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涝都是三峡大坝的错?!

许大立 原创 | 2011-06-05 23:56 | 收藏 | 投票

  五月下旬开车游逛了鄂赣湘三省,大半目的是为了找寻祖辈的历史资料,准备写点什么;另一个附带的想法是去看看那几个省的灾情,因为国内媒体已经把那儿形容成了灾难深重的旱魃施虐之地,鄱阳湖只剩下十分之一,洞庭湖也快干了,让人怵目惊心。打开电脑,一大帮人在网上痛骂三峡工程。回想2006年重庆大旱,我和一帮作家深入潼南灾区,那真是一派河断水枯之景,竹子死了,树木枯焦了,稻谷红薯等粮食作物统统绝收,烈日炎炎下生命在苟延残喘,吃水都困难,大牲口都转移了,那时候谁送人一桶水都是救命水啊!

  到得进入湖北,经过宜昌、荆州、沙市,进入武汉,我瞪大眼睛看,树是绿的,田是青的,湖泊塘堰里有水啊,只是长江的水势没有往年浩大;后来又经过九江,上了庐山,又去了南昌,也是一片郁郁葱葱,路边的田里都有水,庄稼也是绿油油的。登上滕王阁,赣江的水有点少,缺少了往年浩浩荡荡的感觉。南昌的朋友说,除了鄱阳湖水少一点,其他一切正常,没有你们想像的那样水深火热啊,有些县是旱了一些,雨一下就会好的,那时赣江就会有水的,鄱阳湖也会恢复原有水位的。这位朋友不是搞农业的,是搞养殖业服务的,他都这么说,我等自然放宽心了。后来我们又去了井冈山,也是葱郁满山,不见旱魃,游客如过江之鲫。

  有意思,我们刚离开江西,雨就下来了,鄱阳湖水位就恢复了一半,骂三峡工程的声音也就小了。进入湖南,洞庭湖情况有点严重,媒体说渔民的船都旱在湖心了。可我们从井冈山下来去炎陵、去衡阳、去韶山、去长沙,再去湘西,的确没看见2006年重庆大旱的境况,一路上我拍了好多农田的照片。凤凰城沱江的水又多又清,游客熙来熙往,完全没有和旱魔斗争的思想准备。就这几天,大雨来了,湖南、江西等地都有大暴雨,我想,洞庭湖鄱阳湖洪湖以及其他的长江中下游的湖,都应该有水了,恐怕多下几天就要维护大堤准备防洪水了,呵呵!

  但是,我思忖着,一旦洪水来了,又会有人在网上痛骂三峡工程的;这很正常,办一件事总会有不同意见,总会有人有不同看法,骂一骂,宣泄宣泄,很好很好;何况,任何一项工程总会有缺点的,骂一骂,促使管理者提高警惕性,找出解决办法,不出大事故,还是有益处的,当事者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也不必心烦意乱。

  其实,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勘测、修建三峡工程的专家们就对三峡水库将会引发的诸多问题做过专题研究,博主曾经采访过当年的专家,写了《最后的抉择》一文,发在1992年6月13日的《四川日报》上。(特附博文后供批评)

  呵呵,写此文纯属一时感慨,别无他意,一句话,三峡工程从一开始就是准备要挨骂的,前无古人的东东,破坏自然形成的大河流域及其附带的一切,自然会有风险的,挨骂,应该!

  不过,事已至此,骂也无用,一时半会也炸不了,还是想想它的益处以及应对可能出现问题的办法吧。

  阿弥陀佛。

  最后的抉择:150→180——三峡坝高增加的来龙去脉

  许大立

  三峡工程,世人瞩目。本刊相继发表的《三峡在移民》、《三峡文物浮沉录》在读者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眼下众多的三峡文章中,细心人可发现,关于三峡大坝水位由原定150米,历时八年,最终被确定为180米。其间原委内幕,尚无道及。为此,我们谨推出本刊关于三峡工程的第三篇独家专稿,以飨读者。

  ——编者

  1992年3月14日夜,我去重庆作协主席黄济人家中拜访。济人次日将先期赴京参加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谈到邓小平的特区之行,谈到本次人大的中心议题三峡工程,面对流光溢彩的山城灯火,黄济人突然问我:“你知不知道杨彪其人?”

  “不知道。他是谁?”

  “嗨!算一个人物,装了一肚子的三峡工程资料,现在是市政府三峡工程办公室的副总工程师。你该去他那儿好好采访一下。”黄济人一边说一边摸出一摞材料,“你看:1987年2月17日,杨彪向钱正英部长汇报了分期蓄水方案及分期蓄水与两级开发和上不上三峡(工程)的比较后,钱部长说,重庆提的方案能为各方面接受,如能为中央采纳,重庆立了一个大功。”

  我立即决定尽快找到杨彪。

  “150”差点成了事实,“180”顶风而上几番周折

  我找到杨彪时已是3月29日,其时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正在召开,三峡工程已成全世界的热点话题。

  杨彪很壮,中等身材,乍一看比他52岁的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颇有知识分子风度。果然,一说到三峡工程,话匣子就像刚充了电似地滔滔不绝,响若洪钟。

  杨彪1958年考入成都工学院(今成都科技大学)水利系河川枢纽及水电站水工建筑专业,用他的话说,当时是受了舆论宣传的影响,南水北调是我国共产主义的重大工程,三峡工程是世界超巨型水利枢纽……血气方刚的他一头埋进学问里,顺利修完全部课程,还苦读了英、俄、德、日4门外语,掌握了笔译能力,从而搜集了大量资料。

  在他那间堆满书籍、资料的房间里,杨彪感慨万端,三峡工程,梦想70余载,调查50多年,论证40个春秋,争论30个冬夏,其中包含了多少人的血汗和希望啊!

  突然,他话锋一转:“你知道吗,80年代中期,‘150米方案’差一点就成了事实,中央下了决心,小平同志也点了头……”

  “那为何没有动工?”我急忙问。

  “主要是重庆市委、市政府根据重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

  1984年4月,国务院原则批准了“150米方案”。采用这一方案,坝顶高175米,水位为150米,其低水位尾水在涪陵,高水位尾水也仅在长寿附近,这样作为西南最大的工业城市重庆并不能得其惠,反而受其害!就在工程前期准备加紧进行并即将正式铺开之时,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政府以科学的态度、求实的精神,对此进行了认真研究,从重庆市、大西南和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以航运和泥沙问题为重点,组织市里有关部门和专家,对“150米方案”进行了追踪调查研究。

  “你参加了这次调查研究吗?”我问。

  “参加了。”杨答:“说句实话,那时的心理压力很大,‘150米方案’是中央定的,我们再去调查,提出不同意见,合适吗?当时去了10多人,最后只剩下两个,其中一个是我。”

  1984年6月,“150米方案”跟踪调查研究小组沿长江两岸进行了艰苦细致的调研工作,并于同年形成《对长江三峡工程的一些看法和意见》(即《重庆市对三峡工程150米方案的追踪调查研究》),并以市委、市府文件呈报中央,大胆建议中央采纳180米(坝高185米)方案,放弃150米方案。

  “那么,150米方案弊在何处呢?”

  “综合效益太差,发电、防洪两方面都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和国计民生方面的需求。为什么?万吨船队到不了重庆港,加之泥沙淤积,重庆港几十年后岂不成了死港!虽有人提议可将重庆港下移至长寿,可那样一搞,修码头,建铁路、公路又要几十亿元人民币,而且重庆这个大工业城市的经济会萎缩、停滞,港口的功能就会逐渐被万县取代,这种代价值得吗?”

  “180米方案”则不同了。综合效益将大大提高,高出30米的水位将拦住更大量的洪水,每年可多发电约200亿度,万吨船队从武汉直抵重庆九龙坡港……重庆将因此而发展更快。还必须注意到,“180米方案”的坝顶为185米,比“150米方案”(坝高175米)仅高10米,这样,建坝资金也不会增加多少,估计只需增加资金10亿元。

  毋须赘述,重庆市委市府的报告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和认可,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李鹏对此都有批示或讲话;同时也在三峡工程界内外引发了一场新的争论。

  1984年12月,李鹏率200多位专家亲临渝州……

  1984年12月初冬,重庆的政治空气突然变得格外热烈。国务院副总理李鹏亲率国内200多位水电、交通、地质、机械、城建、环境等方面的专家赴渝考察,其中包括20多位正副部长。他们听取了重庆市副市长肖秧的汇报,并进行了内容广泛的调查研究。中央组织全国专家对三峡工程的论证由此开始。

  1984年至1985年国家科委主持论证期间,对8个方面200多个课题进行了研究,水电、交通、地质、城建等14个部门和中科院所属的学校及各地200多个科研、设计等单位约3 000名科技人员参加了这一工作,重庆市政府三峡工程办公室也组织了数十名专家和科技人员对10多个课题进行了科研论证,先后计算分析了各方面提出的60多个方案,提出一系列报告。论证结果,各专家组均不同意150米、160米方案,得出结论是:重庆提出的180米方案最优。

  就在国家科委论证期间,1985年9月上旬,在水电部下属的三峡总公司和水电总局主持下,127名专家、学者、工程师参加了会议,否定了180米方案,决定采用160米方案。

  1986年6月12日,三峡工程交由水电部主持论证。水电部党组决定成立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由钱正英等10位正副部长、总工程师组成,并分别聘任10个专题组长。这10个专题组后与科委8个专家组合并充实为14个专家组,其中学部委员11人,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240余人,总人数最后达412人。

  两方案竞争激烈,密云会议弹出明丽的音符……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人士。世界银行委托加拿大国际开发署多次组织专家、学者沿江考察,参与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1986年9月至10月,就有36个考察团(国外8个)、800多人次来渝对三峡工程进行考察、了解。在征求这些国内外知名专家的意见之后,重庆市也对有关方案进行了补充和修改,以求更加完善、更加合理。

  在1986年12月召开的第二次综合规划与水位专家组会议上,争论非常激烈。这个组的成员是由13个论证组组长组成的综合组,都是各方面的权威人士,说起话自然格外具有权威性。

  1986年12月下旬,水电部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举行第三次扩大会议。重庆市副市长李长春代表重庆市表现出新的灵活态度,即否定150米方案和160米方案,考虑到170米方案的某些情况,推荐180米方案,达到实现175米方案。杨彪受命发言,用大量数据说明坝顶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第一期蓄水156米的分期蓄水方案,受到水电部重视。

  1986年12月30日,钱正英召集领导小组会议,强调重庆新方案能为各方接受,要认真研究。此后,6个方案中仅剩下2个方案即两级开发与分期蓄水方案,供专家组讨论确定。

  次年2月,钱正英与国务院三经办李伯宁主任、三峡办黄友若主任一起邀请两省一市负责人沿江考察后返京,在领导小组会议上,她再次强调,这次重庆立了一个大功,重庆的方案是动了一番脑筋的,这个方案能为各方面接受,要按这个方案办。

  实际上,这个方案就是人大七届五次会议通过的“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方案的雏形。该方案1987年获重庆市科委颁发的“重庆市首届软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杨彪等有关科研人员获奖金1 000元。

  1987年3月中旬,三峡工程论证专家组长联席会议在北京密云水库召开,钱正英主持,共80多人出席会议,会议邀请了重庆市副市长李长春和杨彪。会议主要任务是讨论水位问题,以便向第4次领导小组扩大会议推荐水位方案。此会集中讨论分期蓄水和两级开发两个方案,从中优选其一上报。

  重庆代表受到首先发言的优待,发言时间也特许为40~50分钟,而其他代表仅15~30分钟。各组均作了系统汇报。结果,除一个组(枢纽)认为不应放弃两级开发,一个组(生态环境)同意170米方案外,其余7个组与长办均不同意两级开发,无人再提150米、160米方案。会议后期,9个组与长办均同意分期蓄水方案。

  3月20日下午,会议确定了185米坝顶一次建成;正常蓄水位175米;第一期运用水位到156米;移民按160米方案规划,移民线在180米方案回水线以上;第一批机组135米开始发电;156~175米水位移民连续进行,初定为10年(也可能5~6年)的“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分期蓄水方案,以后论证清楚后有条件时水位还有希望升到180米……至此,重庆方案在专家组长联席会上正式通过。

  月21日,钱正英部长向李鹏、薄一波、王任重、陈子华作了汇报,并确定4月16日召开第4次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审议这次通过的水位方案。

  事实上,密云会议从技术上通过了这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方案,为5年之后的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三峡工程议案弹响了第一个明丽的音符!

  (原载《四川日报》1992年6月13日)

个人简介
许大立简介:知青出身,教师出身,先后求学于四川音乐学院和重庆大学。历任重庆晚报副总编辑、重庆日报副刊部主任、重庆经济报总编辑等职。现为重庆“三美”品牌促进会会长。高级记者职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工商管理硕士。著…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