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50后当今的“婚恋观”

陆玉香 原创 | 2011-10-02 18:37 | 收藏 | 投票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我们,是人生旅途最坎坷,最艰辛的一代。三年“自然灾害”的侵袭,势如破竹的“文革”洗涤,席卷全国的“下乡”冲击,市场经济的“下岗”迷离。让我们始终在惊涛骇浪中艰难地搏击。

   我们这一代更是封建社会残余思想和新型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接轨中的浪潮儿,虽没有上一代所承受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精神桎梏。却也被“文革”极左路线的强力熏陶而蒙上了心灵的枷锁。成了人性被“禁欲”,思想被“囚禁”的最封闭的一代。当时的社会,特别是我们的父母辈,只要有一个人婚姻出轨,立马会遭致千人恨、万人骂,甚至难逃“罪不可赦”的“牢狱之灾”的惩罚。

   而对于我们则更是谈恋爱犹如“谈虎色变”的境地。“未婚先孕”更是会让世人“嗤之以鼻”成为笑柄。因此,当时的谈恋爱过程最大的逾越莫非就是接吻,一般也只是牵手而已,再不会越“雷池”一步。。。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我在农场经历过的某一件事。记得,那是我进农场的第二年吧,某一天干完农活之后,累了一天的人们都早早的进入了梦乡,半夜时分,突然被一阵阵急促的哨声从睡梦中惊醒,在广播喇叭的催促声中大家被聚集在食堂里,原来是连队某一对青年在河塘上谈恋爱被逮个正着。这在当时的年代,那可是犯了大忌。于是,马上就在食堂里对他们召开了全连的批斗会。。。总之,在我们那个风华正茂的青春年代,一切都被禁锢、限制、扼杀。。。

   于是,也就有了为“贞节”而忍辱负重的事列,为儿女固守不幸婚姻的牢笼,为住房问题而不得不凑合的夫妻,为真爱不得不放弃的意念。特别对西方的那一套婚外情恋的生活方式更加的不可思议,难以接受。

   有一句成语谓之曰“物极必反”,也就是说 “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人类历史的发展也屡屡印证了这一点。“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改革的浪潮,信息的高速发展,也让我们这一代50后的思想意识来了一个彻底大翻转,是拨乱反正也好,是回归自然也罢。总之,在我们50后的思想意识中有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其深度、其广度、真有其“过之而无不及”之态。绝不亚于当今80后的思想开放程度。我之所以敢这么“大言不惭” ,因为,退休后的业余生活中,让我“耳濡目染”了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不少事例。网络上,媒体中也不乏报到过许许多多的案例,“新老娘舅频道”的开播更成了调解我们这一代人家庭纠纷的最主要的报导。。。

   “婚外情”“第三者”俨然成了当下最时尚,最“堂而皇之”的“爱情游戏”。不仅不为世人所唾弃,还美其名曰“出轨”,“出轨”言下之意只是人们生活旅途中的偶尔的轨道偏离,纯属正常,大有褒义之嫌。更有甚者,外遇成了时下公认的社会风气。似乎,没有外遇的人反而成了让人轻视、显示无能的象征,真可谓,“此一时,彼一时也”。

    有人曾经这样评判当今不断上升的“离婚”率,谓之曰:“这是表明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确实,人们对婚姻的认识态度不再像以往那么守旧,那么固步自封。寻求真爱,寻求自我保护的意识日渐浓重。这确实是社会发展的进步使然,可喜可贺。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在自我保护的意识形态中难免不混杂着“见异思迁,寻花问柳”的诸多责任、道德问题。当然,时下“道德”似乎也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开始渐行渐远。。。

     时事造人,说的一点不错。当下的50后,早年承受着历史给予的太沉重的精神压力和婚恋桎梏。如今正值退休安享天年之际,又正面临信息化时代的浪潮冲击。于是,放纵自己长期压抑的情感,成就了当今婚外恋的主力军作用。“大有拨过去之乱,反今日之正之势”,对此社会现象是该赞扬呢还是该谴责呢?相信谁也说不出个因为、所以然。。。

    也许,有人自认为这是对家庭的负责,即所谓的“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即维护了家庭的利益,又满足了精神自我膨胀的私欲。何乐而不为!殊不知,这和封建社会的“三妻四妾”又有何两样。只是社会制度不同而已,前者明,后者暗。性质相同,名称不同。

    虽然,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也很难界定孰是孰非,因为太多的物质利益造就千百万个家庭难以长厢厮守却依然维持着表面的和谐,再婚家庭的财产、子女因素又导致无数的婚姻再次破裂。这无不与当今的社会因素产生关联。于是,同居、暗恋、婚外情的普偏现象,也就具有了它的必然性和滋生的土壤。也就自然而然的被人们接受,成了当今社会的默认状态。

    只是,在这“鱼龙混杂,是非难辨”的情景下,难道人间的“真爱”就这样真的被物质,被性欲所抹杀,所埋没了吗。什么是真爱,什么是私欲,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又该从何来界定呢,呜呼!

    如果,人们只是以暂时的开心快乐来恒定其生活的内涵,那似乎也太亵渎了“爱情”的真谛,亵渎了人与动物之间最本真的纯真性感的区别。

    我崇尚“普希金”为爱的执着,我欣赏“徐志摩”的敢爱敢恨,我挚爱“梁祝”的生死之恋,我钟情于“泰坦尼克号”的我心永恒。虽然他们各自的结局都很悲惨。但他们的真爱却成了千古绝唱,万世传颂。。。

    我坦诚我只是“沧海一栗”,我对真爱的理念未必符合当下的社会潮流,甚至会被时代所淘汰。但我依然崇尚完美的“真爱”,虽然很茫然,也许很无奈,抑或太古板。但我渴望人间真爱的情怀固守不变。。。。。。

音乐

 

陆玉香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1973年 上海市平凉中学毕业 1974年 南汇东海农场(会计)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