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山口边防站素描

张演生 原创 | 2011-09-07 11:55 | 收藏 | 投票

  阿拉山口边防站素描

  ——西行旅怀之十

  

  

  我们没有想到,在祖国的西北门户——阿拉山口边防站,我们与边防站长田树林上校的会面,因为《信息时报》而拉近了距离。

  听说我们是来自广州的《信息时报》记者,慓悍的田站长当即告诉我们:“我看过《信息时报》,办得蛮好、蛮活的。以后有机会到广州,一定去看看你们。”话末,端出一大盆西瓜请我们品尝——请客人吃瓜而并非喝茶,这在西北地区是一个很高的礼节,它表示对客人极大的热情与尊重。

  我们就是在这样一种热情融洽的氛围下,开始了对阿拉山口边防站的采访的。

  田树林上校热情介绍,别看阿拉山口长的尽是芦苇、红柳、麻黄、索索柴、骆驼刺这些戈壁灌木,看似很荒凉,其实这里有着无穷的宝藏。东面的艾比湖,在每年七八月份,有一群群天鹅、水鸟在湖上嬉戏、觅食,在湖边的草丛里产蛋。虽然湖水很咸,但博乐河入湖处,却有一群群红鱼、鲤鱼,追波逐澜。边防站的东北侧有一个约5万平方米的天然白盐池和一个约1.5万平方米的天然红盐池。边防站和附近的群众都在那里采盐。特别是红盐,腌出的咸菜,又香又脆,最受大家欢迎。年夏一年,挖了又有,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还有那些五颜六色的石头,什么“红玛瑙”、“绿翡翠”、“汉白玉”、“紫葡萄”……不仅名儿美极了,而且都是很好的建筑材料呢!阿拉山口的蒙古语含义叫“色彩斑斓的山口”,看来的确名不虚传。

  在边防站驻地宽阔的庭院里,有块被风沙冲刷得像蜂窝的巨石,被战士们看得比城市公园里的假山还珍贵,都喜欢以它为背景照相留念。阿拉山口是一个有名的风库,8级以上的大风每年要刮上160天,故而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说法。大风曾经把苏军了望塔刮到500米远的我方,也曾经把边防站水泥砖块结构的烟囱刮倒,把哨所旁直径20厘米的木头篮球架腿折断,就连这里的芦苇,也由于风沙太大,变成贴地而生的植物。但它却掀不倒迎风挺立的巨石,反而把它雕琢得更加奇丽多姿;它刮不倒挺立在西北边防前哨的战士,反而锤炼了他们火红的战斗青春。在边防站荣誉室,我们看到这个英雄的集体荣获的一张张奖状、一面面锦旗;在山顶哨卡,我们看到一条条用白瓷片镶嵌而成的标语:“祖国在我心中”,“保卫西北大门”,“巡边卫国,风口为家,文明窗口”等,不禁油然浮起对这班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的敬意。

  在阿拉山口与苏方接壤的临时国境线,看不见一些边防线通常可见的铁丝网。一条3米多宽的松土带,隔开中苏两国的巡逻线,这就是临时国境线了。在这片数十公里的戈壁滩上,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祥和宁静的和平气氛。不知最近一段时间又有什么新变化。

  我们还不失时机地向田站长了解了我方与苏方边境联系的一些情节。田站长告诉我们,中苏双方互相联系,一般是举旗为号,彼此把旗一招,跟着即可派人到边界会晤。前段时间由于北疆铁路建设业务的需要,通常是早晚8时整各会晤一次,无日无之。会晤双方的军衔,也并不是对等的。有时我方上校会晤的是对方的中校、少校,有时对方上校会晤的是我方的上尉、中尉。反正双方把事情谈完也就完了,并不十分拘于对等军阶的晤谈。双方见面有时也互赠一些小礼品,如我方赠与苏方的气压水瓶和伊力特曲酒,便颇受苏方官兵欢迎。

  从阿拉山口返穗至今,已是2月有余,穿过时间的帏幔,遥忆在阿拉山口边防站的所见所闻,益发觉得经久难忘。于是我们记下这段经历,献给在祖国边疆忘我工作的阿拉山口边防站的官兵们。

个人简介
20多年的新闻职业生涯
每日关注 更多
张演生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