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彬峰与日本艺术家冈本太郎

潘彬峰 原创 | 2011-04-02 21:18 | 收藏 | 投票

虽然冈本太郎被称为日本毕加索,日本方面又为他起纪念馆,而他的作品也遍布全国,甚至多次成为了日本的专题新闻报道,是日本殿堂级的艺术家。如果你有看蒲泽直树的《20世纪少年》的话,就知道原来整套漫画都可以与冈本拉上关系。

  经典遗失

  多产的冈本太郎,有两大作品最为经典,而这两大作品也真是十分之大,先有1970年为日本大阪世博会主题场馆设计的太阳之塔,有着古代图腾柱外表的“他”,是一个高举双臂,撑起整个世界的巨人。而这一个巨塔,现已成了日本政府的永久保存品,放置在万博纪念公园中,成为大阪的不灭地标。至于另一经典,就是冈本在1968-1969年间,于墨西哥一间酒店所绘画的《明日之神话》,而这作品除了大到惊人(30×5.5m),在作品即将完成时,酒店竟倒闭,而这么一幅庞然大物,冈本当然带不走,于是就流落墨西哥。回日本之后,冈本对这幅以广岛原爆为题材,表达人类战争对环境的破坏及人性恶劣一面的作品却是念念不忘。在冈本身故之后,这幅大作,才由冈本的养女敏子寻回。在2003年作品重见天日时,不单有全国巡回展,还有电视作节目及专书介绍,令冈本之名,在日本更深入人心。

  潜移默化

  作为一位艺术家,冈本非常乐于将自己的作品走入民众之中,因此他的创作中,不少都是可以让人进入参与的,例如70年代万博的太阳之塔、跟公园差不多的的纪念馆中大部分作品,都让客人爬上去玩。他铸出的梵钟都任人敲、甚至走去设计特辑片中的怪人。这一切都是冈本想让自己的艺术能影响更多人的身体力行。而他这种精神,也真是深刻地影响着通俗文化,广告大师田名网敬、摄影大师荒木经惟、动画大师押井守,甚至年轻一辈像没多大关系的栗山千明,都自认深受冈本的美学影响。而在众多界别中,又以动画的影响为大兼间接影响到我以至所有受日本动画文化影响的人。

  抽象绳文化

  在日本,冈本太郎早已成了艺术界的殿堂人马,他被论者评为对日本现代艺术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虽然他现在被捧上神台,但其实在他出道之初,也即是在他32岁,在巴黎大学深造回日本之后,冈本是被当时视为异类的,因为在巴黎深受毕加索影响的他,并不甘于做一个拾人牙慧的单纯抽象派画家,他结合了日本的绳文化,印度的梵文,创作出一系列动物拟人化的作品,而作品类型又不只限于画作,甚至涉猎到雕塑、摄影甚至家具方面,这些作为,都不太被当时日本艺坛的主流接受,并因此对冈本太郎作出批评。不过冈本却是少理,甚至终其一生,也与当时的所谓主流任务划清界线,一直保持自我。而他这份坚持和生命力,也在他的作品中渗透出来,冈本的作品,都渗透出一股充满原始味道的顽强生命力,也是这股生命力,令不知“艺术”为何物的大众,在其作品面前俯首。而除了这股强劲力量,冈本作品大胆的、深受当时批评的用色和构图,即使在今天再看,也没有丝毫老旧过时的感觉。综合来说,冈本在当时之所以备受批评,只是因为他走得太前,这是所有天才都犯过的“罪”;而他选择让艺术在普罗大众中爆发,更是让当时的人认为他把艺术搞cheap了。结果是什么,如今大家显而易见,又是一次天才远胜凡人的示范,虽然是可喜之事,但在另一角度看,却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之悲歌,原来同样的一对眼睛,我们和天才间的距离,竟是如此的不可企及。

  冈本太郎/Taro Okamoto,1911年2月26日,日本东京出生,1929年入读东京美术学校,半年后退学,跟父母到骇洲游历,1939年归国,开始个人展览,1940-1946年服兵役,1969年创作《明日之神话》,1970年担任万博主设计师,创作太阳之塔,1996年1月7日因急性呼吸不全逝世,享年84岁,留下最后作品《雷人》与《河神》,收藏于1998年开办的纪念馆。

  在冈本纪念馆,外围与公园基本没有分别,有不少人喜欢带小朋友去,因为小朋友可自由到作品上玩,真正的与艺术接触。而除了东京这公园之外,冈本的大小作品亦遍布全国

 

 

个人简介
完整个人履历在外网下载阅读:https://www.linkedin.com/in/%E6%BD%98%E5%BD%AC%E5%B3%B0-peter-pan-7b0185175
每日关注 更多
潘彬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