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2012春晚观感

魏延安 原创 | 2012-01-23 01:55 | 收藏 | 投票

  没有了赵本山,也没有了广告,2012年的春晚会是什么样子?一些人甚至在想着赵本山也许会突然间出场,但晚会确实没有奇迹。2012年的春晚平静得像一杯温水。

  春晚是什么?我想其本来只是除夕大餐的一点佐料而已,缺了就会欠点味道。那么春晚又必须联系到春节的主旨问题,在我看来,春节就是突出团圆主题的亲情聚会。因而也就可以想象,为什么中秋的团圆之夜并没有让更多的游子返乡。所以,央视的春晚把今年的主题确定为“回家过大年”,我就非常赞同。节目中间插播的短片《回家过年》,记录了几组普通人回家过年的场景,确实很感人;而在节目的编排上,确实也突出了主题,一些节目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和家的温馨。

  但遗憾的是,今年的春晚依然缺乏既深刻反映现实又具有高度艺术性的优秀作品,在平淡的同时也显示着平庸;而三个男主持像“铿铿三人行”那样的贫嘴已经引发了网友的争议。其实这也并不意外,13亿人的“年夜饭”自然不好做。每年的春晚几乎都是在希望中迎接失望,不管谁来导演,不管有什么创新,最终都会在批评声中落幕。刚才看微博,已经把“吃年夜饭时看春晚”和“春晚结束后上网骂央视”并列为新年夜两大盛事。但不管怎样,今年的春晚还在继续进行着可贵的探索。其保持了平民化的趋势,又请来一位农民代表朱之文演唱歌曲《我要回家》,让四川广元的老妈妈艺术团也露了脸;再比如其背景效果非常好,经常与演员的演出配合默契,特别是杨丽萍《雀之恋》的结尾,孔雀开屏的背景与舞蹈融为一体;对一些社会上的流行热点也给予了体会,如小品《荆轲刺秦》对穿越剧的无节制进行了嘲讽,而地沟油也嵌入“你脑子进了地沟油了吧”这句可能要流行的台词中;再像“拿扫帚的不一定是清洁工,还有可能是哈利波特!”等雷人之语,也可能会引发连锁式的造语反应;等等。

  在看完今年春晚的这一刻,我一时想不起该有那个节目可以铭记,但却记住了今年的春晚确实没有广告。往年一听到那快快拨打热线电话和编发短信的提示语,身上不由得起鸡皮疙瘩。如果春晚如宣传的那样,是一道全国人民共同的除夕大餐的话,又怎样让商业的气息来冲淡团圆的亲情?今年的春晚,央视广告收入损失也许就有几个亿,仅此一点,就值得称赞。

  今年的春晚突出了30年的概念,我感觉其不仅仅是要纪念30周年,而且也是在反思30年的春晚之路。中国人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春晚30年之际,央视也可能在浮华过后寻找着春晚的纯真,而春晚创办之初的一些成功经验确实值得再借鉴,这需要一种创新性的回归。2011年的中国电影遭遇了大片的伤痛之年,太过物质化的文化产品终究有让观众厌烦的一天。回想这些年的春晚,确实也是植入了过多的物质化的东西,让本来的精神产品过于物化,又怎能不引发人们的垢病?从这一点意义来说,对比这几年的春晚,今年能到这个地步已经不易。愿春晚的回归之路继续下去。

                           2012年1月23日凌晨

个人简介
农村工作者,出身农民,研究农业,关注农村,始终不忘读书,在三农问题、农村电商、新媒体应用方面有一定研究,是青年电商和新农人的朋友。
每日关注 更多
魏延安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