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輶如毛

包晓光 转载自 http://blog.tianya.cn | 2011-11-06 14:07 | 收藏 | 投票

 

  
    下面是最后一段:“诗曰:‘德輶如毛’”。《诗经》上又说,以德行修养来教化黎民百姓,是很容易的事情,就像拿起一根羽毛那样轻而易举。说实话,要管理好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所需要的社会成本,实在是太高了。政府随便推行一项制度,比如医改、教改、社保制度等等,落实好任何一个政策,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但是,如果能够把国民的道德教育搞好,让大家都能学习孔夫子的教导,都能行仁义礼智信这“五常”,那么,这个社会管理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现在很多人羡慕西方的社会管理方式,说西方民主国家是“大社会、小政府”,社会管理成本远远低于我们。的确如此,西方那一套成熟的社会管理体制,效率的确高出很多。不过我们要看到,中国古代的社会管理,也未必如以前教科书上讲的那样一团糟,大多数时候都秩序井然,是名副其实地叫做“大社会、小政府”。我们看中国古代的一个县衙,就那么几个人,一个县太爷加上一班差役,就把全县的事情都管了,司法、教育、生产等等,全管完了,社会管理成本是非常低的。古代社会也没有现在这么多贪腐现象,也没有这么多群体事件,大多数时候老百姓的日子能够自给自足,还是挺稳定的。


    我们看现在的中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一直到今天,虽然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贫富差距严重,社会问题丛生,人心浮动,动不动就出现很让人揪心的群体事件。为什么会如此?当政者应该反思啊!这么些年执政虽然成就有目共睹,但也有失败的地方,那么,最大的失败是什么?其实,这个最大的失败也是有目共睹的,那就是教育啊!现在的教育就是只重视技能教育、技术教育,而缺乏真正深入人心的人本教育、人生教育。一个青年人十年寒窗出来,往往会陷入极大的困惑之中,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不知道生命的价值是什么?只知道竞争、竞争、再竞争。结果呢?刚进入社会就想着跟人竞争,这怎么行呢?竞争不行就心理不平衡,两眼一抹黑,精神抑郁、焦虑,这种年轻人现在比比皆是。所以,现在的社会问题很大、很严重!虽然现在经济上去了,但是,环境资源破坏了,道德沦丧了,未来其实一点也不乐观啊!


    “毛犹有伦”,羽毛虽然轻,但总有些形状、质量,总还是有形有相的。但是,“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真正达到了“唯天下至诚”这样的君子,那就如同“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他跟天地之道融为一体了,治理国家还不是小菜一碟吗?


    天地之道是什么样子的?就是“无声无臭”的,他在不知不觉中养育万物,在无声无息中成就万物。《中庸》第一章里讲“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大人君子行中庸之道所能达到的极致!


    孔夫子曾经说过:“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他老人家这么伟大的境界从哪里来?就是从“喜怒哀乐之未发”而来,就是从“发而皆中节”而来,就是从“致中和”而来。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平凡生命,也同样如此啊!我们经常讲念头功夫,就是观照、护持好我们的一念之诚,这就是“致中和”的功夫,就是君子之道、中庸之道的开端。只要我们能身体力行,把这个功夫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不急不躁,不放弃,不懈怠,自始至终抱着“至诚”之心去学修圣贤之道,总有一天,我们会品尝到“孔门心法”的妙处。那时候,就如同程子所言:“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中庸》全经就讲完了,谢谢大家!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