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

包晓光 转载自 http://blog.tianya.cn | 2011-08-27 10:01 | 收藏 | 投票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做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中庸》第二十八章“明道”
  
  前面讲的是修身,儒家修身的根本目的,就是这一章说的“明道”。那么,明道又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行道。所以,明道、行道,是儒家人生修养的终极目标。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过去称之为士,实际上,必须是有志于道的人,才能称为士。中国的传统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士是最高一等人,一般是指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但是,光有知识文化还不够,士的终极目标是“志于道”。要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传统知识分子,你的心思应该放在道上,必须在明道、行道上做足功夫。
  
  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一个“道”字。道是什么呢?这个很麻烦,外国人学中国文化,最怕的就是“道”这样的概念,恍兮惚兮,说不清道不明,又到处都是,绕都绕不开。当然,我们从小生活在中国文化的这个“大道”中,耳濡目染,应该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我们理解这个道,当然就有大道、小道之分,所谓大道无形,小道可观,而且小道是可以贯通大道的。一般来说,世间百业都有道,比如下棋有棋道、写诗有诗道、练武有武道、经商有商道、喝茶还有茶道,等等,总之,这些都是世间的小道。这些小道都可以通大道的,哪怕你是一个杀猪宰牛之辈,你都能够由小道而悟大道。
  
  我们看《庄子•养生主》里面宰牛的庖丁,他也能够悟道啊,悟得还很深呢!庖丁跟国君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我之所以乐此不疲地宰牛,是要通过这个过程悟道啊!我心中想要的是大道,而不是炫耀宰牛的技术有多好。我们看他宰完牛以后,是“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我们看庖丁,那么一个身份低微、贫贱的宰牛屠夫,在权贵面前居然能够“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显得无比高傲、目中无人,一点都没有低人一等的感觉。我们在座的各位,如果在某些场合面对国家最高领导人、面对社会上最有权力、最有财富的人,会不会表现得如此从容、大气?我看一般人很难有这个自信。那么,为什么两千多年前,庄子笔下的这个宰牛匠能够如此自信,见王侯而渺之呢?就是因为他身上充盈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志于道”的精神。
  
  所以,小道通于大道的关键是什么?就在于我们每个人能够安身立命于自己的位置,在我们从事的各行各业之中,能够排除功利心,不计较是非荣辱得失,把这些统统放下,一心一意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这样的话,你就能像庖丁一样,从世间小道中获得通达于大道的智慧。这就是中华文化的真精神之所在。
  
  现在很多人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批评中华传统里面等级制度森严,说君臣父子、忠孝节义这一套儒家伦理是“封建糟粕”。这个就让人哭笑不得了!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没有权利和义务上的等级分工,这是一个社会和谐有序的基本前提。中国传统社会中所谓的等级制度,是任何一个秩序井然的人类社会的共性;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恰恰是在精神上的解放。从精神意义上而言,中华文化又是最讲究平等的,孟子主张
“人皆可以为尧舜”,哪怕在最低贱的行业里面,哪怕是最低贱的人,同样能够领悟大道,同样可以成圣成贤。所以,中华文化的真精神,就是不管人的高低贵贱,不管世间的百业万象,都可以平等无碍地通向宇宙的最高真理——道。
  
  这一章讲“明道”,站在儒家的角度来说,“明道”当然是有其专指的。中国古代士大夫都崇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从这句话里,我们能够看出,过去儒家最希望的还是兼济天下,通过内修其身,进而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学修的根本目标。
  
  冯老师曾经讲过,我们办书院的真正目标,就是重建中国传统的士大夫精神。这并不是说我们一个个都变成封建贵族,高高在上,而是要把“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样的精神,在我们的身心性命中确立起来。
  
  士大夫实际上是两个词,一个是士,一个是大夫。在古代,一个有理想、有文化、有操守的人,就可以称为士,哪怕他是杀猪宰羊的屠夫,或者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只要他有理想、有道行,都可以被称为士。只不过有很多人是隐士,他的道行本事不为人所知。当然,如果具备了士的精神,进入了社会管理的高层,在先秦时代,诸侯又赐予他一定的封邑,那就可以算作大夫了。到了后来,士大夫成为了一个专有名词,泛指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社会精英。其地位的高低,反倒不是那么重要了。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