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三篇

金旭 原创 | 2011-12-19 09:02 | 收藏 | 投票

 

适应论:中国现代文化的本体建构

 

说明:适应论(学)是笔者1985年提出的一种学说、理论(本文成文于1993年),作者试图用“适应”语言来说明一切,建立一个科学世界、哲学世界、意义世界,然“适应”语言毕竟过于繁复,不足以建立一个统一、简明的世界,因此适应论停留在没有深入开掘的、许多地方尚不够严谨的阶段,现将其作为资料保存在网站。

 

 

 

一、自然法则

 

 

适应论是笔者创立的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是比西方系统论具有更大综合性的中国横断学科。她即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哲学,同时具有终极关怀的意义,是对人类哲学、科学、宗教的统一,是人类一种新的思想与文化,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融合而产生的人类新的科学文化型态。

系统论把任何一种生命与非生命的运动体看做一个系统,适应论则把任何一种生命与非生命的运动体看做一个适应体,认为他(它)们的存在与发展都是在实现对环境的适应。

适应,是我们在现代生活与现代科学中日益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通常指人或其它生物的生存中某种对环境的适合,但“适应”仅仅是人的生理、心理或其它生物的性状中某种对环境的适合吗?从达尔文到皮亚杰,从生物学到生理学、心理学,我们对“适应”概念的认识已经蕴含了无限拓宽适应内涵的哲学可能,虽然无论在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或其它领域中,“适应”被我们贯之以适宜、适合等含混的字眼,但无非表达的是机体和环境的一种关系,是机体在环境刺激下所取得的有益于生存的生命状态,是一种和环境较谐调的关系,既然无论在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或其他方面意义上,“适应”都被我们理解为机体在环境作用下良好的生存状态以及与环境的一种谐调,我们就可以把“适应”概念表述为:机体在环境刺激下,通过内在结构的调整,实现了生命活动的轻松、愉快,与环境的和谐、融洽。

在这里,“轻松”、“愉快”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生理学、心理学及日常语言的概念,不仅是指人类生理与心理的快意与舒畅,而成为一个哲学概念,被泛化为所有生命,从生物大分子到细胞,从微生物到植物、动物、人类、人类社会等所有生命层次中,生命良好的活动与存在样态。所有生命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所有人们日常生活中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会、文化活动,所有社会良好的经济秩序、政治秩序、道德秩序,都是他(它)们轻松、愉快的存在样态,都是他(它)对环境的适应。遵循这种理解,我们看到适应已经不仅仅是人的生理、心理或其它生物的性状中某种对环境的适合,而成为生命的整个过程、整个内容、整个目的,包容、渗透着生命的所有方面,一个生命体就是一个适应体。

一个非生命体同样是一个适应体。传统观念中,我们习惯于把适应看做生命体的某种特征,适应论认为物理世界同样具有适应的属性、适应的过程。一种非生命体,如某一物体,或某一天体、某一分子、原子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们都活动在某种或某一层次的环境中,都有一种和环境的关系,它们正常的运动都是和生命体的适应状态同样的轻松、愉快的存在样态,它们轻松、愉快的存在样态是由于与环境的和谐、融洽。虽然我们目前还无法对物理世界的适应特征作出充分的经验论证,但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厄恩斯特·迈尔以其渊博的学识,对最新科学资料的占有为我们作出有力的间接论证,迈尔说:“现在,不仅生物系统所具有的巨大不同程度的复杂性得到了普遍承认,而且在无生命世界中是未知的历史进化程序的存在也得到了普遍承认,或许由这些程序而产生的合目的过程和适应性系统在物理系统中也是未知的。”(厄恩斯特·迈尔《生物学思想的发展:多样性、进化与遗传》142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适应论使我们建立一种新的世界图景,她使我们以机体的整体眼光看待世界与生命过程。在适应论看来,宇宙、星系、地球、生命、物种、细胞、分子、原子这些世界与生命的存在都是不同层次的适应体,在它们对环境的适应中,遵循着共同的适应法则。

通过对可切实认知领域的适应过程的观察与分析,我们假设—演绎出适应论的基本概念:基础适应,适应主体与客体,适应负值,适应结构,适应过程等。

基础适应是适应论极为重要的概念,它表达的是历史的观点。尽管我们还无法从经验上论证世界的来源,但我们却可以从经验上发现我们每一适应都建立在原有某种或某些适应基础上。当我们进行某种适应活动时,也即当我们对某种环境刺激作出反应时,我们通常并不是一无所有,或如洛克所说是一张白板,而是我们总有某些过去的经验,即对过去的刺激产生的适应或说适应能力,这些已有的适应能力就是我们进行新的适应的基础。否则我们就无所依凭,没有历史,就无法进行新的适应。这些已有的适应我们称作基础适应。如,我们不懂古代汉语,就无法阅读中国古代文章,对古代汉语的掌握就是我们阅读中国古代文章的基础适应。假如人类不能直立,人类就没有今天的文明,直立就是人类文明一种较深层次上的基础适应。任何一种适应活动都不能脱离该适应体的历史,脱离该适应体的基础适应。中国现代新文化,这种中华民族对现代生存世界的符号适应,只有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即中华民族对古代生存环境的符号适应基础上才成为可能。当代遗传学之所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正是由于遗传学强调的是基础适应。遗传基因就是物种或亲代的适应史在个体或后代生物体中的浓缩,不仅父辈、祖辈、物种祖先在后代中留下遗传基因,而且这一世界最原初的实在在每一存在即每一生命形式中都留下了它最原始的基因。这就是基础适应的通透性。基础适应的通透性指适应体以往任一阶段、任一层次的适应历史都将永远地在该适应体以后任一阶段、任一层次的适应中留下它们的印迹,而且越是较前阶段、较原初的适应历史越是在以后任一阶段的适应中呈放射状或说呈金字塔状的影响着适应体的发展历史。如,人类来源于动物,人类无论文明到何种程度,无论怎样使用“文化”使人类越来越远地脱离动物界,但人类永远无法彻底摆脱作为他的基础适应的动物性。生命起源于水,以致生命永远无法离开水。基础适应的通透性也正是现代混沌科学所说的系统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系统的初始条件即适应体对原初环境的适应对系统或说对适应体以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从始至终、绵绵不绝的影响。正如某些心理学家稍嫌夸张地说,一个幼儿二、三岁前的生活已经决定了其一生的发展。

任何一种适应活动都是适应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我们把该适应体称作适应主体,该环境刺激称作适应客体。适应主体与适应客体具有相对性,当适应主体与适应客体都是生命体时更是如此,这时适应主体同时也是对方的适应客体,适应客体同时也是对方的适应主体。不仅人际间如此,国际间如此,人类与自然环境间同样如此。生态环境不仅是人类的适应客体,相对于作为它的环境刺激的人类,它也是适应主体。适应客体如果不为适应主体提供适应条件,适应主体就无法产生适应。如,热带植物(适应主体)到了寒带往往难以存活,就是因为寒带的气候(适应客体)没有为它提供适于生长的条件,即适应条件。适应主体如果没有良好的基础适应也难以对适应客体产生适应。如,如果我们对京剧、歌剧、交响乐等艺术形式莫名其妙,那就是我们对这些艺术形式缺少良好的基础适应。基础适应不同的适应主体会对同一环境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如,中国、印度、日本三个基础适应不同的民族在几乎同时受到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时,他们的反应极其结果大相径庭。同样,不同的环境刺激作用于同一适应主体也会产生不同的适应。如,某一种类的动物在野生与家养的不同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习性。著名的“狼孩”自然实验告诉我们,人类,这一基础适应确凿无疑属于同一种类的适应体,在人类性与非人类性的生存环境中会产生天壤之别的适应结果。适应体的主体性告诉我们,适应体是一个开发体,适应主体只有面对适应客体,面对环境,与环境相互交流,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使才能进行适应活动,没有客体、没有环境,就没有适应活动,没有世界与生命过程。适应体的开放性向我们表明,中华民族作为一个适应体向世界开放是符合自然法则的民族生存行为。

适应负值指适应体对某一环境刺激的适应中产生的负面价值。每当我们对某一环境刺激产生适应后总会带来某种或某些负面价值。如,科学技术是现代人类适应生存的极为重要的手段,现代人类生活无处不渗透着科学技术的影响,科学技术极大提高了人类适应生存的能力,但科学技术也带来工业污染、核威胁等人类新的问题与忧虑。适应负值是由于适应体在产生了某种新的适应后失去了某些原有的适应能力,因而产生了新的适应困难,适应负值使适应体面对新的环境刺激,因此适应负值成为生命发展新的动力。老子与卢梭分别是中国古代与近代西方认识到适应负值的两位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中广泛罗列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适应负值。由于生存的适应不断带来负面价值,卢梭主张回归自然,老子提倡返回原始、混沌。老子与卢梭虽然洞悉了存在的某种性质,但并没有自觉把握生生不息的历史进程。美国哲学家莫里斯也说,解决恶的善带来新的恶,适应负值是这种善恶交替说更加科学的表述。适应负值由于是适应体失去了某些适应能力,因而是适应体的某种退化。这说明进化同时意味着某种退化,有序包含着无序,生命、宇宙、历史的进程是进化与退化、有序与无序某种统一的过程。适应论为解决热寂说与进化说的矛盾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适应结构指适应体的适应构成。一是组织构成,一是功能构成。我们知道所有生命与非生命的运动体都是一个适应体,原子、分子、细胞、微生物、植物、动物、人类、人类社会都是一个适应体,却是层次不同的适应体,所以层次不同,是由于它们的适应结构不同。在组织构成上,它们的适应结构依次由前者构成,也就是说它们的适应结构依次较前者复杂。功能构成指组织构成基本相同的适应体在进一步对环境的适应中多样化的适应能力。如人类与许多其他哺乳动物都有大致相同的组织构成,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但其他哺乳动物基本只需要满足生物、生理的需求便可以安然生存了,其心理与社会的需求应该是较简单的,而人类相较于其他哺乳动物复杂的心理、社会、智力适应成为人类与其他哺乳动物适应结构中功能构成的差异。组织构成与功能构成是我们为对适应体的适应结构进行比较所做的粗线条的而且是相对的划分,功能构成是量的变化的组织构成,组织构成是质的变化的功能构成。适应体的适应结构构成了适应体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使适应体内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心理、社会的各个层次适应活动不是各不相关的独立的活动,而是适应体整体适应活动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其越是低级层次的适应活动越是构成适应体整体适应活动的深层基础。从基本粒子到原子、分子、生物大分子、微生物、植物、动物、人类、人类社会。宇宙天体,适应体的适应结构不断由简单趋向复杂,适应结构的复杂化使适应体不断由低级趋向高级,适应活动不断由少量趋向大量。

适应过程指一种适应体或适应体的某种适应活动从开始(生长)到结束(死亡)的整个过程。适应体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事物的运动发展过程。传统关于事物运动发展的发生、发展、衰亡的三段划分已使我们无法进一步认识与把握事物的发展,适应论通过对可切实感受的适应过程的分析把适应过程即事物的发展过程划作七个更加具体的阶段,但由于许多适应过程的非经验性、难以确切描述性,我们目前还无法使七个具体阶段得到令人信服的经验论证,这里暂且不加细述。适应论对适应过程的描述尤其注重适应痛苦阶段,这是实现适应状态以前一段主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加深痛苦的过程,因为适应体旧的结构在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调整。在即将完成结构调整的一刹那,是一个极为痛苦的时刻,巨大的痛苦使适应体几乎要崩溃、毁灭,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阵痛、黎明前的黑暗,是一个即将产生质变、飞跃与奇迹的时刻。但在巨大的痛苦及痛苦阶段不断加深的痛苦中,适应体往往会畏惧的脱离环境,企图逃避对环境的适应。如近代以来,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的关闭国门。在宏观、宇观适应过程中,适应痛苦阶段像其他具体阶段一样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但在日常生活的许多适应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难以明显感到适应痛苦,如对流行歌曲、流行时装、流行明星,从接触到喜爱到厌倦的过程,那是因为这些微小的适应过程是对大的适应过程的简短的缩写与重演。虽然我们还无法明确描述宇观、宏观、微观许多适应过程的具体阶段,但既然现代科学告诉我们包括宇宙在内的所有事物的运动过程都是一个生长、发展、衰亡的过程,就不排斥我们把事物的运动过程描绘成在环境(对宇宙来说,这里意味着超宇宙)作用下,经由适应痛苦进入适应直至适应衰灭的理论模型与实际过程。

以上,我们对适应论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做了简要的描述。作为一门新学科,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适应论还很稚嫩,还是一个幼芽,或者说还处在胚胎阶段,它还缺少充分的经验论证,还缺少成熟的科学型态,用系统哲学家拉兹洛的语言说还是一种工作假说,或如波普尔所说还是一种工作猜想。但适应论不是毫无根据的主观猜想,而是善于对世界进行直观整体把握的中国文化在更高阶段的复归,她使中国文化关于和谐的存在认知与文化理想更加明确、具体与科学。她对世界存在的整体理解及在这种整体理解中所表达出的存在世界的不确定性与试图在复杂性、非线性基础上重新描绘世界统一图景的现代整体科学思维不约而同。适应体对环境的适应也就是系统在变化着的环境中的自组织,也就是系统从混沌到有序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通过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经过涨落从无序到有序的一种耗散结构。适应体对环境的适应是通过控制反馈、通过各基础适应的协同作用实现的,但适应论不是对西方横断科学无意义的重复。作为善于对世界进行直观整体把握的中国文化在现代世界文明背景中的超循环,适应论比任何一种西方横断科学具有更大的综合性,对世界的涵括更具普遍性、统一性。系统的目的不过就是实现对环境的适应,自组织、协同、反馈都是为了实现系统对环境的适应。系统的目的、系统从无序到有序、又从有序转化为无序等诸多西方横断科学所探讨的系统原理、自组织原理在适应论这一新的概念体系内得到更加完整的描述。适应论更加深刻之处在于,她以不同于把生命世界还原于物理过程的机械论观点,以比其他横断科学更加明确的有机论的世界观使物理世界反归到生命样态的运动过程,使科学与人文在使人性得以确证的层面上统一起来,从而作为一门科学,作为一种哲学,她不仅给我们一种统一的世界图景,给我们一种新的认识世界、把握事物的方法,她使我们成为充分自足的存在,使我们不需要依托于宗教,不需要寄托在来世与彼岸,在科学本身,在生命本身就可以实现生命的终极关怀。

 

 

 

二、回归本然

 

 

自从人类产生了思维,成为一种有理性的高等生物,人类就在某种形式上从自然中分离出来。思维与理性是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是经过漫长艰难的进化实现的生命适应能力,这种适应能力使人类由被动地屈服于自然转变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主动地控制自然,因而极大的提高了人类生存的适应能力。但思维与理性同时也使人类意识到自我,意识到生命的存在,发现了生命的孤独与虚无,由此产生了存在的烦恼,产生了回归本体的渴望。人类这种存在的烦恼用耗散结构论和协同学的语言说,是人类生命在一次高级有序阶段(即理性阶段)后产生的混沌,而用适应论的语言说则是人类在一高级适应阶段(即理性阶段)产生的适应负值。为使人类从混沌中重新走向有序,从适应负值重新走向适应,人类创立了各种关于生存的学说,建立了各种回归精神家园、回归本体的途径,这就是各种宗教、各种生命哲学。

几乎所有传统宗教,无论是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都是设置了某种具有人格的主宰,构设了一个天堂、来世与彼岸,使人们通过对某一人格神的膜拜,对来世,彼岸与天堂的向往获得存在烦恼的解脱,回归精神的家园。把生命交付给上帝,寄托在来世,是因为传统宗教预设了这样一个前提,即由于与自然的分离,人类成为非自足的存在,在虚无、痛苦、无意义的现世中人类无法自我拯救,只有通过对某一主宰的皈依,对来世与彼岸的向往,人类才能重新实现与本体的统一,回归精神的家园。

与把生命寄托在来世与彼岸的其他古老文化不同,中国文化并没有因为人与自然在某种形式上的分离而把人类看做非自足的存在,并没有铺设一条来世解脱的道路,而是建立一种内在解脱的终极关怀,这就是在现世、在生命本身、在生命每一时刻所实现的天人合一。天,这里不是虚构的人格神,而就是实实在在的广袤天空、宇宙自然、及自然法则。子曰:“天       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象一位无言的母亲,孕育、生化着大千世界。因为天对大千世界的生化,天就是存在本体,天广袤、深邃、博大、无限,与天同一,也就实现了与本体的同一,与天同一也就使个体生命的有限、孤独与虚无融入本体的无限、博大与丰满。天人合一就是中国文化建立在对存在世界深刻直觉之上的终极关怀。即使受到印度佛教的强烈冲击,中国文化也没有改变内在解脱的终极关怀形式,而是用天人合一的内在解脱形式同化了外在解脱的印度佛教,建立起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在现世实现解脱的中国佛教,即中国禅。

天人合一与中国禅都是建立在自足的人性之上,认为人类不需要向往天堂、来世与彼岸,在现世、在生命本身就可以实现存在的解脱,回归精神的家园。但无论是古朴的天人合一,还是玄奥的中国禅都难以成为我们今天的终极关怀。在今天的世界文明背景中,传统中国禅、朴素的天人合一已过于粗陋,它们缺少科学的论证,缺少可操作的方式,无法涵括更广大、更复杂的世界存在,因而难以继续以本来面貌作为我们今天的生命信仰。但作为建立在人性自足、对世界深刻直觉理解之上现世解脱形式,天人合一与中国禅具有深刻的合理性,经过科学的论证与现代的改造后必将成为已经没有了来世与彼岸的现代人类的精神家园。

适应论以其对存在世界的更大涵括使天人合一与中国禅经过现代的改造后成为现代人类的终极关怀成为充分的可能,也就是说适应论以其对人性的确证实现了中国古代心学及中国禅的科学化、现代化、可操作化。

通过对生命及世界存在的适应论的认知、体验与观照,我们迅速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及“日日是好日”、“担水劈柴皆是妙道”的中国禅境。

因为日月星辰、一草一木、你我他,举目所及,每一个生命与非生命的存在都是一个适应体,都是一种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存在,因此通过对生命及世界存在的适应状态的认知、体验与观照,我们就使心灵融入无限的存在和谐之中,在万物一体的世界和谐中,我们的心灵被深刻的浸染与同化,使生命及世界存在的适应状态获得了心灵内化。我们的心灵成为一种与世界深刻和谐、洞彻存在本质,无限轻松、愉悦、平静、安详、超脱的生命存在。在这种对存在的洞彻,与世界深刻的和谐之中,我们与天与地、与宇宙自然、与你与他、与一草一木、与万物融为一体,实现了本体意义的统一。

适应状态的心灵内化使我们由于思维与理性的自我意识而与自然分离的存在心灵重新回归自然,回到了生命及世界存在的本然状态,即生命及世界存在的适应状态。在这种本然状态中,我们的心灵不再是迷惘、痛苦、焦灼、麻木、孤独、虚无没有归宿的生命灵魂,而成为一种轻松、愉快,与世界无限和谐的生命存在。在存在心灵的本然状态中我们看到的不再是苦、原罪、无意义,而是无限的轻松愉悦、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存在和谐,因此生命已是“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担水劈柴皆是妙道”、现世就是天堂。

心即是佛、心与天能够合一,那是因为存在心灵能够回归本然。存在心灵对本然的回归使中国古老的现世解脱形式成为科学的、可操作的现代信仰形式。通过适应心念我们就完成了心灵回归本然的操作。

适应心念就是自觉的、在意识深处把生命与世界存在看做一个适应体,时时去认知、体验、观照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生命与世界存在。适应心念使我们的存在心灵深刻、稳定、持久地回到存在的的本然状态,在这种本然状态中,无论在平静时、享受具体生理与心理满足时、遭受生命挫折时,在日常生活的每一瞬间、生命奋勉的每一时刻,我们随时、随地、随意实现着生命的终极关怀,实现着与本体的统一。

 

 

 

三、富于创造与道德的人生

 

 

适应心念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反应存在的心灵图式,改变了我们反应存在的条件反射。使我们从自发的存在成为自觉的存在,使我们从对生命快乐、生命意义自发的追求转变为对生命快乐、生命意义自觉的追求与体验,使我们在生命很多时候是麻木的心灵成为一颗无限轻松、和谐的存在心灵。但适应论人生并不仅仅满足于存在心灵对本然状态的回归所实现的平静与超脱,如果仅仅满足于心灵回归本然对生命本体意义的实现,适应论人生就成了出世的人生,适应论人生是在世俗悲欢苦乐中实现存在解脱的入世的人生。适应论人生肯定与追求所有生理与心理的快乐,因为所有生理与心理的快乐都是生命经过漫长的进化实现的适应结果,都是存在的本然状态,都有着生命的本体意义。因此在法律与道德范围内,适应论人生追求金钱,追求爱情,追求所有生命的欢乐,但适应论人生更加追求与崇尚生命的创造,创造的生命更加彻底地体现了适应法则。

适应在严格意义上不是顺应而是创造。顺应是消极、被动的屈从,是传统方式与结构在新的环境中的委曲求全、苟延残喘,创造则是我们对传统结构与方式的变革,是我们积极建立新的方式与结构,以与环境建立新的联系与和谐。因此真正的适应是存在的创造,一个适应过程就是一个创造过程。生命的本质目的、本质意义、本质过程是创造。生命的创造就是寻求创新与突破、就是满腔热情地投身于事业,实现生命的理想。创造使我们的生命潜能得到最大发挥,生命意义得到彻底实现。经由创造作出的发现、发明、创新不仅使我们个人更好地适应生存,也使社会更有秩序、更好地适应环境。或许庸庸碌碌、墨守成规会使我们更加悠闲安逸,但创造则使我们更善于生存、更善于发展、更加丰满与博大。如果说本能是人类个体最低级的适应力,创造则是人类个体最高级的适应力。正是通过个体不断的创造,构成了巨大的社会创造力,人类社会才得以不断发展、进步。

适应论人生同时也是执着于道德的人生。道德是社会文明的基本特征。道德不是一种抽象的、模糊的、枯燥的社会存在,在适应论看来,道德极为具体、道德定义极为简明、道德原则极为明晰、道德行为极易把握。“道”即大道、道路、规律、自然法则,“德”即人类在社会生活体认自然法则的品性、品质、能力,合起来即,“道德”,指人类符合自然法则的社会行为。

在适应论看来,自然法则即适应法则,因此道德行为指符合适应法则的社会行为。适应法则是道德属性、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行为的本体依据,一切符合适应法则的行为都是道德行为,一切违反适应法则的行为都是不道德行为。指导道德行为的适应法则是适应客体应为适应主体提供适应条件。既然是一般道德原则,在复杂的道德情境中,并不是所有为某一主体提供的适应条件都能够成为道德行为,如为某一犯罪分子提供庇护,因为该行为首先违反了法律,违反了社会道德意志,因而不能成为道德行为。由于具体道德情境的错综复杂,适应客体应为适应主体提供适应条件的根本道德原则只能作为一般道德原则。充分的道德行为应当是为某一主体提供的适应条件不会或较少伤害其他人并可能为更多人带来利益。

孔子的“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正因为为主体提供了适应条件,因而是道德的。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因为强调了适应体之间相互的主客体性,因而表达了社会道德行为的完整性。

在单纯利人与实现利人利己的统一两种道德行为、道德信念中,适应论人生选择后者。因为以自我牺牲为最高道德是建立在来世解脱上的道德信念。作为在现世解脱的生命历程,适应论人生无疑认为在非常时期、非常情况下,应当为群体或他人利益而献身,但在平常时候,单纯的自我牺牲不应当成为合理的道德行为,因为主体与客体的和谐才是实现存在本然的最高道德境界,剥夺自身的主体性也是对自然法则的违背。因此合理的、完善的道德行为应当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利人与利己的统一。适应论认为在平常时候,一个人投身于事业,追求生命的创造是最富有道德的行为,因为他在实现自身价值、自身利益的同时,把生命的智慧与能量投注到群体利益中,使利人与利己高度的、超越性的统一起来。因而适应论说:创造即最高道德。

在美国当代所谓的后设伦理学中,有一个令后设伦理学家们绞尽脑汁无法圆满回答的论题:“我为什么要成为有道德的?”在适应论看来这个问题极为简单,而且根本不成其为问题,因为你是适应客体,必须为适应主体提供适应条件,因而你必须是有道德的。

 

 

 

 

 

绿色企业:创造新的生产力

 

笔者于1995年提出绿色企业理论,本文成文于1996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人类深层心理支持系统的社会文化日益成为一个社会最深层的社会生产力。文化因为寻求个体与群体最优反应生存的方式,因而其对企业的支持与涵育使企业处于最优生存与发展状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大刀阔斧,进行各项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促使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前列,成为世界经济超级大国的社会经济力量的产生还有待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操作的现代转化。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操作的现代转化就是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世界文明背景中,通过重新整合,建立一套新的价值操作系统。改革开放,这一力图使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新的东、西方的交流与撞击终于使中国文化在与世界文明的熔铸中获得新生,实现了其可操作的现代形式,即实现了价值操作的现代转化。绿色企业就是中国文化价值操作的现代转化在社会生存领域的运用。金旭绿色企业顾问所郑重向企业界、向每一位企业所有者、管理者推荐绿色企业这一标示人类新文明的新的社会生产组织、社会生产方式。

 

 

一、文化是生产力

 

文化是一套价值体系、科学体系,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生命、思维等所有历史与现实存在在这套体系内嵌入一幅统一的世界图景,在这幅统一的世界图景内,人类实现价值理想、道德规范、精神家园,这就是文化。文化是生产力。

一个人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决定了一个人所采取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生产能力,决定了一个人创造价值、创造产值的能力。同样,一个社会的价值选择与行为方式决定了一个社会所采取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了一个社会的社会生产能力,决定了一个社会创造价值、创造产值的能力,因而文化是社会生产力。

中国古代文化创造了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然而由于地域及文化的封闭,中国文明在近代走向衰落。中华民族能否重新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取决于中华民族能否在现代世界文明背景中,通过中西文化的融合,建立一套新的价值选择与价值操作系统,实现中国文化在现代世界文明背景中价值操作的现代转化。适应论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世界文明背景中的反应,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世界文明背景中价值操作的现代转化。

西方人为使因技术的高度发展而日益被分割的世界重新统一起来,提出了系统论,系统论果真能使自然与人文、价值与科学、东方与西方统一起来吗?系统,这一脱胎于机械论世界观的概念显然难当此任。我们提出适应论作为比西方系统论具有更大综合性的中国整体科学。系统论把任何一种生命与非生命的运动体看做一个系统,适应论则把任何一种生命与非生命的运动体看做一个适应体,认为他(它)们的存在与发展都是在实现对环境的适应。

适应不是某一个体或群体在其生存性状中某种对环境的适宜、适合,从达尔文到皮亚杰,从生物学到生理学、心理学,我们对适应概念的认识已经蕴含无限拓宽适应内涵的的哲学可能。虽然无论在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或其它领域中,适应概念被我们贯之以适宜、适合等含混的字眼,但无非表达的是机体和环境的一种关系,是机体在环境刺激下所取得的有益于生存的生命状态,是一种和环境较谐调关系。既然无论在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或其他方面意义上,适应都被我们理解为机体在环境作用下良好的生存状态以及与环境的一种谐调,我们就可以把适应表述为:机体在环境刺激下,通过内在结构的调整,实现了生命活动的轻松、愉快,与环境的和谐、融洽。在这里,“轻松”、“愉快”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生理学、心理学及日常语言的概念,不仅是指人类生理与心理的快意与舒畅,而成为一个哲学概念,被泛化为所有生命,从生物大分子到细胞,从微生物到植物、动物、人类、人类社会等所有生命层次,生命良好的活动与存在样态。所有生命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所有人们日常生活中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会、文化活动,所有社会良好的经济秩序、政治秩序、道德秩序都是他(它)们轻松、愉快的存在样态,都是他(它)们对环境的适应。遵循这种理解,我们看到适应已经不仅仅是人的生理、心理或其它生物的性状中某种对环境的适合,而成为生命的整个过程、整个内容、整个目的,包容、渗透着生命的所有方面,一个生命体就是一个适应体。一个非生命体同样是一个适应体。

物理世界同样具有适应的属性、适应的过程。一种非生命体,如某一物体,或某一天体、某一原子、基本粒子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们都获得在某种或某一层次的环境中,都有一种和环境的关系,它们正常的运动都是生命体的适应状态同样轻松、愉快的存在样态,它们轻松、愉快的存在样态是由于与环境的和谐、融洽。虽然现代科学还难以对物理世界的适应特征作出充分的经验论证,但这一科学猜想正逐步被科学界所验证和接受,当代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厄恩斯特·迈尔在其百科全书式生物学史著作《生物学思想的发展:多样性、进化、与遗传》一书中写到:“现在,不仅生物系统所具有的巨大不同程度的复杂性得到了普遍承认,而且在无生命世界中是未知的历史进化程序的存在也得到了普遍承认,或许由这些程序而产生的合目的过程和适应性系统在物理系统中也是未知的”。(厄恩斯特·迈尔《生物学思想的发展:多样性、进化与遗传》142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适应论是善于对世界进行直观整体把握的中国文化在更高阶段的复归,她使我们建立一种新的统一的世界图景,,使我们以机体的整体眼光看待世界与生命过程,使中国文化关于和谐的自然认知与文化理想更加明确、具体与科学。宇宙、星系、地球、生命、物种、细胞、分子、原子、基本粒子这些世界与生命的存在都是层次不同的适应体,在他(它)们对环境的适应中,遵循着共同的适应法则。

适应论的基本概念是:基础适应,适应主体与客体,适应负值,适应结构,适应过程等。

 

 

二、绿色企业

 

我们把适应论运用于社会生产领域推导出绿色企业这一新的社会生产组织、社会生产方式。

绿色,大自然生命色,象征生命、健康、和谐、发展与永恒。绿色企业就是遵循自然法则,象大自然生命一样顽强、健康、充满生机、蓬勃发展、不断进步的企业。

自然法则就是适应法则,适应法则是每一个企业必须遵循的运作法则。企业和每一个存在一样是一个适应体,它需要与其相关的存在为其提供适应条件,同时它也必须为每一个与其相关的存在提供适应条件。

企业是力争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社会生产组织,其目的是实现企业的不断积累、不断发展,即实现企业(所有者、管理者、生产者)存在的轻松、愉快与环境的和谐、融洽。企业环境构成企业刺激,成为企业的适应客体,企业同时也构成对其环境的刺激,成为其环境的的适应客体,因此企业与环境互为对方的适应主体与客体。作为适应主体,企业要求其环境必须为其提供适应条件,作为适应客体,企业也必须为作为其适应主体的环境存在提供适应条件。企业环境包括外环境与内环境。外环境由自然环境、政府、社会、投资商、供应商、经销商、消费者、竞争者、社区等组成,企业在要求其环境为其提供良好适应条件,即良好投资条件、经营条件等条件的同时,也必须为其环境存在提供良好适应条件,即信誉、优质产品、优质服务、依法纳税、环境治理、社会责任、社区服务的。如果环境不能为企业提供良好适应条件,企业就不能生存与发展,同样,如果企业不能为环境存在提供良好适应条件,企业同样无法摆脱死亡的命运。

企业内环境是企业所有者、管理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他们相互为对方的适应主体与客体。作为适应客体,企业所有者、管理者必须为作为适应主体的生产者提供良好的适应条件,即尊重、关心、爱护职工,合理分配,为职工提供全面发展的条件。作为适应客体,生产者必须为作为适应主体的企业提供良好适应条件,即忠于企业,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发挥自身最大潜力,为企业创造最大效益。

在适应体相互之间的适应过程中通常存在条件对等原则,即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绿色企业:道德企业

绿色企业就是道德企业。“道”即大道、道路、规律、自然法则,“德”即人类在社会生活中自然法则的品性、品质、能力,合起来即:道德,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符合自然法则的社会行为。自然法则即适应法则,因此道德行为指符合适应法则的社会行为。适应法则是道德属性、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行为的本体依据,一切符合适应法则的行为都是道德行为,一切违反适应法则的行为都是不道德行为。指导道德行为的适应法则是适应客体应为适应主体提供适应条件。作为一般道德原则,在复杂的道德情境中,并不是所有为某一主体提供的适应条件都能够成为道德行为。由于具体道德情境的错综复杂,适应客体应为适应主体提供适应条件的根本道德原则只能作为一般道德原则。充分的道德行为应当是为某一主体提供的适应条件不会或较少伤害其他主体并可能为更多主体带来利益。因为主体与客体的和谐才是实现存在本然的最高道德境界,因此无故剥夺自身的主体性也是对自然法则的违背,为整体利益或他人利益而牺牲是在个体与整体利益或他人利益相冲突时别无选择的道德行为。合理、完善的道德行为应当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利人与利己的统一。虽然在实际过程中难以准确把握一个高度和谐、统一的度,但应当存在一个易于把握的区间,超脱了这个区间就应当及时加以修正,这就是道德原则、道德行为。绿色企业就是通过道德行为在实现自身利益最优化的同时,实现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绿色企业:永不停息的创造

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和每一个适应体一样是一个生长、发展、衰亡的过程。每天都有很多企业诞生,很多企业死亡。企业如果希望得到长久的发展,具有更长的生命,就必须不断对变化着的环境进行新的适应,也就是说必须不断调整内在结构,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企业必须不断开发新产品,使用新技术,提供新的服务,创造新的经营方式。适应不是顺应而是创造。顺应是消极、被动的屈从,是传统结构与方式在新的环境中的委曲求全、苟延残喘,创造则是对传统结构与方式的变革,是积极建立新的结构与方式,以与环境建立新的联系与和谐。一个适应过程就是一个创造过程,存在的本质目的、本质意义、本质过程是创造。创造就是寻求创新与突破,就是热情地投身于事业,实现存在的理想。创造使存在潜能得到最大发挥,存在意义得到彻底实现。经由创造做出的发现、发明、创新不仅使企业、使个人更好地适应环境、适应生存,也使社会更有秩序,更好地适应环境。正是通过企业、个人、各种不同存在的不断创造,自然、人类社会、企业才得以不断发展、进步。创造因为在使自身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为其他主体提供了更好的适应条件,因而创造即最高道德。

绿色企业就是在其执着的道德行为中,不断追求创造的企业。

 

一个文化概念

一个道德概念

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综合

现代企业理念

现代企业文化

现代经营方式

现代管理理论

超级公共关系

充分实现人的力量,体现自然法则的现代社会生产。

 

 

 

 

 

踏上道德高速公路

 

笔者于1997年提出道德高速公路概念,本文成文于1998年,道德高速公路理论现已提升为统一文化

 

 

踏上道德高速公路去帮助他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爱护他人、为他人提供生存条件,踏上道德高速公路去迅速实现社会生活与个人生活的成功。

道德是人类最高价值,是人类赖以维系社会秩序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人类由对历史经验的积累、对自然法则的体认而建立道德这一更有效的社会交换方式。道德实现个人与他人、个人与整体利益的统一,实现个体与整体生命持久、长远的发展。

“道”即大道、道路、规律、自然法则,“德”即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体认自然法则的品性、品质、能力,合起来即——道德,指人类符合自然法则的社会行为。

每一个生命与非生命的存在都是一个适应体,他(它)们的存在与发展都是在实现对环境的适应,即实现在环境中的轻松、愉快,与环境的和谐、融洽。每一个存在都既是适应主体又是适应客体,没有适应客体提供适应条件,每一个适应主体都无法实现对环境的适应。“天不利物则四时不行,地不利物则万物不生”,适应客体必须为适应主体提供适应条件,这就是自然法则、道德法则。

人类具有共同的类的属性,也就是说人类具有共同的久远的历史积淀,在人类作用于他人的社会行为中存在某些能够使每一个人都能够产生适应的环境条件、适应条件,这些适应条件就是爱、帮助、尊重、关心等能够使每一个人产生生命快乐、实现生命成长的人类行为。

自觉的体认自然法则,每一个人都去帮助他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爱护他人、为他人提供生存条件,人类就踏上道德高速公路。

道德是创造、道德是自然法则、道德是生产力、道德是使他人快乐、道德是实现与环境的和谐、统一、道德是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道德就是适度约束与剥夺自我利益而维护与实现他人利益。

道德成为高速公路是因为创造已成为人类最高道德,经由创造作出的发现、发明、创新不仅使个人更好的适应环境,也为更多主体提供了更好的适应条件,因而创造即最高道德。正是通过个体、社会各种不同存在的不断创造,自然、人类社会才得以不断发展、进步。

道德是社会生产力。道德在社会生产力中必须从幕后走到台前,由配角成为主角。企业、员工、生产者、消费者、竞争者、政府、社会、社区、投资商、供应商、经销商等社会生产过程的每一环节,积极为对方提供适应条件,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生产的良性运作,实现各自对环境的适应,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

道德高速公路使人类迈上新的道德之路,道德之路更加宽阔、平坦,每一个人都成为有道德的,每一个人都对社会进步承担责任,每一个人都积极地为他人提供生存条件,因而人类迅速实现社会进步、实现经济增长、实现人类文明新的飞跃。

 

 

个人简介
自由思想者,统一文化创导者。
每日关注 更多
金旭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