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第一》
译文:有子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对父母尽孝道,对兄长尽悌道,而他在社会上又喜好犯上,这样的人是很少的;如果一个人不喜好犯上,而他又喜好造反作乱,这样的人是不会有的。道德
孔子把“仁”的理解和分析工具用到了极致,简直可以说“仁”就是孔子哲学的灵魂。在他看来,社会的和平与发展来源于“仁道”。这种仁道体现在一些生活的细节中。比方: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就会尊重领导、尊重他人;一个尊重领导的人,他应该不会乱来的,这从社会生活中是可以观察到的,应该说是比比皆是。
一个成功的人士,她会致力于孝道和悌道的倡导与文明。他们明白孝道和悌道是成功的基础。只有把孝道和悌道做得更好,事业才会更成功、基础才会更广泛。维护了事业的基础,也就是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基础,使得社会安宁、团结。人人都行仁道,社会团结稳定,并容易造就盛世伟业。
而孝道和悌道又是相互借鉴的。孝道是对父母尊敬;悌道是对兄弟姐妹的尊重和友善。在孝敬父母的基础上,做到对众人的尊重和友善的人,就是对社会的孝道和悌道。而这时社会的“仁”的根本。
在矛盾着的现实社会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间的交力,往往形成人与人之间只有斗争的假象,而忽视了从整体看,绝大多数人是孝道和悌道的。把孝道和悌道重叠、综合利用起来的人才是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包括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