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预

喻建国 原创 | 2011-09-09 09:16 | 收藏 | 投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语出《礼记·中庸》。不论做什么事,必须事先做好准备,方能保证成功,否则定然失败。《礼记》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内容是先秦儒家学术论文汇编,非一人一时所著。它包涵了从孔子直到孟、荀各家各派的论著,其中皆为孔子七十弟子后学所记,内容极其丰富。《礼记》为研究先秦儒学史提供了充分的资料,尤其是它所蕴含的礼学思想特别丰富。儒家的礼学思想博大精深,从孔子首创礼学思想,经孟荀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预,当为预谋,预策,预备,预筹。事先对某一过程进行周密的运作谋划,从而预先掌控过程的萌生、发展、延绵与告终,这一运作可称作预谋。天下大事可以说无一是无预谋的,大事之大往往也和预谋之深之远有着密切关系。事先对某一过程进行周密的阶段性运作谋划,从而确定过程的阶段性状况,这一运作可称作预策。预策比起预谋来要粗得多,它是一些框架,对过程的萌生、发展、延绵与告终只具明确的任务,而不像预谋具备掌控的任务。对某一相对来说是短期的过程进行预谋,则以预备来表述。

预筹是一种特别的运作,它具有心理学和运作学的意义。个体在迎来新现实时总伴有足够安全与满意并触发由衷的快乐,这样一种心理状态,称作预筹。个体面对某一大事件时,也就是个体面对某一大过程之前,常会进行预谋,这些预谋的期望全是趋向成功趋向美满趋向胜利的,所作出的预策也全是一些成功的节点,美满的节点或是胜利的节点的设置。但是往往有这样的一种规律:“人算不如天算”。由于人的智慧的有限,预谋常会出现不妥之处,预策也会变成海市蜃楼。并不一定是“凡事预则立”,预却不立也是经常发生的,若是预中含有预筹,情况会发生一种特别的状态,即使运作的发展呈现的全是与期望的成功、美满、胜利背道而驰,但是个体仍然享受着与获得成功、美满与胜利几乎等价的惬意与快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常态下的规律,实际情况应该是凡事预可立的几率大于不预而成的几率,凡事不预则废的几率大于不预恰成的几率。世上也的确有这样的人,他们因见到过不预而成和不预恰成,从此,当他们在自己面对大的过程时,也不把预作为必修之举,让侥幸成为自己的主导。寄希望于不预而成和不预恰成。

当我们在面对一个大的过程之前,我们应该好自预谋并预策;当我们面对某一相对来说是短期的过程时,我们应该善于进行预备。在整体面对所有即将自己面对的过程时,我们应该善于操持预筹。其实一个人最大的成功莫过于使自己获得快乐。

                                                                       

喻建国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本人从事教育工作达五十年,从事心理调适工作达23年,本人首创动静交替激抑心理自我调适系统,二十几年来已有三万余名操持者获益。本人独创的心理调适方式具有特殊的独到的疗效。
每日关注 更多
喻建国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