人的态度。这与西方的观念有些差别,英语中的“poor”,有着不幸、可怜的涵义;在基督教的传统里,甚至认为大街上的乞丐后面可能站着耶稣。不过,尽管世俗的势利传统对穷人有着诸多的不敬和不屑,但就公共道德而言,至少在表面上,还是要装出对穷人的某种怜悯,哪怕仅仅是为了撑一下门面。郭德纲的语气,表现出一种斩钉截铁的态度。好像穷人就是他的仇人,好像他刚刚被穷人抄过家。郭德纲那种毅然决然的态度,像是要显示自己祖上八代就是富人,至少要显示自己早已经洗干净脚上的泥巴并穿上了白色的鞋袜。郭德纲自己也是苦孩子出身,而且,不久之前还是苦孩子。他前些年到北京混世界的时候,还住过桥洞,那种凄惨跟一般农民工差不了多少。众所周知的也是他自己津津乐道的,就是他在天桥茶馆讲相声时,二十块钱一张票,最少的时候只有一个听众,人家还是进茶馆避雨的。郭德纲现在讲这些逸闻趣事的时候,已经有些炫耀的味道了,他在用曾经的落魄来反衬今天的辉煌。郭德纲终于不再是那个人见人烦的落魄戏子,他成为娱乐圈的风云人物,成为相声界的成功人士。他的相声专场,门票数百元还一票难求;走出桥洞之后,他不仅住进了豪宅还豢养了打手,出入有宝车,环视有美女。郭德纲不仅脱了贫,还跻身进入“文艺圈”富豪的行列。可能因为曾经的受穷带来的痛苦太深,郭德纲对穷人的歧视也是警示自己要远离贫穷。
没有必要指责郭德纲忘本——如果没有当年那些只出得起20元听他相声的穷人的捧场,也许就不会有他今天几百元票价的相声专场。对穷人的歧视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个社会的普遍问题。现在,我们的和谐社会已经分解为差别如同沟壑的两大阶层——富人和穷人,富人的财富足够庞大,而穷人的人数也绝对庞大,正是亿万穷人的足够穷,才支撑着少数富人的足够富。在我们曾经的记忆里,工人和农民曾经有过崇高的社会和政治地位,他们曾经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柱石。但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所亲历的,与我们章程上写的旗帜上画的及口号里喊的已经全然不同了。工人阶级下岗了,农民的土地也在慢慢失去,剥夺了有产者之后的无产阶级,经过一个轮回,再次成为名副其实的“无产阶级”。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只能是经济地位的反应,你拥有什么样的经济地位和经济权力,决定你拥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权力,政治地位和政治权力。既然成为无产阶级,既然成为马克思所说的除了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的自由人,工人或者农民工,就只能主动将自己的皮呈上,任由资产阶级去鞣。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成为无所凭依的弱势群体,成为资产阶级的刀下鱼腩。于是,富士康的孩子们一次又一次无可奈何爬上楼顶,江西宜黄的“钉子户”面对强拆只能与自己的房子同归于尽……无产阶级失去了作为人的尊严,他们只是机器,只是机器上的螺丝钉,他们的作用只是作为生产利润的工具,最多只是会说话的工具。他们不需要从工作中获得乐趣,不需要在生活中实现价值,他们的乐趣不值得关心,他们本来就没有自身的价值。他们的收入必须压得很低很低,只要能够将劳动力再生产出来就可以。只有维持工人阶级的低工资,才能保持“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才能保证外贸顺差,保证出口创汇。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经济学也主张自由、平等和人权的,但是,经济学总是富人的意识形态,因此,如果工人的自由、平等和人权与富人的经济利益相冲突,他们宁可接受富人的经济利益而不是穷人的自由、平等和人权。于是,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对最低工资法、对工人提高工资改善生活的要求持强烈反对的态度。在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视野里,效率、利润、GDP具有压倒一切的价值,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是一件完全无关的事情。
当中国的GDP成为世界第二时,没有多少人为此欢欣鼓舞,人们大多明白这个世界第二的内涵究竟是什么。GDP的世界第二远远不是国民福利的世界第二,远远不是综合国力的世界第二。在很多方面,这个世界第二甚至是个讽刺。比如,中国的基尼系数、税收负担、贪污腐化等等也名列世界前列,同时,中国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则处于世界最低水平。收入分配不公成为改革以来最严重的问题,事实上,中国的改革发展过程,就是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过程,从而是劳动者不断被剥夺的过程。中国劳动者收入之低也是堪称世界奇迹,据对全国300家上市公司的调查,其工资支出在总成本中的比重仅仅占到8%,而在美国,相应的比率是30—40%。资本主义的美国,曾经被我们看成是贪婪黑暗的国度,但我们的现实,却不是想象中那样理想。当一个社会80%以上的财富及获得财富的机会被1%的人群所控制的时候,你很难想象这还是一个公平的有希望的社会。不是每一个富人的每一块钱里都有着血,但是,富人们都知道自己原始积累的性质。于是,在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面前,富人自己感到了不安全;他们可以说穷人有仇富心理,但他们明白自己心虚。于是,越来越多的“精英们”选择移民以保持自己的财富——郭德纲也因为有人骚扰他侵占公共绿地而想到移民。这样,中国的劳动者创造的财富,首先是落入的中国的精英和权贵手中,然后将辗转进入发达国家。其实,发达国家的资本家也在大量直接剥削中国劳动者。中国现在被称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姑且不论“大国”与“强国”之别,仅就产值产量而言,相当一部分产品实际上是发达国家企业生产的。众所周知,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产业开放度最高的国家,绝大多数行业都有外国资本渗透,相当多的行业已经被外国资本控制。据说,高盛不仅在操纵中国的金融,还在操纵中国的养猪业;国际粮食巨头ABCD不仅操纵了中国的大豆,操纵了中国的食用油,他们的魔爪从广西到东北,正在伸向中国的玉米;还有,跨国巨头不仅操纵了中国的洗发水市场,还逐步向自来水行业渗透……我们世界第二的GDP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是外国企业的产值,是输往国外的利润。我们当然应该感谢外国资本的进入给我们提供的就业机会,但是我们还应该记得,外国资本给我们提供的工资不仅远远低于他们国外企业的水平,甚至低于我国企业的水平。想一想富士康跳楼的孩子们,想一想血行工厂中挣扎的人群,我们知道,我国无产阶级的贫困化不仅是中国资产阶级剥削压迫的结果,而且是全世界资产阶级联合剥削的结果。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们为自己综合国力的增强而兴奋。国力增强的象征之一就是我们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规模最大的国家。由于庞大的外汇储备,由于巨额的财政收入,如果不是看到大街上的乞丐,不是听到山西黑窑里的惨叫,我们真的会以为自己已经足够富强。这又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怪异现象——一方面国家富得流油,钱多的花不完,另一方面老百姓穷得住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政府手里的钱实在太多,于是大量由于购买外国国债,先是大量购买美国国债,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大债务国的最大债权人。借钱给人本来是急人所难,应该得到感激才对,可是,无赖国家不仅没有一点感激,还从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遏制和围攻我们。更无耻的是,美国实施的一系列货币政策在使我们的外汇储备贬值的同时,使我们辛辛苦苦牺牲环境牺牲劳动人民福利换来的财富化为乌有。其实我们自己还远远不够富裕,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的短缺仍然是一个严重问题。但是,我们似乎更愿意为富人而且是外国的富人锦上添花,而不愿意为本国的穷人雪中送炭。我国外汇储备中相当一部分购买了美国的次级债。美国次级债用于解决美国低收入者的购房问题,而正是这些债券将世界经济拖入今天的萧条境地。今天,随着两房的退市及进一步的经营恶化,我们的数千亿次级债面临成为废纸的危险。这又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我们自己的老百姓没有房子住,却购买别人解决穷人住房问题的次级债;而且,作为投资,很可能要打水漂。所有的外汇储备都是劳动者的血汗,经过一个个复杂的金融环节,最终改善了外国政府的财务,甚至改善了外国穷人的住房,而我们的穷人只会变得越来越贫穷,越来越失去依靠并失去自尊。
一个人失去了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就将失去尊严。一个社会阶层也是这样。在无产阶级成为真正的无产阶级之后,其经济地位下降决定了其社会地位的下降。由此,郭德纲歧视歧视穷人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这不过是一种社会观念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