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利奈尔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中庸》第二十六章“博学”
朱夫子给这一章起的题目是“博学”,整篇读下来,说到天怎么回事,地怎么回事,山怎么回事,水怎么回事,看起来好像是由少到多的积累,感觉的确像是“博学”,是博物之学。实际上,这只是字面的意思。在后来的明眼人看来,朱夫子在这些问题上,还是没有真正地通达表里,还是有点不究竟。同样,我们上次讲第二十四章的时候,题目是“治国”,而实际上讲的却是“前知之道”,跟“治国”的关系并不是很大。而这里,朱夫子用“博学”这个章题,与内容也并不很贴切,我们下面会很详细地来分析。
当然,朱夫子的功德还是非常大,“四书”就是因为他的注疏、推广,最终确立为儒家修学的根本经典,并延续了好几百年,影响了以下数百年来中国文化的格局,很了不起。他的功德虽然很大,但在儒家的功夫修养上,却未必真正达到了最上乘。从以上这些分章题记上,就可见一斑。今天我们在这里讲课,没有背上历史包袱,可以有一句说一句,功归功,过归过;要是在明、清,在科举时代这么说朱夫子,那波师兄就是自讨苦吃,就有自绝于人民、自绝于前途身家的危险了。
实际上,这一章的内容是讲儒家学修的功夫次第,是讲心性修养的层次和境界。我们如何来下这个功夫?如何由一念之诚进而推及天地万物?其间有什么样的境界功用?下面我们就共同来学习。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薄厚,博厚则高明。”这里第一句就开宗明义。从第二十章之后,反复都在说这个诚,说这个“至诚之道”。那么,至诚之道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就是“至诚无息”。这里的无息,不仅仅是没有声音、消息,更主要的,是不休息的意思。无息,就是没有休息,生生不息,永恒变化。
《易经》乾卦的大象辞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息,就是绵绵不绝,永不停息,永不间断,永不放弃。至诚无息,就是从乾卦的精神中来的,体现的是乾天之德。儒家学习《易经》,并不是纯粹把它当成哲学思想来学,儒家的学问,通通都是要纳入到自己的内心体验之中。乾天之德,不在云外天边,而是在我们的精神之中、心灵之中,它就是我们的精神本体,就是我们全部的心体作用。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精神本体,本来就是无始无终、生生不息的;同时,它又与天空一样一尘不染、广大无垠。所以古人说:“故易也者,志吾心之阴阳消息者也”,我们的心性本体跟乾天之德是完全一样、无二无别的。总之,从乾天自强不息的精神里面,我们就可以体会自己的精神、自己的心性状态。这个以前讲《易经》的时候,讲得非常多,就不再展开了。
但是,由于我们凡夫之人,达不到“至诚”的修养,先天的心性被七情六欲、贪嗔痴慢疑等牵住了鼻子,执著于各种身内、身外之物,于是,这个“至诚不息”的精神本体就被蒙蔽住了,我们就感觉不到自己那“至诚不息”的心体。
我们可以好好观察一下自己,在面对各种人事的时候,那个精神力量总是难以持久、恒定、强烈地发动起来。我们经常感到自己的精神力量有时强,有时弱;有时悲观,有时乐观;有时勇气十足,有时又退缩不前;精进起来感觉自己马上就要成佛成圣,懈怠起来感觉自己永无出头之日。就像我们抬头看到的天空一样,有时晴空万里,有时乌云密布,有时狂风怒号,有时又大雨倾盆。但是,当我们坐飞机穿过云层,再看那云层之上的天空,它永远是那么纯净、那么清透、那么碧蓝无垠。实际上,我们的精神本体也是这样的。
有些人学习传统文化,刚开始的时候非常精进用功,感觉自己马上就要开悟得道了。记得以前大家共同学习《六祖坛经》,学到中间的时候,很多人学出感觉来了,教太极的胥老师很激动跑来说:哎呀!波师兄,我感到自己已经“二悟二悟”的了!感觉马上就要开悟了!但是后来怎么样呢?没有下文了,其它事情一搅和,这个“二悟二悟”的感觉又没有了,一锅水烧到八、九十度了,却没有一口气烧沸,没能最终把二变成一,可惜了!
总之,凡夫之心就是无常的,就是变化莫测的。很多朋友到书院来,说每次刚听完课,心里很舒服,走出这个门的时候,心里还清清净净、潇潇洒洒的。但是,只要回到日常的生活中,单位上有人刺激一下,或者上司给穿一只小鞋,立马就气上心来,心态马上就变了。这样还是不行,功夫没下够,就没办法体会到“自强不息”的乾卦之德,无法保持恒久的、光明的、一尘不染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