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建设的春天来了!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未来中国的文化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将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文化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国。
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对文化领域的发展和改革作出重大决策和全面部署,吹响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号角,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提出“弘扬中华文化”的论断,意在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善于汲取中国历史文化的营养。应该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国家立于不败之地的决定性因素。
十七届六中全会闭幕了,我们仿佛听到,加快文化建设的脚步声正铿锵而近,我们依稀感到,文化春天的和风正扑面而来。处于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 我们应当有强烈的机遇和使命感。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重大的历史任务提出来是本次全会很突出的亮点和要求。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接受本网专访时表示,公报透露的内容表明中国共产党对未来中国的文化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将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文化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国。辛鸣说:“一个社会,老百姓仅仅吃饱穿暖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文化。文化仅仅是那些风花雪月是不够的,文化更重要的是给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提供精气神。要为这个社会、这个民族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要给大家提供共同理想,要知道我们为什么去奋斗,未来目标是什么,要给大家提供精神家园,要提出道德标准。如何完成这些功能呢?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要深刻领会六中全会精神,文化高地,不是一峰独秀,而是群峰竞研。没有广大人民的参与,文化高地就是空中楼阁,沙上聚塔,不稳固也不会长久。在我国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的同时,文化的软实力、全球影响力不足是一个令人忧心的事实。
一方面,我们的中石化、中移动等大型公司跻身世界500强行列,另一方面我们的文化企业却鲜有名扬世界的品牌代表;一方面,美国的文化商人把中国的花木兰故事拍成电影热销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中国的创意产业尚在发展初期,走向世界的能力还很弱小。目前,全国500多家出版社的收入总和,不及德国贝塔斯曼集团一家的年收入。一个严峻的现实是:全世界每100本图书,85本由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全世界每100小时音像制品,74个小时由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美国生产的电影占全球影片数量的10%,却占用了全世界一半的观影时间。
二.按照全会的部署,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是另外一处关键点。公报说,中国将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资本市场在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方面,都可以有所作为;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将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注入活力。
一句话, 中国!建设文化强国的高潮就要来了! 让我们张开双臂插上翅膀,去迎接这即将到来的美好春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