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宗教与文化

陈应 原创 | 2011-12-31 12:01 | 收藏 | 投票

  太白山是一座宗教名山,据《云笈七签》卷二十七记载,太白山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十一洞天(德元洞天),山上有按道教神仙谱系建立起来的庙宇建筑群,即所谓“十里一寺,五里一庙”,如太白庙、文公庙、南天门、药王殿、老君庙、拔仙台、玉皇庙、三官殿、菩萨大殿等。太白山也是一座佛教禅林,其代表寺院就是山上的平安寺和黑河峪口的仙游寺等。这些庙宇中的神像、雕刻、壁画、碑碣、楹联等,也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观赏价值。也都会成为太白山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

  由于历史的原因,道、佛、儒三教在太白山相融相通。拔仙台曾建有一座三圣殿(三圣老,指老子、孔子、佛祖释迦牟尼),门上的楹联开宗明义。上联是“植松树栽桃李树栋梁九州昌盛万木荣”:下联是“想忠恕念慈悲思感应三教同源一心境”。这在全国其他宗教名山是很少见的。

  山上寺庙建筑风格迥异,既有明清古建,又有当代修复的仿古建筑和民居形式,规模较小,有的年久失修,残破败落。一些庙宇还保存有许多楹联、匾牌、画像等,是研究太白山宗教文化的重要实物。还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神话故事、传说典故、传统庙会、民间艺术、名优特产等社会文化。

  太白山不仅有独特的自然文化,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唐宋以来,有数十位古今名人学士曾慕名游览太白山,留下100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李白《登太白山》诗曰:“西上太白峰,夕阳穷攀登。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随冷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明末清初,关中大儒李雪木曾长期隐居太白山下,写出了《槲叶集》。近代,国民党元老于佑任上太白山,写出了《太白山纪游歌》,盛赞太白山美景。

  唐诗人杜甫有“犹瞻太白雪,喜谴武则大”之比喻。柳宗元的《大白山伺记》写道:“雍州五南界于粱,其山日太白,其地恒寒,冰雪之积未淌已也”;元代朱锋《太白山》诗中有“雪花点翠屏,?秋风吹了起”之诗句;元《一统志》中载:“山(太白山)极高,上恒积雪,望之浩然”;明代王听《三才图会》中,对太白山的终年积雪的描绘是:“山颠常有雪不消,盛夏视之犹烂然。

  太白山以自身雄奇、高危、清寒、神秘多彩的身姿和文人骚客写下的许多咏太白山的诗篇及现存的历史文物和众多的遗址还有与太白山有关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是太白摄人心魄的魅力所在,证明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蕴含的文化精神。

个人简介
土地是发展之基,发展离不开土地。但土地也是民生之本,对于世代以土地为生的农民来讲,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命根子”,对国家来讲,粮食要安全,就必须保住18亿亩耕地。同时,为保护农民利益,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严格 的土地征…
每日关注 更多
陈应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