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录(102)

宋圭武 原创 | 2011-03-24 17:43 | 收藏 | 投票

随想录(102

实践和理论是一对夫妻,二者只有充分结合,才能产生名叫“真理”的后代。二者结合的越好,产生的“真理”后代质量就越高。

党的历史是一部充满红色记忆而且也是充满沉重的历史。激情、理想、错误、改正,互相交错,共同演绎了历史的真实。

循环经济提倡简易包装。现在一些商品的包装太奢侈。这种过度包装有太多消极意义。一是实际增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二是增大了社会环境成本。但过度包装所产生的效益却是有限的。其效益主要是在短期内可能会增加企业的效益,但不会产生长期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过度包装对人文精神也有破坏作用。因为过度包装也包含有虚假、欺骗的成分。

要提倡“易”的境界。

物质生活提倡简易。

制度建设提倡容易,就是要让人们办事容易。制度的最大功能就是要减低交易成本。

人格精神要平易朴实。华丽不是人格精神的本质,华丽本质是符合世俗要求的。

对正义的追求要不易。人们在物质追求上,可以多样化,但在精神追求上,要单一化。但单一化不是要求在邪路上单一,而是要对正义的追求要单一。

处理问题要注重变易。就是要灵活,不要死板。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守规则有时并非能体现正义原则,这就需要人灵活处理。

当中国农民的道德流失殆尽时,中国最后的守望线也就从地平线上消失了。因为中国本质是一个农民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就会越来越大,负担也会越来越沉重。

知识分子是未来中国的祭品。没有这个祭品,正义之神就会姗姗来迟,或者就需要一个漫长的等待。

                                              宋圭武2011320日写于兰州

宋圭武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宋圭武,男,汉族,1964年生,甘肃靖远人,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甘肃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三农问题、经济理论和中国经济改革问题。先后…
每日关注 更多
宋圭武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