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植荣:管道工与部长为邻,百姓就幸福了

刘植荣 原创自 新浪博客 | 2011-04-27 09:02 | 收藏 | 投票

刘植荣谈税收与工资分配改革之五
管道工与部长为邻,百姓就幸福了

本文是我在共识网与网友交流的记录稿,由西坡根据于清速记员实况速记整理,经我审校,小标题均为我所加。由于本文篇幅较长(约35000字),分5次刊发,本篇是本文的第五部分。人民网转发本文。——刘植荣

(上接刘植荣谈税收与工资分配改革之四:提高最低工资会增加就业

 

17.《国富论》的书名应改成《民富论》

 

共识网:如何保证85%的人涨工资,而其他15%的人不涨,如何操作,依据是什么?

 

刘植荣:这就是工资制度问题。所以我一直呼吁中国要出台一部《工资法》。这次“两会”,没有一个代表、委员提案出台《工资法》,非常遗憾,大多数提案都是阿猫阿狗的事情,与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无关,甚至损害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如提高起征点就是损害95%的劳动者的利益。

中国有8亿劳动人口,那么大的劳动力市场,没有一部法律调节工资收入分配,这是目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我们必须尽快出台一部《工资法》,规定收入分配透明制度和利益回避制度,任何人无权给自己制定工资标准,公务员的工资标准要由人民制定。《工资法》必须规定同工同酬制度,公务员和国有企业职工必须与私营企业职工(包括农民工)的工资保持相同的工资标准。《工资法》要建立可比性工资制度,所有劳动者的工资可与人均GDP、最低工资和全国所有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比较。

说到工资立法,又有人出来阻挠,说国家不应该干预工资,应该交给市场。一些专家、教授动不动就把西方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搬出来蒙骗人民,说市场经济不需要政府干预,政府干预就是回到了计划经济,就是国进民退。一派胡言。我想,他们根本就没有读懂斯密的《国富论》,要读懂那本书,首先要颗良心,必须让血管里流淌者道德的血液,因为斯密在写《国富论》前先写的《道德情操论》,也就是说,斯密的经济学体系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我们一定要知道,斯密的《国富论》是在什么社会背景下写出的。当时,封建特权阶层剥削压迫平民阶层,社会财富大量流向权贵,社会财富分配极大不公。斯密非常同情劳动人民,认为,财富的分配不公是由经济活动不自由造成的,因为当时经济活动被特权阶级垄断着,例如,当时有行业公会,任何人进入某一生产领域,必须经过行业公会的同意,这就堵塞了平民致富的道路。为了打破封建特权阶层对经济垄断,斯密才提出了经济自由。斯密的经济自由是劳动者获得致富机会的自由,不是企业主压迫劳动者的自由。斯密的经济自由也不是放任,不是政府不应干涉经济。我不知道一些经济学家是从哪儿得到的理论,说政府不应该干预市场经济。

《国富论》的汉语版书名有种误导,准确地讲,书名应该是《民富论》,因为斯密书中nations用的是复数,是“众民”的意思。斯密在《国富论》开篇写道:社会大多数人境况的改善,对社会只有利,没有弊。社会大多数人陷于贫困,绝不是一个繁荣幸福的社会。你看,斯密《国富论》的中心思想是让百姓富起来,所以,我建议出版商再版的时候,把书名改成《民富论》。

经济学上有个帕累托效率,讲的就是一个人在追求自己最大效益的同时,不能让其他人的利益受损,这才是真正的经济学上效率分析。比如说房地产开发商,他自己成了暴发户,得到了最大效率,可让很多人成了房奴,这就不是帕累托效率最优,对整个经济来说是效率降低了,这时,政府必须出手干预,采取积极的财税手段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干预调控,不然,社会让几个人是好起来了,但大多数人却坏了下去。如果此时政府袖手旁观,那要政府干什么?如果市场经济不需要政府干预,那就解散政府吧。

 

18. 管道工与部长成为邻居,中国劳动者就幸福了

 

共识网:现在很多人也认为政府干预是必要的,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要明确。现在时间已过了7分钟,我们延长半个小时,再回答最后几个问题。网友“星辰”问:陈志武教授提出,中国人勤劳而不富裕。请刘老师结合您的新作,从工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刘植荣:严格地说,你付出的劳动越多,应该得到的社会财富也越多。因为财富是劳动价值的体现,没有附加劳动量的物品不能称其为财富。雨水,任何人都可以获得,那不是财富,因为雨水上面没有附有劳动。矿泉水就是财富,因为有人在每瓶矿泉水上投入了劳动。像天然宝石,只有通过切割加工,投入劳动,才能变为财富,也就是我们所讲的“玉不琢不成器”。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但是,中国目前的状况是好多勤劳的人没有分到应该得到的财富,这还是目前的分配制度问题,我们没有建立起一个公平的分配制度。

其实,中国的分配制度问题就是没有制度,没有一部《工资法》,8亿人的劳动力市场工资分配杂乱无章,总体上讲,那些看管国库的人获得的财富最多,因为他们悄悄打开金库,把钱装到自己腰包,媒体不准报道,吃皇粮的工资保密。只要不限制特权阶层,只要允许公务员自己给自己加薪,那中国普通劳动者就永远不会富有。所以,“双轨制”是歹毒的制度,我们必须砸烂“双轨制”,让全国劳动人民坐上同一列火车,沿着共同富裕之轨前进。

我开始讲了,社会财富在某一时间是一定的,有人多拿了,就必然有人少拿。不要认为贪官贪污几亿元那是国家的钱,与你无关。错了,贪官贪污的就是你的钱,他们贪污13亿元,里面就有你的1元。

中国人勤劳但不富裕,是由劳动力的价格偏低造成的。非洲32个国家的最低收入都超过我们。据 20101114日南非报纸《The Sunday Times》的报道,南非政府驱逐了一批中国工人,因为在南非承包工程的一家中国公司,把中国工人以工程师的名义带入南非,抢了南非工人的饭碗,因为在南非,雇用一名当地人的工资可以雇用12名中国劳工。我在埃塞俄比亚工作时,也有这种情况,比如,平地机操作员,从中国带入是年薪5万元,如果当地雇用则年薪12万比尔,折合10多万人民币,要知道,埃塞俄比亚可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人均GDP世界倒数第六(我在的时候是倒数第二)。

前段时间,中国政府从利比亚撤回3万多中国人,大家可能从电视画面上看到了,里面大多是劳工,因为把中国劳工带到非洲加上往返机票也比雇用当地劳工成本低。通过对比,大家就知道中国人勤劳但并不富裕的原因了。

中国最低工资是人均GDP25%,而国际平均水平是58%,中国劳动力价值被极度贬值,这才造成中国目前不尊重劳动者的风气盛行。每年闹用工荒,大家都挤破脑袋去当公务员。

中央电视台的崔永元采访美国教育部长,见教育部长住着漂亮的别墅,小崔想知道这位部长是不是住在官员小区,就问部长的左邻右舍都是谁。部长告诉他,左边住的是维修下水道的水管工,右边住的是超市营业员,他们住的房子和部长完全一样,收入也与部长不分上下,社会地位也很高。采访结束后,小崔从部长家出来,正好遇到那个水管工开着辆奔驰下班回家了,他从小汽车下来,手里还拿着个大扳手,热情地与部长打招呼。故事虽短,意味深长。中国水管工什么时候与部长成为邻居,那中国劳动人民就富裕了,也幸福了。

中国劳动者得不到尊重,特别是那些体力劳动者,这似乎成了一种社会常态。我经常见媒体大标题写着: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要是在外国,媒体这样报道有可能被告上法庭!为什么?因为是歧视,是违宪。任何劳动者都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为什么大学生的工资就一定要比农民的工资高?在充分的市场经济下,根据供需平衡理论,各个行业的工资会是很公道的。大学生的工资低,说明大学生干的活儿比较清闲,很多人抢着干,供给大于需求了,工资当然就低。农民工的工资高,说明农民工干的活儿累且危险,没人愿意干,供给小于需求,工资当然就高。这完全是由市场决定的。当然,公务员的工资不是由市场决定的,而是由他们自己决定的。由于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定得高,根据经济学上的“利己心”和激励原理,才造成千军万马争公务员职位的现象。如果把公务员的工资待遇与农民工对调,“用工荒”和“公务员潮”问题就都解决了。

要想让劳动者受到尊重,必须抛弃媚官思想。我们住的房子,大多是农民工建造的,当我们住进宽敞、舒适的房子时,要想到建造这所房子的农民工的生活状况。我们都要有爱心,有颗道德之心。当你的收入比农民工高时,纳点税,也是道义上要求,你哪怕纳一元的税,就为农民工减轻一元的负担,农民工就会因此过得好一点。所以,我们不要当吝啬鬼,巴不得把财富带进坟墓。

 

19. 122家国企上交的收益还不够给亚运会还债的

 

共识网:一个网友提了一个关于国企腐败问题,他说:中铁集团总公司腐败案和高铁腐败案,暴露出的后果是严重的。李小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大型央企还担负着国家经济安全的职能,但是这么严重的腐败,何来经济安全?不正是威胁了经济安全吗?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大型国企还要不要?

 

刘植荣:国有企业享有很多政策优惠,比如土地免费,贷款利率优惠,还不上贷款国家给平账等等,这些优惠民营企业就享受不到。所以,说国有企业对中国的经济贡献大,但它们享受的优惠也多,一出一进净贡献值有多大值得思考。

前段时间,国资委主任王勇说,122家中央国企上交的国有资本收益是600亿元,每家企业上交收益还不到5亿元。但国家对这122家央企的政策扶植金额没有公布,如果这些央企享受到土地免费、利率优惠和呆账减免等优惠,恐怕又把这600亿给吃回去了。我们仅以广州亚运会为例,办了一次“盛会”就欠债884亿,122家国企上交的收益还不够给亚运会还债的。

企业中的腐败与国有私有无关,而是制度问题。如果高铁让民企搞照样腐败,因为官员利用职权会到民企寻租,为了拿到合同,或偷工减料,民企也会给官员行贿。我刚看到关于美国法院的报道,说IBM公司给中国官员行贿,利用旅行社,安排中国官员到国外游乐和购买奢侈品。

有人利用信息不对称,造谣欺骗人民,一些官员张嘴就是瞎话。有官员说,中国的物价再涨30年也赶不上美国,我马上调查美国的物价,发现他们的大多数商品都比中国便宜。还有官员说,中国的电价要涨,国际能源价格是相同的。我又进行了调查,中国煤电上网价格是0.35/度,美国煤电上网价格是0.02526美元/度,折合0.169人民币元/度,中国的上网电价是美国的2倍多。这很难解释,美国的劳动力价格是我们的30倍,他们搞资本主义,煤矿、土地是私人,可人家发出来的电怎么就这么便宜?你说央企经济安全吗?无非是利用垄断地位把百姓兜里的钱多掏走些。

 

20. 公有制有私有经济,私有制也有公有经济

 

共识网: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制度与国际接轨行不通,公有制是中国基本所有权制度,而其中的国有制尤为突出。从主权在民原理来讲,国有制意味着一国国民将资产和资源交由政府进行运作,目的是给国民带来福利。也就是说,国有经济占主导是用来给民众增加利益或减少负担的,而非在第一次分配和第二次分配当中从民众身上赚取利润,或政府通过税收形式获得利益。所以,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中国,与世界私有制为基本经济制度的国家是不可比的。既然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没有与国际接轨,建立在这一制度地基之上的经济政策房屋也不能与国际脱轨,中国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分配中应比私有制为主体的国家更向国民倾斜。因此,中国的总体税负应该显著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您对此怎么看?

 

刘植荣:你这不是提问,是篇小论文了。我经常见专家、教授讲,中国税负世界最重,但他们又拿不出数据来。2010年中国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73202亿元,占GDP总量的18%;其中个人所得税为4837亿元,占GDP总量的1%。你看,我们各个项目下的个税只占GDP1%中国工资所得税额占GDP的比重也就零点几个百分点,可以忽略不计了。

我们在看看国外税收总收入与GDP的比重:澳大利亚43%,比利时47%,古巴45%,丹麦50%,芬兰44%,法国46%,德国41%,意大利43%,荷兰40%,挪威44%,瑞典48%,津巴布韦49%,美国是比较低的,也达到了28%。通过比较,大家就知道中国税负是不是世界最重了。

实际上,讨论经济问题把公有制、私有制参合进来没什么实际意义,这就像讨论车的速度却研究这车是公家车还是私家车一样,因为我们就为了公有私有的问题争吵不休,就淡漠了问题实质。

中国搞公有制,实际上,私有经济的比重比搞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国家还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2009420日说,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工商行政机关共登记私营企业659.42万户,注册资本117400亿元,私营企业在内资企业的比重由2007年底的63.25%上升至70.91%。这是2007年的数据,现在,如果再加上外资企业,中国非公经济比重估计要到80%

其实,在市场经济体内,很难分清公有私有,因为很多上市公司有国家的股份,有企业法人的股份,还有自然人的股份。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拥有很多大型企业,如邮政、铁路、民航、燃气、石油、电力、通信、交通、医院、银行、保险、钢铁,等等,有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公有经济比重比我们还高,如新加坡为60%,挪威为50%,而我们仅为20%

为什么动不动就拿公有制、私有制来分析中国的经济问题呢?我们是公有制,你从公有制得到了什么好处了?上学自己掏学费,住院自己交押金,老了自己靠儿女,在一些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些都是由政府包办的,用不着你个人出一分钱。

所以说,不管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我们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制度,西方国家具有几百年的市场经济经验,为我们准备了一些成熟的制度:如工资透明制度,利益回避制度,最低工资制度,国家公职人员工资封顶制度,公务员财产公示制度,同工同酬制度,公务员工资必须低于私企制度,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制度,我们如果借鉴了这些制度,就会让中国的工资分配不公问题尽快得到解决。

中国每年派那么多公务员到西方国家学习考察,浪费纳税人那么多钱,可这些明摆着的好制度他们怎么就学不来呢?当人民呼吁借鉴这些好制度时,他们就说不成熟,需要研究。外国几百年前就采取的制度,为什么我们现在还实现不了?是不是中国公务员愚昧、迟钝、呆傻?这只能说明执政能力低下。

讨论工资分配,不要总先打出政治旗帜来。我用马克思理论指导中国分配改革,就避免提“剥削”这个词,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运用马克思理论。

不少官员天天高唱“伟光正”,大骂腐朽的资本主义美国,说资本家剥削工人,可他们就是把老婆孩子送到没有人权保障、强奸、谋杀犯罪严重的美国去受剥削、做犯罪分子的猎物,自己在国内当“裸官”。他们的言行如此矛盾缺乏说服力,是蒙骗不了百姓的。发展经济追求的是共善,你得到好处,不能让别人得到坏处,这才是主流经济学。那些高喊“价格万岁”、“高房价等于高效率”的人只能说是歪门邪道,那是与社会公德格格不入的。

现在,好多人把市场经济给概念化了,把公有制和私有制截然割裂开来,把政府和市场截然割裂开来。公有制有私有经济,私有制也有公有经济;政府孕育在市场之中,市场也需要政府;计划经济里有市场,市场经济也需要计划。说到计划,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比我们计划得还好,他们的物价几十年保持稳定,他们能让普通劳动者一年的工资能购买几十平米的住房,如果政府不干预,这能做到吗?在欧洲,在加拿大,在澳大利亚,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几乎都被政府给计划好了,让你解除对未来任何不确定因素的担忧。

 

21. 政府是老虎,你不喂它,它就吃人

 

共识网:网友“从非常现实角度来分析问:民主政治下的政府负责看管百姓的钱袋子,人民对政府有真正的监督,税收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不是被政客玩弄,博取人民支持,用来贪污,用来修办公楼,用来修公路。在中国没有民主政治的前提,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论点应该是不成立的。在苛政猛于虎的情况下,提高个税起征点,少给政府钱让他们腐败,这难道不好吗?

 

刘植荣:刚才我讲了,税是治理不了腐败的,即使政府一分钱的税也不收,照样腐败,因为政府有印钞机,需要多少腐败经费,就印出多少钞票。政府是老虎,你不喂它,它就吃人。

提高起征点,中低阶层的人马上就能体会到吃亏了。为什么?提高起征点,相比较而言,低收入者收入更低了,高收入者收入更高了,这样,收入差距拉得更大。提高起征点,如果政府没有别的财政来源,个税的税源损失必然通过印钞票弥补,导致物价上涨。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理论,对物价上涨敏感的是低收入者,房子一平方米涨1000元,对富人无所谓,对穷人这1000元就是一个月的工资,可就太在乎了。

经济体是各经济单元相互依赖的复杂系统,绝不是幼儿园的孩子就能解释的,如果今天我在这里说,提高起征点,你钱包里多了几元钱,你的生活会变好,那我就丢人了,因为这是幼儿园小朋友可以给大家解释的问题,用不着我耽误大家的时间讲101等于11的问题。我今天是提醒大家分析各种经济现象,不能孤立地分析一个经济事件的本身,必须考虑由此引起的各种关联效益的变化,也就是经济学上讲的外部效益。

可在实际中,好多经济学家甚至总统也用幼儿园的思维解决经济问题。曾有个美国政府经济顾问给总统支招,鼓励居民多消费玉米片,让农民创收。根据调查,过去每个家庭平均每月消费2包玉米片,这位经济学家就孤立地认为家庭的经济只能负担得起2包玉米片,便建议总统用食品券的方式为每个家庭每月免费供给2包玉米片,家庭自己再买2包,这样,玉米片的消费量就可翻番。这个政策实施后,百姓非常高兴。可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玉米片的消费并没有明显增长,居民得到2包免费玉米片后,就不自己购买了,只吃政府供给的这2包。这说明什么问题?这说明一些商品的需求是刚性的,价格变动对需求没有多大影响,尤其是生活必需品,如水、电、食品等,不能说大米价格低我就一天吃10斤大米,价格高就只吃1两。

今天,我与网友讨论了将近两个半小时,主要是给大家介绍分析经济问题的工具。现在,我希望大家明白这一事实:中国有8亿劳动者,目前交纳个税的只占5%,提高起征点受益的最多是这5%95%的人受害。其实,即使你在这5%的范围内,提高起征点,你钱包里多的那几元钱也不见得是你的,或者被国家通过发行货币制造通货膨胀把你的那几元钱拿走,或者是富人通过过量消费抬高物价把你的那几元钱拿走,甚至死人也会掏你钱包的钱。

你下班回家,发现一起交通事故,死了一个人,那这个死人就正在从你钱包里掏钱。怎么解释?人死了,有人报警,警察来了,火葬场的人来了,最后还要打官司,法官、律师等一系列的人介入进来,这里面好多活动都是公共开支,警察、法官、基本火化费用、援助律师,这些费用都来自你钱包。你看,是不是死人也会掏你钱包?

今天的话题就讨论到这里,如果有人还是不理解,那回去算一算,画一画,这是个民生问题,处理不好,会让贫富差距拉得更大,需要政府投入更多的维稳经费。当你盯着自己的钱包多的几元钱还没笑出来的时候,你会大喊:原来屁民又上他们的当了,事实果真如此,狼群不会研究羊群的利益。

 

共识网:谢谢刘老师。

 

刘植荣:也感谢网友的参与。

 

22. 共识建立在共善的基础上

 

共识网:由于时间问题,今天就讨论到这里。最后请刘老师对共识网说几句建议的话。

 

刘植荣:一个社会需要达成一个共识,这样才能解决问题。但是,共识一定是建立在共善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要想就某一问题达成共识,各方必须把公共利益作为讨论的基础,不然,你说你的利益,我讲说我的利益,分道扬镳,永远达不成共识。我很喜欢共识网,祝愿共识网今后能给更多的网友提供交流的机会,为政府实施良政出谋划策。(全文完)

刘植荣谈税收与工资分配改革之一:提高起征点,不如放弃个
刘植荣谈税收与工资分配改革之二:财政赤字就是腐败赤字
刘植荣谈税收与工资分配改革之三:少纳税不能阻止“三公”消费
刘植荣谈税收与工资分配改革之四:提高最低工资会增加就业
刘植荣谈税收与工资分配改革之五:管道工与部长为邻,百姓就幸福了

 



个人简介
刘植荣,独立学者,媒体评论员。 qq:327954416
每日关注 更多
刘植荣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