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革命

赵峰 原创 | 2011-10-11 21:38 | 收藏 | 投票

 英国的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革命

 

威廉.配第(16321687)是活跃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在具体讲述配第的经济思想之前,介绍一段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的历史,也不算离题。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宗教改革有着紧密的关联,根据武汉大学宗教史学家赵林的说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本质上就是一场宗教革命。

 

16世纪英国的宗教改革,要从亨利八世(14911547)的离婚案说起。亨利八世是从他英年早逝的哥哥那里继承王位的,同时他还娶了他的嫂子凯瑟琳为妻。凯瑟琳来自西班牙王室,是一位典雅而端庄,仁慈而贤淑的女性。作为王后,凯瑟琳是亨利八世曾经的六个妻子中最称职的,她也得到朝中大臣及百姓的广泛的爱戴。随着岁月的流逝,凯瑟琳作为女人对亨利不再那么有吸引力了,而且他们一直没有儿子。亨利爱上了凯瑟琳年轻而漂亮,妖艳而风流的使女安.博林。在博林的撺掇下,亨利决定与凯瑟琳离婚。在天主教的世界里,离婚是不被允许的,何况是国王。亨利找到罗马教皇,要求得到“特批”。亨利提出的理由是,她与凯瑟琳的婚姻是非法的,按照圣经的教义,迎娶嫂子是不被允许的。在亨利看来,他和凯瑟琳之所以一直没有儿子,原因就在于他们不合法的婚姻受到了上帝的诅咒。罗马教皇不敢轻易答应亨利的请求,因为凯瑟琳是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的姑姑,而罗马教皇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开罪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亨利八世是那样一个敢作敢为的旷世英雄,罗马教皇的不支持甚至阻挠改变不了他的决心。由于亨利八世的坚持,教皇对他发出了对他本人及英格兰人实施“绝罚”的威胁。

在那个时代的基督教世界,由于医疗技术的落后,死亡是人们经常要面对的事情。人们并不害怕死亡,害怕的是死后不能进入天堂。能否进入天堂则由教会机构判定。一个人的行为合乎教义,死后自然进入天堂,否则就只能进入地狱。当然,人们可以犯错,但只要忏悔并得到教会的赦免,也可以避免进入地狱。所谓“绝罚”,就是因为违背教义或者屡教不改,被教会组织所抛弃,不允许参加宗教仪式,被剥夺作为教民的资格。“绝罚”当然是一项相当严厉而恐怖的惩罚,对一个国家尤其如此。在如此危急的情形下,1534年,亨利八世决定实施宗教改革。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就是脱离罗马教廷,建立自己国家的宗教(英国圣公会),国王成为本国的宗教领袖。在与罗马教廷闹翻之前,亨利八世还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当路德在欧洲大陆掀起反对罗马教廷的新教改革的时候,亨利八世是罗马教廷坚定的同盟军,他亲自撰写小册子批驳新教教义,还任命他的挚友和精神导师托马斯.莫尔(14781535)组织文化和武装的力量阻止新教浪潮对英格兰的冲击。莫尔本来是一位谦谦君子,但在抗击新教风潮的过程中则显得异常坚定而残忍。现在,当亨利八世站到罗马教廷的对立面时,莫尔不再愿意与他站在同一战线了。莫尔对天主教有着坚定的信仰,他反对亨利八世的离婚及率领英国脱离罗马教廷的荒唐行为,同时他还反对亨利八世对教会财产的没收以及圈地运动。他的《乌托邦》反映的就是他对亨利八世圈地政策的抗议。为此,莫尔被亨利八世处以死刑。与后来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紧密相关的一个事件就是亨利八世对天主教会财产的剥夺。对于亨利八世来说,剥夺教会财产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和功能。一是作为对忠诚于罗马教廷的天主教徒的惩罚;二是充实国库;三是笼络支持自己的力量。亨利八世将没收的教会财产贱价卖给政治上支持自己的新贵族,建立起一支与罗马教廷抗争的力量,这股力量后来成为掀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势力。

亨利八世之后,他年幼的独子继位,这就是爱德华六世。爱德华在位仅六年,但他的统治巩固了英国圣公会的地位,基本上完成了亨利八世开始的宗教改革。1553年爱德华去世后,他的大姐也就是凯瑟琳的女儿继位,这就是玛丽一世。玛丽是一位坚定的天主教徒,也许是出于为母亲复仇的动机,她不仅恢复了天主教信仰,还残酷镇压新教,屠杀了大批新教徒。为此历史上对她有“血腥玛丽”的称谓。玛丽一世无后,去世后由安.博林的女儿继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伊利莎白一世。伊丽莎白恢复了新教信仰,但不再迫害异教,主张宗教宽容。伊丽莎白在位的45年,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在这位“童贞女王”强有力的领导下,英国国力不断增强,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还打败了西班牙,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从亨利八世的父亲亨利七世(亨利.都铎)开始,英国进入都铎王朝。对经济思想史来说,都铎王朝有着重要意义。正是在都铎王朝时期,英国实施了系统的重商主义政策,从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巨大进步。亨利八世时代实施的一系列促进工业发展,振兴国民经济的政策,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都铎王朝时代的英国实际上重商主义政策的实验场所,也是从这个时代开始,国家政策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才开始全面而深刻地展现出来。伊利莎白一世无后,随着她在1603年去世,都铎王朝的统治宣告结束。

根据英国的王位继承法,王位由斯特亚特家族继承。开始斯特亚特王朝的是詹姆斯一世。詹姆斯是伊利莎白的堂妹玛丽.斯图亚特的儿子,而玛丽.斯图亚特是曾经的苏格拉女王,天主教徒,她因为谋反被伊丽莎白处死。詹姆斯一世似乎是一位知识渊博但政治才能平庸的君主,除了生活奢侈之外,没有多少出格的行为。1625年詹姆斯一世的儿子查理一世继位,实施了一系列对新贵族不利的政策,如对新贵族征收新的土地税和财产税,英国的宗教对立再次白热化。由于议会反对查理一世的增税政策,在16291640年间,查理一世有11年没有召集议会。在此期间,查理一世持续迫害新教,导致大批清教徒流亡美洲。查理一世的残暴统治引起了苏格兰清教徒的反抗,国内形势日趋紧张。1640年,为了筹措战争经费,查理一世决定重开会议。议会的重开并没有解决查理一世想要解决的问题,反而将英国带入一场更加深重的混乱之中。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已经壮大,足以和王室抗衡。重开的议会实际处于新兴资产阶级及新贵族的控制之下,他们不仅反对增税,还要求追究国王滥用权力之罪,要求处死国王的近臣。支持国王的力量和支持限制国王权力的力量针锋相对,在政治和军事上展开角逐,英国资产阶级开始。1642年,查理一世离开议会控制的伦敦,前往北部组织军队讨伐议会。几经反复,奥利弗.克伦威尔领导的议会军战胜了保皇军,控制了政局。1649年,资产阶级新政府处死了查理一世。1653年,克伦威尔自封为为护国主,解散了议会,实施军事独裁。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对政权的争夺使英国政局再次陷入混乱,斯图亚特家族趁机东山再起。1660年,查理二世承诺赦免革命者之后回国即位,封建王朝复辟了。查理二世信守诺言,没有对新教徒采取报复;但是,由于查理二世无嗣,他死后王位将由其弟弟詹姆斯二世继承,而詹姆斯二世是天主教徒,可能会采取于新教徒不利的政策。于是,部分议员提出“排斥法案”,希望以立法的形式排斥詹姆斯二世。这个法案的支持者被叫做辉格党,代表资产阶级、新贵族、平民的利益,同时也代表新教。法案的反对者被叫做托利党,代表世袭贵族和天主教徒。不过,这个法案最终没有通过。1685年,詹姆斯二世继位,果然恢复了专制统治,恢复天主教,并残酷迫害新教徒。詹姆斯二世的统治引起全国上下的一致反对。1688年,辉格党和托利党合作,发动宫廷政变,邀请在荷兰执政的詹姆斯二世的女儿玛丽及有新教徒背景的玛丽的夫婿奥伦治亲王回国执政。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限制。英国君主立宪的政体得以建立,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初步达成。

作为政治经济学创始人之一的威廉.配第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一位风云人物。年轻时配第曾经在伦敦行医,因为其杰出的医术,得以进入上流社会,结识上层人士,其中包括克伦威尔的儿子。后来,配第还担任了小克伦威尔的侍从医生,随同征讨爱尔兰。小克伦威尔任命配第担任土地分配总监,负责测量并分配议会军占领的土地。这是一项肥差。具有卓越经营才能的配第通过各种手段,为自己挣到了13000英镑现金和18000英亩土地,在数年间就成为英国屈指可数的富豪。擅长交际并有着独特眼光的配第还结交了后来成为国王的詹姆斯。1659年,凭借与资产阶级革命阵营中上层人士的关系,配第被选为国会议员。1660年,封建王朝复辟,查理二世继位。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配第受到了政敌的攻击——对他的政治地位及财产的攻击。正是凭借他与詹姆斯的亲密的私人关系,配第不仅没有受到迫害,还被授予骑士爵位。因此,马克思说他是一个毫无气节的投机者。

 

最后再回到正题。说英国资产阶级本质上是一场宗教革命可能有些勉强,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实与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有着紧密的关联。如果没有亨利八世的离婚案,可能不会有17世纪英国的宗教改革;如果没有17世纪的宗教改革对传统财产权利的触动及其进一步引发的利益斗争,也许不会有18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至少在革命的时机及形式等方面会有所不同。亨利八世被妖艳的安.博林吸引对历史而言纯粹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但这一偶然事件的发生却使历史按照其自身的逻辑演绎出一系列似乎具有必然性的后果。

这样说起来,历史真的是充满趣味——一个国王的喜新厌旧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进一步引发了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一场革命。

个人简介
没有经过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的。 ——苏格拉底
每日关注 更多
赵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